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环境互动成趣 ——主题墙创设中的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莫艺飞
[导读] 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直接生理成熟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学习的结果
        莫艺飞
        绍兴市柯桥区六一幼儿园 浙江 绍兴 312030
        摘要: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直接生理成熟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学习的结果,而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幼儿园的主题墙已成为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以幼儿发展需要为目的,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幼儿、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得到良好的发展,让主题墙展现出真正的教育价值这个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重视。
        关键词:主题墙;幼儿;互动。
        一、现状分析
        1.够不到的墙
        高高悬挂的吊饰——用来装饰墙面、充当隔断的幼儿作品是幼儿园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在成人眼中,这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展示幼儿的作品和能力,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但换成幼儿的角度呢,高高在上的作品墙面,摸不到、甚至看不到。这再一次提醒我们关注幼儿的视角,尽量把墙面放低、放到幼儿够得到的地方。
        2.看不懂的墙
        满满当当的墙面——活动丰富、幼儿在活动中参与度也很高,是幼儿园课程的忠实记录。但仔细看看,幼儿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幼儿的调查能不能被看懂、幼儿的记录教师有没有经过整理聚焦到问题和回答上。
        还不认识文字的幼儿,要用什么方法表达幼儿能看懂的墙面和活动主题呢?幼儿的活动过程又要如何呈现呢?如何从幼儿的已知经验入手,贴近幼儿的生活,在墙面上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未知经验联结在一起,传递新知识、迁移旧知识?
        二、影响要素
        环境是潜移默化的教育者,也是幼儿学习过程最好的体现。如何创设班级墙面环境,使其蕴含课程的目标与内容,让幼儿园课程真正融入环境,让幼儿成为环境与创设的主体,不断激发幼儿的内在学习动机呢?本文从环创实际应用的角度,发现几个在主题墙创设中最需要把握的因素。
        1.主题内容。一是如何以主题开展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设计、创设出知识信息板块清晰的主题墙;在对主题内容进行回顾、梳理后进一步总结,丰富幼儿的知识、积累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的有效发展。
        2.幼儿主体。主题墙作为一种隐形的课程资源,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幼儿发展为本,凸显出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在主题中,幼儿不仅仅是活动的参与者,更是主题活动的制定者,在主题墙上呈现幼儿的兴趣和意愿。并把他们的疑问、分工、作业、认真的样子,一一记录在主题墙上,记录下幼儿的探索与收获。成为幼儿回顾活动、同伴学习的重要依据。如何呈现幼儿与幼儿、教师家长、材料之间的互动,在主题墙创设中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也是实际存在的一个难题。
        3.呈现方式。我们在梳理主题活动内容时发现,主题墙上要呈现的内容很多也很杂,想要以主题开展为线索,围绕主题设计、创设出知识信息板块清晰的主题墙,并不容易。怎样的呈现方式,才能让主题墙上面的内容看上去更完整清晰,也是在主题墙创设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解决策略
        1.主题内容创设
        在主题墙的创设中,怎样清晰完整地表达主题活动中的知识信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为幼儿的发展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以下两个思路可以略作借鉴:
        (1)清晰完整地呈现主题活动的过程,要沿着主题行进的路线布置。把幼儿在活动前期的讨论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后的体验收获、教师的梳理总结、幼儿的作品等有选择地呈现。
        (2)可以借鉴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布局,同样可以将主题中的活动完整地呈现出来。将前期准备中师幼讨论的内容归纳成思维导图呈现,将活动中幼儿的体验用照片的方式呈现出来,而活动中幼儿的表达表现也集中呈现了一部分。
        2.构建幼儿的主体地位
        在主题墙的创设中,每个幼儿都是主题墙饰创设的主人公,他们都应该在主题墙上留下自己参与的痕迹。
        (1)幼儿的痕迹。因此,我们把幼儿在探索和活动中获得的体验、认识、信息、发现等,用思维导图、用照片、用作品、用观察记录表一一记录、展示在主题墙上,让主题墙成为幼儿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记录。而幼儿的作品、调查表等也可以呈现在主题墙上供其他幼儿翻阅。
        (2)教师的梳理。另一方面,在主题墙上呈现师幼对主题内容的回顾、梳理和进一步总结,丰富幼儿的知识、积累幼儿的经验,促进幼儿的有效发展。
        (3)家长的参与。只有让家长参与到富有创意的环创活动中去,才能让家长认识到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成为环境教育的支持者、理解者、欣赏者、响应者、参与者、创造者。在活动中家园合作完成的主题相关调查表,例如幼儿园内外观察到的昆虫调查表等是呈现在主题墙上的重要内容。
        (4)墙外的延伸。在面对幼儿旺盛的好奇心时,有时仅仅局限于墙面反而成了一种禁锢。例如在探索油菜花的奥秘时,我们把油菜花整理在大花瓶里,放在主题墙旁边;也整理在小花瓶里,就放在每个小组的中间。孩子们探索油菜花的兴致很高,常常凑近闻一闻、看一看。很多探索材料不一定要放在主题墙上,也可以放在主题墙附近、放在教室里,作为主题墙的延伸,满足幼儿的探究需求。
        3.表现形式
        (1)主题墙的整体布局要合理科学、色彩要统一协调。
        (2)呈现方式:1k卡纸剪裁的内容底板,视觉效果清晰完整。我们选择将内容贴在1k大卡纸上后再进行裁剪——把主题活动内容贴在卡纸上,剪成合适的大小后再张贴上墙。这能让原本零散的知识信息板块等互相关联而统一,尤其是呈现活动中的照片时,使用合适的底板后更能体现内容的完整性。
        (3)细节点缀:利用线条、图案、幼儿作品等装饰。
        主题墙黑白卡纸底板上,用白色涂改液圈画出的线条装饰,从视觉上将知识信息板块划分地更鲜明;用水彩笔和彩纸完成的图案装饰,符合主题特色;幼儿的作品等都可以让主题墙变得生动而有趣起来。
        四、结束语
        幼儿园环境是幼儿园课程的一部分。环境就像是一位不说话的教师,默默地发挥着它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创设幼儿园环境,不仅要考虑其教育性,使环境创设的目标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同时还要注意环境创设应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发展需要相适宜。
        幼儿园环境的价值不只在于美观整洁,墙面环境对幼儿也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它应该给幼儿提示、成为最日常的互动,它应该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能理解、感兴趣。我们的主题活动永远未完待续,儿童与环境的故事,会继续在主题墙上互动成趣。
参考文献:
[1]崔岚,许玭.孩子眼前一面墙[M].上海:华东师大.2018:19,85.
[2]池海.幼儿园环境与设计·班级主题布置[J].儿童与健康.2013(3).
[3]沈漪雯.在互动中显现主题墙价值——《主题墙创设的策略研究》[J].2018.
[4]任超.幼儿园班级主题墙的创设[J].山东教育.201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