基于网络环境论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孙浩
[导读] 在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这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孙浩
        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摘要:在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这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但是相对而来也带来了相对应的机遇。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或者口述的方式进行,这样就会导致思政教育效率很低,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言都极为不利。那么在网络环境中,一种以互联网+教育的模式逐渐生成,现如今高校的辅导员如何将其利用到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当中已经成为主要的任务。本文先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给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和网络环境下给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然后又对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网络环境来展开思政教育展开讨论,并提出了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
引言:思想政治是一门综合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随处可见,在大学阶段对学生开展这一教育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文素养价值观,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铺垫。但是在辅导员实际开展的过程当中还是普遍地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去发现和解决,以此来健全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并发挥出它最大化价值。
一、网络环境下给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带来的机遇
        首先,网络信息化环境的到来给高校的思政教育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现在网络发展十分的迅速,大学生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通过智能手机和互联网能够在线实现交流,并且也能利用它所带有的多元化功能在网上观看学习视频、与教师在线互动以及搜索学习资源等等。其次,网络环境改变了传统的高校思政教育模式,辅导员可以通过交流软件和各种教育平台对学生在线教学或者制作微课,同时也能将制作好的视频直接发送给学生,使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参与到学习当中。最后,在网络化数据背景下,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能够将知识点以多元化的形式给学生展现,包括图片、音频以及影视等方式,而且辅导员深入地却分析和探索也能有利于他们创设丰富的思政教育方式,另外,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中,辅导员向学生颁布任务或者是发布信息都能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育管理的时间耗费。除此之外,在以往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辅导员所知甚少,而且就算有这些大学生碍于面子也不愿意面对面和辅导员交流。但是利用移动终端设备,辅导员和学生建立网络好友,从他们的动态中就可以分析出大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然后在线实现教育。
二、网络环境下给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加大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
        虽然说网络环境的普及给辅导员的思政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性,但是同样也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难度。因为网络毕竟是复杂的,它其中所含有的信息量很大,有好有坏,这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害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如果他们的意志不够坚定很容易受到影响,从而使他们的人文素养价值观产生偏差。网络的共享性使得许多信息迅速传播到每个人的数据库当中,但是有些信息的可信度并不强,而且还会误导大学生,使他们产生错误的思想,但是鉴于他们的好奇心,所以经常会出现一些大学生在网上的主观意识产生错位,从而选择放弃学业,这些问题都给高校辅导员的思政教育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网络使大学生的个体观念与行为发生了变化
        在互联网环境中,大众化参与的趋势日益明显,高校的大学生在思想与行为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就像有些大学生逐渐沉迷于网络游戏当中,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而且也不愿意当面育人交流,习惯虚拟的网络,这样就会让他们逐渐生成孤僻、冷漠等性格,心理也会逐渐变得扭曲。然后大学生逐渐就不想再参与运动或者是进行学习,完全迷失自我,而且在就业压力下,他们很有可能会活在虚拟的世界当中,从而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消极态度。

在现实中他们的道德和行为都会受到班主任、教师以及父母的约束,所以言行举止都比较严谨,但是网络的开放性使他们可以在此其中放飞自我,他们会把自己的情绪都释放在网络当中,逐渐地他们就会发现网络上对于道德的约束并不多,从而走向错误的思想路线,这些都给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增加了困难。
三、高校辅导员如何利用网络环境来展开思政教育
(一)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心理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作为大学生的辅导员,他们必须要了解每一名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实际状况,可以给他们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其生活情况,也能从他们的微博和朋友圈的动态观察,并做好记录和分析。然后是展开定期的心理咨询工作,它能够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以科学的方式对大学生心理造成影响,使他们对自己的情感和思维及时地反馈和认知,那么辅导员就可以在线地开展一些心理咨询工作,比方说制作网上调查问卷,规定每一个大学生都要填写,然后在线提交。如果调查问卷中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存在问题,那么就需要辅导员及时地发现,然后通过线上交流来与学生之间取得联系,赢得他们的信任再去开展心理教育工作,这样才能把高校的思政教育中心理教育工作发挥出最大价值,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树立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
        在大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就是要秉承着民主和公平的态度,让大学生认为辅导员尊重他们,所以高校的辅导员还是要先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情感状况,包括就业前的压力问题、情感问题以及生活上的问题等等,与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以后师生之前就能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现如今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就被家庭呵护与宠爱,认为世界都是围着他们转的,而且在生活上也渴望被别人认可,如果辅导员非要在他们面前建立权威的话,这样大学生就会普遍地认为教师不给自己面子,并出现顶撞辅导员的行为。现阶段的大学生所处的时代正是信息化发展完善的时期,不像以前一样什么事都得见面聊,这就需要辅导员在线上或者是现下都给大学生足够的面子。比方说如果辅导员通过他们的朋友圈发现有学生失恋,而且最近上课出现逃课、精神萎靡的情况,那么基本就可以断定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出现了问题。但是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顾及到他们的面子,比方说利用网络平台,QQ或者微信和学生私聊,悉心开导他们,使其能够尽快地走出阴影,然后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的最大化实质。
总结:综上所述,现如今的大学生在网络化背景下受到的影响很大,那么也就表明高校辅导员的德育工作会更加困难,但是不可缺失的,这也需要辅导员合理地利用信息网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从而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从蓉.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4(03)
[2] 郑永森.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研究[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11)
[3] 白海洋,韩亚男.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  青年与社会. 2018(36)
[4] 刘海英.网络环境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东方企业文化. 2014(03)
[5]从文奇.网络环境下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6]李淼. 网络环境下的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探究[J].  品牌(理论月刊). 2011(03)
[7]浅析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20)
[8] 陈明红. 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作者简介:
        孙浩(1989.12—),男,汉族,籍贯:吉林四平人,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辅导员,助理教师,学士学位,专业:工程管理,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