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靖峰
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职业中学 330699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行业不断提升水平,引进先进的设备,促进教学能够不断的进行现代化和科技化发展。在科技化时代下,学生的多元化需求表现为多种多样,教师的教学压力逐渐增加。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需要采取激励教育的方式,吸引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并且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适应教学环境,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基于此,对现代高中数学教学中激励教育方式的应用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激励教育
引言
学习成绩并不是高中教学目标中的全部内容,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与动机也非常重要。对于学生来说,高中数学的知识难而杂,因此大多数的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会用激励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是是很重视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数学,才能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一、激励教育的原则
现代高中学校进行激励教育需要遵循相应的原则,首先,实现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正向激励指的是按照特定的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实施奖励,使学生的这类行为可以频繁出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而负向激励主要指的是对于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的行为进行相关处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此类行为的再次发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转变。正向激励与负向激励虽然作用于相关主体,但是身边的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具有潜在的激励作用;其次,与教育目标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设定相应的目标,引导学生的行为与动机的产生,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激励教育与目标相结合能够刺激学生努力学习,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奋发向上;再次,以公正公开为激励教育的原则。激励教育是公平、公正以及公开的教育方式,保证所有学生平等对待,并且公平合理,如果出现奖罚不分的现象,容易出现消极的结果,不利于学生教育效果的提升,所以,赏罚严明且适度十分重要;最后,以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内部激励主要指的是让学生获取更多的成就感,拥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外部激励主要指的是教室大小、室内光照情况以及实验室条件等设施环境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舒适度,产生更多的满意反应,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升。
二、现代高中数学教学中激励教育方式
(一)引入趣味性教学资源
教师要学会引入丰富趣味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或是在教学中融入有关数学知识历史发展的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化,加深学生对高中数学抽象知识的理解,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每堂课设计出优质的教学课件,使学生深入学习高中数学的知识点,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复数相关知识点的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现数学知识的魅力,以此丰富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整体美与和谐美,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情趣,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一步地鼓励与肯定,让学生之间产生思维碰撞,使他们从中体会到高中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这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丰富的数学知识。
(二)适当的物质激励也很重要
激励不一定是语言,物质激励的方式也很可取。对有些学生来说,语言激励往往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他们认为一句激励没有实际意义。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适当选择物质激励。但是一定要注意,物质激励时一定要单独奖励或只奖励几个人,让学生们感觉到自己在某方面是特殊的。这样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心理,还能对他们产生一种诱惑,激励他们向下一阶段的物质奖励努力。对于数学学习缺少积极性的孩子来说,物质激励的效果往往更加显著。
(三)添加趣味性和专业性的教学资源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添加趣味性与专业性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喜欢且关注的热点内容,能够全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了达到该目标,教师应该将数学元素融入实际生活环境中,为学生展现出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与历史文化,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举个例子,在讲解函数的相关知识内容时,可以讲解一些函数相关的发展过程,提出函数概念的历史人物等,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函数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与曲折性,既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同时也可以更加容易理解相应的理论概念。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学生进行单一的知识接收时,其厌倦心理会有所增强,导致高中数学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要极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树立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明白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教师要从中给每个学生改良的建议,引导学生及时地做出调整,还能让数学教师对学生数学的学习有一个新的认识,并能在将来的教学中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与思考,促使学生发挥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此学习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结果,不能强行打断学生的表述、草率否定学生的方法,这体现了激励教育原则的先进性。
结束语
激励策略在高中数学教育中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策略。因此,只有因人而异、适度激励、改善方法相结合,才能让学生们在激励中发挥更好的潜能,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美琳.激励教育原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理工学院,2019.
[2]邓俊红.激励机制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新课程(下),2018(0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