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安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学生的心理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李辰正
[导读] 突发事件是指发生在公共生活中,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一种社会现象。
        李辰正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牟山小学,河南 鹤壁  458030
        摘要:突发事件是指发生在公共生活中,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一种社会现象。突发事件的类型多种多样,有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也有非正常的灾害等。因此我们需要做好应对的准备工作,及时有效地平息他们的情绪波动,让其能够尽快走出消极的负面状态,以达到挽救和保护的目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从分析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状出发,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提出了安抚的措施与方法,以期能为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安抚;公共卫生事件;学生的心理
引言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逐渐扩大发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越来越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给学校的正常秩序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与影响,以保证师生的身心健康。 突发事件是指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对公众产生不利的结果或损失,或者可能导致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行为或现象。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学生的心理状态
        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需要有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在对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同时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中,我们应该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人的心理特征、认知能力、情绪情感等方面来考虑,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方案。 首先,要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根据人的生理结构特点,结合相关的学科知识,来确定应急措施的实施步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预警系统,为下一步的行动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其次是要掌握突发事件的类型和发生的地点等,并针对不同的情境采取对应的策略和方法。最后是做好紧急预案,提前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计划,使整个团队能够有序的展开救援。 综上所述,在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下,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负面的心理状态,因此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不良的心态就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安抚措施
        第一,要让学生明白,在紧急情况下,生命是最重要的事情;第二,在突发事件中,我们不仅仅是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还要给他人一个安全的环境;第三,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积极的帮助他们处理好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比如:首先,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方式告知家长,让孩子知道,如果有什么事,父母应该给予支持和配合,其次就是,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慌张,而是能够冷静的分析出原因,然后再去解决,这样一来,既能使学生的心理得到放松,又能使其情绪得以稳定,从而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第四,对于那些有特殊需要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来缓解压力,减轻心理负担的办法之一,所以说,安抚措施的制定应根据实际的具体状况,不能一成不变,否则会适得其反。

总而言之,预防和化解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学生心理的消极因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校的干预与引导,二是家庭的影响与调节。
三、相关思考及分析
        首先,我们要对突发事件的特点和类型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案,以保证在紧急的时候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办法。其次就是要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以确保在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最后是要建立健全信息反馈制度,及时收集、整理、传递有关的各种材料,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与支持。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
        小学生阶段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理上的发育和发展。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快速成长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们的身体各器官的生长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他们在大脑皮层也开始形成了较高的兴奋度,但由于缺乏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如愤怒、悲伤、恐惧等等。 2.情感上的需要与兴趣。小学生正处于长成的时候正是喜欢探索新奇的年纪;在这一年龄段的学生们,好奇心强,渴望学习,但是又不能正确的辨别事情的真假,所以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消极的想法甚至是仇视的行为;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变等,使得学生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对周围的一切充满着好奇,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 3.意志力的衰退或丧失。当遇到困难时,学生会因为害怕失败而变得自卑,不愿意去做一件事,而是选择逃避,最终走上极端。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事件的作用
        1.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没有及时的处理措施,就很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局面和社会的动荡;同时,由于突发事件的突发性,也会给学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一旦出现了紧急情况,教师要积极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2.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在突发事件的处置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抢救,这对于一个正在发展的青年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当他们处于危险境地,却又得不到有效的治疗与救助时,就容易产生恐慌的情绪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心理疾病。 3.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突发事件的频发,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的损害了,更多的是对整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的破坏与污染。
结语
        综上所述,在紧急情况下,学生和教师应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到突发事件中来,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要多注意培养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应对突发性的事件;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卫生保健意识,提高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使身体机能处于正常状态,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最后,要多与学生家属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及时解决其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双方都能愉快地进行交流,共同努力,以保证突发事件的顺利处置。
参考文献:
[1]孙卫科,孙鹏.某小学一起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研究,2019,27(10):138-139.
[2]向楚尧.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演化博弈研究[D].南华大学,2020.
[3]庞雪雅. 利益表达与体制性迟钝: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