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新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行政学院、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教育生态环境指的是在教育体系结构中各项影响因素以及维系这些关键因素交互信息的枢纽所共同构成的生态闭环。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一理念的实行更是得到了本质上的推进。本文对现有的教育生态系统及其在大数据时代下的运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构建英语教育生态环境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
引言:教育生态环境包含了如知识资源储备、信息获取渠道、师生沟通方式、课堂教学质量以及教育成果的转化质量等各项关键因素。相对中小学教育而言,高校的教育方式更为动态和宏观,如何利用大数据所带来的便利对现有教育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实时高效的共享利用教育资源,实现生态环境中影响因素之间的互联互通变得愈发重要。
一、教育生态系统及大数据环境对其的影响
(一)教育生态系统
教育生态系统即教学资源、教育理念以及实际教学方式等关键要素的整体融合。系统中每一部分即要独立运作,如完成对教学资料的收集、修订教学大纲、对学生进行大致的定位等不同的职能,也要起到相互推进的作用,形成内部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在构建自适应的教育生态系统时,首先要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即对于必要元素的收集、整体框架结构的定制、动态规律以及衍生机制。
首先,要素收集是指对于不同类别的相关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其中既包含了信息资源也包括了人力资源,即整合相关知识材料,做到教师、学生与资源相匹配。其次,对于框架的编订则是指对于现有资源进行组合,确定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生态中所处的层级和位置,以及教学材料的使用方式,确保生态内供应链稳定科学。动态规律即在教学生态系统内的知识流向。一般来说,该规律的规范为以传授知识一方为主体,接受知识一方为受体,即知识流动方向为由主体到受体。最后,衍生机制所指的是在知识由主体输出后,在受体一方所产生的后续变化,由于学生会对所学到的知识产生多种多样的联系并在其群体内部扩散交流,所衍生出的产物也会具有多种意识形态。综上所述,要夯实教育生态系统的基础,确保其内部各个部分能够维持共生关系,做到如真正的生态系统般具有资源链和资源网,由简入繁,并能够形成相对稳定、平衡、互相依存的生态结构网络,即类似生态结构中的生物多样性,保证教学生态中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衍生产物具有多样性,使整个系统能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及恢复力稳定性。同时要确保系统内部的能量循环,确保资源高效利用以及层级间能量传递等,形成正反馈闭环[1]。
(二)大数据环境对于教育生态系统的影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逐渐开始引入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给教育行业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最主要的改变就是对于信息的获取和传播,而信息与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知识的传播过程就是信息的传递,而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将知识传播给学生,因此大数据环境下,教育事业必然会面临一定程度的改变。教育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其主要组成要素包括教学资料、学生、教师以及动态教学规律等。在大数据的影响之下,不仅教学资源的获取和收集更加简单便捷,其流动情况也会随着大数据的变化而变化;而且,随着新课改政策的深入实施,传统应试教育模式逐渐被素质教育所取代,大数据环境和信息技术的成熟发展,给教育模式的更新也提出了新的参考意见和方向;此外,大数据环境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教学工作的开展和研究也会产生一定影响,这就意味着,大数据环境下给教育生态系统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只有某一方面,而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上影响着教育生态系统,二者之间有着极其紧密地联系和互动。
二、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构建策略
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极长的应用时间,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思维和教学方式等影响颇深,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资源的获取方式、教学方法等,但实际上,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更新和优化仍然处于一个较浅的层次上,在进行教育生态环境构建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挑战。经过对大数据环境对教育事业影响的分析,可以发现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构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大学英语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借助大数据技术建立教育资源数据库,优化大学英语教学资源环境,为英语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提供充足的信息数据资料,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优化师生关系和彼此定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影响着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而且对于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影响,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定位,而师生作为教育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的重构必然要加强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和分析;第三,从学习资源、课堂教学、课外练习以及英语实践等各个方面完善教育生态环境,优化教学方法,构建更加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教育生态。大数据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数据库构建以及生态环境如图1所示。
图 1 大数据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数据库构建以及生态环境
(一)借助大数据技术加强数据收集
在传统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制约和影响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信息资源的匮乏,信息资源的严重缺乏直接影响了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系统的有效构建和良性循环,这就使得,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在此情况之下,高校需要加强对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和相关信息资料的采集整理,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涉及了多种因素以及各方面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想要进一步确保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构建的有效性,就需要先做好数据收集工作。
首先,高校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况、学生情况、教学内容以及方式方法等进行收集,明确当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其次,要对课堂之外学生的自学情况、互联网英语平台的运用情况以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情况进行收集,了解课后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现状;其次,加强对于英语实践运用情况的收集和整理,不仅要收集学生之间使用英语的交流情况,还需要了解学生与外国友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及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阅读英语材料以及相关英语论文的情况;最后,要加强对于英语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资料和学习资源不仅来源十分广泛,而且资料量也十分巨大,不仅有各种教辅材料和书籍,还有大量来源于互联网的学习视频和音频,学校教学系统的资料数据,以及各类MOOC资料、微课资料和各种资源库。大学英语教育信息资源数据库如图2所示。
图 2 大学英语教育信息资源数据库
高校可以通过对于各类资源、信息数据的收集,对学生近年来的英语学习情况和现状进行分析,收集不同教学方法下的学习效果并以此构建数据资源库,教师可以借助数据库,了解实际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以及新时期背景下学生的特点,通过大数据技术生成分析结果,为高校英语教师的教学工作的进一步优化实施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大学英语教师可以以此为依据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途径。教学信息资源数据库作为支撑英语教育生态系统高效运行的基础要素,对于生态系统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加强对于大数据技术以及分析技术的应用,建立教学信息数据库是构建良性生态系统的必要途径[2]。
(二)通过大数据技术优化师生定位
