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素霞
深圳市观澜第二中学
【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当中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培养生物科学素养,提倡探究学习,贴近生活实际”,其中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成为此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但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侧重知识的传授,科学素养的考察与培养比较薄弱,常规教学受课程目标与任务的限制,培养学生的途径与方法也比较有限。校本课程是常规教学的重要补充,教学手段,途径多样,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校本课程;初中生;培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仅仅依靠生物课程的教学是不够完善的,开发体验式的,探究性的综合实验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的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完成的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自然与生命的意义。
一、校本课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
生物学科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但是生物学科受考核形式,课时安排,教学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老师讲授,学生记笔记的传统教学中,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简单的机械记忆,不仅无法理解生物的知识体系,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很难养成科学素养。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当地现有的生物教学材料,学生的兴趣,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开展体验式,探究式等综合实践课程,帮助学生发展学科思维,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获得的知识更加系统,深刻,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二、校本课程中科学素养培养的方法
(一)以课本知识点为切入点,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
如果能将课本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相信学生会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以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的生物》教学为例,我们设计的校本课程教学方式是组织学生带着相机,笔记本等辅助工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收集观察到的生物,教师指导学生对所观察的生物进行分类,分组展示自己的观察报告,对校园生物进行分类总结。这样学生对生物的分类,校园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就有了深刻的了解,在分析总结过程中阐述内容,探索问题,分析原因,归纳总结,分享展示等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捕捉社会热点,对学生进行情景式教学
生物教学来源于自然,只是很多时候,课程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分离开,学生很难理解知识点。在培养科学素养的过程中观察是常用基础的方法之一,也是培养学科兴趣最好的途径,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有帮助。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热点事件,并对事物进行客观的反映,形成自己的观察报告,并分享展示。
例如,最近的新冠疫情,校本课程的设计可以组织学生到防疫站或者相关部门或邀请有援鄂经验的医生来校讲座,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电视,书籍等媒体收集相关信息,完成抗疫相关的观察报告,还可以模拟某个防疫情景进行小组展示防疫措施表演,这样的教学不仅加深学生对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中传染病的知识,还能提升学生应用课本的理论知识解释常见的传染病的防护知识,在观察报告完成过程中更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深刻认识到人类在自然稳定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
(三)应用数字化技术,鼓励学生进行教学视频录制
生物教学中应用显微镜观察是常用的实验方法,但是普通的电子显微镜观察窗较小,常用于静态标本的观察,因操作技术,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观察效果常常有很大差异。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校有一批数字化显微镜,操作简单,观察效果比较好。校本课程中可以根据季节和现有材料设计观察视频的录制。
比如我们在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章第四节《单细胞生物》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学过程中,因为课时安排,实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往往会把《观察草履虫》这实验采用播放视频的形式一带而过,上完课学生只能通过课本图片跟课件视屏对草履虫有基本的了解,但是不够深刻。校本课程中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化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结构与运动,并指导学生录制实验视频,并在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在班级展示并讲解。通过教学视频的制作,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单细胞生物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总结能力也能得到提到,对科学素养的培养也非常有帮助。
(四)从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生物学科的知识不仅来源于自然,还来源于生活,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校本课程的教学中,设计很多综合实践课,指导学生在综合实践过程中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分享自己的实践体验和感想。
比如,组织学生在夏季做《关于防蚊水的种类与效果的研究》,通过实验,分析市面上常见的防蚊水的成分,使用体验,使用效果,并完成自己的调查报告。或者在学生学习微生物时,在校本课程在进行面包,甜酒的制作,让学生深刻理解真菌在食品制作过程中的使用。也可以在校本课程在设计广东传统食物腌菜的制作,不仅理解课本知识点,还能了解传统文化,同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三、结束语
在多元化的校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生物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让学生学会了观察生活,关注社会,锻炼了学生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在校本课程中学生通过自己观察,调查,实践,分析,反思,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初中阶段校本课程的开展是生物课程的有力补充,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课程设计的多元化,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高斌.初中生物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性分析[J].教学策,2020(06)) .
[2]周娉.初中生物实践教学的观念转变与课程构建[J].基础 教育参考,2014( 01) .
[3]邹彬.初中生物课体验式教学的尝试[J].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1(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