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美
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 300180
摘要
本文从新商科视角,从对课程实施的影响、目前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三方面,研究中职专业课程策略实施。为了更明显的体现出新商科对课程的影响,本文以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网络营销》为例,通过多元化层次性递进课程实施策略来分析、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给商科专业课程以及相关关课程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建议,共同提升中职商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
新商科;课时策略实施;多元化层次性递进;中职
一、新商科视角下对商科专业课程实施的影响
(一)新商科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
关于新商科,虽然还没有标准的定义,但是从社会中商业形态的转变中可以看出,对人才需求的体现出综合性、更加具有商业思维、计算思维、数据思维和跨文化思维的特点,对人才的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中职学校商科专业来讲,在如何利用全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塑造商业思维模式、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商科专业人才需求两方面提出了挑战。
(二)新商科视角下对课程实施的新要求
应对人才需求的挑战,新商科视角下的课程实施过程,包括理论和实训课程都更加需要渗透商业思维,需要综合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培养与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以及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者需要更加具有选择性的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更加注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受信息技术、互联网等科技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课程实施也体现出灵活性、科学性、系统性、大数据化的特点。课程实施效果需要更加明确的数据客观体现出来,更加注重群体差异和对接岗位需求差异,注重因材施教的实际效果。
二、目前《网络营销》课程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对比新商科对专业教学的影响与挑战,目前专业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满足于适应市场的需求。以《网络营销》课程为例,目前在实施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缺乏商科思维塑造与培养
《网络营销》课程的理论内容涉及比较广泛,包括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也包含网络营销的不同的营销策略的理论讲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商科思维的塑造,大部分是将各个理论知识点的内涵以及常见的策略实施原理讲解。脱离课本后,学生不能将学到的理论应用就业当中,甚至是在日常开展实训教学中,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商科意识,大部分学生的作品都能看出是模仿旧案例,作品缺乏可操作性性。更遑论计算思维、数据思维和跨文化思维的培养,就更难以达到。
(二)教学方法与方式单一,被动式教学现象明显
《网络营销》教学内容主要采用课本、过时的案例讲授、以简单的案例开展实训为主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战经验。实训过程中,“学生主导学习”还是不能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导致学生参与率低,参与兴趣低,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于理论知识也不能和实训综合运用。
教师对于全新的教学手段、教学技术掌握程度较差,不能及时更新运用,也缺乏综合运用能力。
(三)实训与教学资源不够丰富,缺乏系统性的评价机制
目前《网络营销》相关的实训平台以及实训室建设还是比较单一,大部分只能满足日常基础性教学工作, 教学资源脱离实际、老旧,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教学中难度也增加。
缺乏系统性评价机制,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效果没有明确的认知与评价。
(五)学生能力与市场需求有一定的脱节
受新商科影响,网络营销手段层出不穷,教学素材依然还停留在比较老旧的营销手段,例如对当下流行的短视频营销,跨境营销手段,大多没有涉猎或者缺乏经验。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市场需求有一定脱节,不适应市场需求。
三、课程策略实施建议:多元化层次性递进课程实施策略
基于新商科市场环境的影响以及对专业课程实施教学的影响,可以采用多元化层次性递进课程实施策略。主要是针对不同的商科专课程的特点,结合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的特点和不同阶段学生能力要求,采用多元视角逐步深化递进推进课程。
以《网络营销》课程为例。网络营销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一)案例先行+情境模拟、实训平台辅助协作+模拟实战竞争的“商业思维”教学模式引导
网络营销课程中,案例的比例是非常大的,所以与其他形式相比,案例的引导启发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例如:微信营销、短视频营销、直播形式的网络营销手段的案例引导的作用突出。重点是开发以及筛选更新颖的案例资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产生共鸣,引导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理解理论知识,强化营销思维,掌握真实的商业学习规律。
在案例先行的引导下,深化理论的运用,利用情景模拟、引入先进的实训平
台,采取模拟竞争的实战模式,提升学生的实战经验,从模拟的实战模式中,学生利用商业思维,真实的体验企业营销环境,能顺利并完美的开展营销。
图1:《网络营销》多元化层次性递进课程实施策略
(二)小组协作+个人展示+翻转课堂三维一体,塑造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学习模式
面向未来社会需求,新商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交流与协作能力、思考能力、终身学习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协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利用小组间头脑风暴,培养并强化学生的沟通和营销能力,教师利用各类丰富的资源让学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利用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翻转课堂,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形成教学环节课A/完成效果B +教师评价C/小组评价D/互评E+企业评价F的大数化的科学评价机制。
形成科学的评价机制,第一部分是首先通过教学环节形成评价分数普通A值,来源课前预习效果、课中的表现、课后的复习效果,在实施中,可以利用学习平台,从课前任务预习、资料阅读等,以“学生为主体”,从课前数据反馈,针对重点及常见问题转移到课堂中解决,从普遍性学习转为针对性,课前完成情况会形成一个普遍的数据,既对学生基本情况进行了评价,又帮助教师发现了学生的问题,依据学情解决问题。课中结合教学模式的引导布置任务进行评价,课后主要是学生的反馈总结环节,例如通过在线测试等方式进行检测,这也是教学过程中比较忽略的评价分析的环节。
然后通过教学完成效果的优劣分为B值,来源情景模拟、实战实训等具有作品展示性质的教学任务。
第二部分是按照教师的对个人的评价C值,以及小组教师评价的D值和小组互评的E值组成。最后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方式形成闭环的雷达图,发现学生在五组评价的优劣势,找出学生擅长的能力。从而形成有针对性的教学。
以下图为例,该生的E值偏低,E值代表小组互评,A值较高,A值代表前以及课中的个人表现,从数据可以推测出,该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特别不是特别突出,可能在团队合作能力和个人表现方面比较欠缺,A值高,代表学生个人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比较强。这就给在之后的教学中提供了支持,教师应该在团队合作中尽量指导其如何发挥自己的个人能力,并对其优点进行表扬。
不难发现该生的F值也就是企业评分也是比较优秀,由此推测出来该生的个人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
通过综合评分,教师就能对学生的能力与存在问题有清晰的认知,也就能给予有针对性性的教学。
图2: 采用以“A/B+C/D/E+F”评价示例
四、总结
新商科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思维方式、生产、和学习方式都产生的重大的变革,对人才的需求也产生的明显的改变。那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上要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在课程实施上,要充分利用全新的教学手段、创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大数据、网络化的教学方法,将课程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归还于学生,切实的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商科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倩.基于SPSS的中职学习评价大数据分析[J].电脑知识术,2020,16(06),16-17.
[2]李群,蒲蓉.商科培养模式研究——以情景式案例与科研项目相结合为例[J].中国市场,2020,(07),185-187.
[3]张荣荣.新商科背景下“翻转课堂”在市场营销学课程宗的改革与教学实践[J].福建茶叶,2019,41(11),35.
[4]姜晓倩.基于新商科视角完善财经高效人才培养模式[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20),14-15.
[5]姚玲.数字化经济时代高职商科人才商业思维素质培养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20,(04),130-131.
[6]王瑞.“新商科”理念下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18(16),178-179.
[7] 李逸平.基于思维导图的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电子商务[J] 2019,(09),80-81
[8]董云.新商科背景下《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OL].DOI:10.19311,20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