教师和学生作为英语教育生态环境中的主体因素,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英语教学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会互相影响和作用,加强对于师生关系的研究,是构建教育生态环境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对于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谐性以及可持续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的影响之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定位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在传统教育模式和理念下,一方面,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以教师为主,在课堂中,教师占据着绝对的权威地位,学生的质疑或者疑惑难以在课堂中得以体现,这不仅很容易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学生的自我观点和看法也难以得到表达,导致学生严重缺乏参与度和参与感;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其自身缺乏课堂主体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对于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观点,往往全盘接受,不会主动进行思考。而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通过互联网以及各式媒体,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观点,使得学生的自主思维意识和能力都相对有所提升,而且,在互联网的帮助之下,学生的学习途径以及获取知识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不仅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且学习资源的广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和知识存储。对此,在构建英语教育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对于师生关系以及定位的研究,并以此为依据优化师生关系,改善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例如,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以及教育信息数据库,加强对于学生知识结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性等多方面的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储备结构以及兴趣点等,进一步优化英语教学方式和方法,强化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分组学习、讨论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还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等方式,转换师生角色定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作微视频,确保视频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储备之间的有机互动,丰富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方向的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3]。
(三)全方位构建和谐教育生态环境
1.建立学习资源环境
大数据环境下,给大学英语教学提供的更多的教学资源,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各式各样的英语教学资源得以共享,教学资源作为影响英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大学英语教学资源量的多少,对于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有着直接的影响。传统教学环境下,互联网信息技术尚未达到当前发展水平,大学英语教学资源处于严重匮乏的状态之下,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水平的进步和发展。在当前互联网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下,海量的教学资源得以共享和整合,大学英语教学受到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断缩小,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有效支持,海量的英语学习资源被收集并进行系统的整合,为学生英语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资源环境。
例如,在实际建立学习资源环境的过程中,高校可以在校园系统中建立英语资源库和学习平台,并根据资源的特点和主要内容采用交叉分类的形式进行整合,如校内英语教师教学视频和相关资源,可以按照教师姓名、教学年级、教材版本进行分类,对于校外教学资源,可以根据其不同的作用和主要内容进行分类,如口语训练类、语法教学类等等,并根据资源的难易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帮助学生在进行教学资源搜索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资源下载,提升学习效率。
2.构建课堂生态环境
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课堂是教学过程中的主战场,课堂生态环境的构建也是教育生态环境构建过程中占比较大的部分,良好的课堂生态环境,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构建和运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大数据环境下的课堂生态环境构建,需要具备一定的整体观念,要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机融合,还需要处理好几者之间的关系,避免本末倒置。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有效利用,教师能够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还可以很好地执行因材施教策略,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入微课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合理设计教学活动,融入多样化讨论方式,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参与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4]。
3.建立课外生态环境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难以确保知识传授的有效性,所以,除了要构建科学的课堂生态环境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于课外英语学习生态环境的建立。在大数据影响之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加强了对于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之间的联系,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等,建立学习空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生态环境,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信息技术等的支持下,促进课内外的有机结合,使得英语教学更加立体。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教育信息数据库,分析学生课后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设计不同的课后作业,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大学英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监督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后作业设计和相关活动。
4.重视实践生态环境
随着新课改政策深入实施,大学英语教学逐渐加强了对于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视和培养,英语教育生态环境的构建其最终目的也是要提升教学效率,使得学生在未来的实际工作和生活当中能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强化学习与运用之间的联系,因此实践生态环境的构建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例如,学校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通过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等进行分析,在互联网中引导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外籍友人之间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分享,并进行口语练习;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兴趣点的分析,在学校中举办英语主题活动,如文化交流、论文演讲或者辩论会等,为学生英语实践和口语训练提供平台,营造良好的实践环境[5]。
结束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教育事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对此,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需要重新进行构建,不仅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的收集,还需要更新师生定位,从资源、课堂、课外以及实践等多个方面对教育生态环境进行优化,使得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因素之间能够和谐共生。相信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教育生态环境的重构能够进一步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欧小艳.“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环境建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04):78-81.
[2]杨梅.大数据环境下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构建——评《大数据时代的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08):281.
[3]窦琳.大数据环境下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系统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22(03):102-104.
[4]陈蔚,杨跃.大数据环境下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构建研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2):167-171.
[5]姚涛.大数据环境下大学英语教育生态环境构建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000(029):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