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姜涛
[导读] 这些年国家提出了新的教学政策,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
        姜涛
        四川省仪陇马鞍中学校
        摘要:这些年国家提出了新的教学政策,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他们掌握基础的知识理论,还要学生在学习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时,应全面分析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兴趣爱好,结合课本中的内容,采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本文主要对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进行浅析。
        关键词:农村高中;传统文化教育;途径
        引言:随着国家提出了新课改政策之后,促使教师在农村高中语言教学中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侧重点,在讲课中积极将传统文化教育渗入到课堂上,选择适合学生的方式进行渗透。但是对于农村高中生来说,他们的升学压力比较大,很多学生的语文基础明显落后于城市中的学生,因此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将其与课本中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不仅掌握了相关的理论,还能全面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
教师要想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好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需要不断积累传授知识的经验,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积极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提高语文课堂的讲课质量。因此,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相应的传统文化教育座谈会,让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座谈会上将自身的讲课方式在座谈会上进行分享,其它教师可以将其中值得借鉴的内容记录下来,根据自身所带领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恰当的变更,从而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当教师参加完座谈会之后,学校可以让参加座谈会的教师,将自己聆听到的内容以及想法以文字的形式撰写成报告,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将自身听到的内容及时进行系统的整理,还有助于他们在整理的过程中,形成全新的讲课思维,提升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再者,学校可以不定期组织内部的管理人员,对教师的语文课堂进行突击检查,让他们将语文教师的讲课内容、讲课方式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进行详细记录,然后上报给学校,这样可以促使教师在日常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加大传统文化教育途径的研究力度,促使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与此同时,学校应及时对那些传统文化教育讲课优秀的教师以薪资补贴的方式进行鼓励,这样不仅充分尊重了教师的讲课成果,还能够促使其它教师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从而在课堂上积极将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穿插起来,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落实程度。
        二、通过多媒体进行传统文化渗透,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
以往教师在农村高中语文课堂上,也会通过多媒体给学生传授相关的语文知识,但是多媒体上的内容基本上是将传统文化的知识点以理论的形式进行展示,没有充分调动多媒体的视频优势,这样不仅降低了多媒体讲课的教学质量,还不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

为了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有效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可以在备课期间,根据下节课要讲述的语文知识内容,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传统文化讲解视频,根据语文课堂的教学节奏,将针对性较强的视频节选出来,这样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到“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烛之武与秦伯的谈话内容,尽量查找视频内容,这样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自身的感官因素,提升观看视频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促使他们更好的投入到传统文化学习中来。当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视频内容之前,可以结合视频和课本中的知识点,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比如,视频主要讲解了烛之武与秦伯之间的哪些对话?当时发生这样对话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通过视频学到了什么?这样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帮助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明白自身的注意方向。当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随机对不同语文基础的学生进行分层提问,对于那些语文基础优秀的同学,可以适当增加他们的要求,让他们在回答中将自身对烛之武与秦伯的认识进行全面描述,并将教师前面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回答,这个时候就会有语文学习较好的学生回答到,这个视频主要讲解了秦军在对郑国起兵时,烛之武碰到秦伯之后,站在对方的角度,将秦国、郑国与晋国的对阵现状和优劣进行全面分析,最终使得秦国退兵,通过观看视频让我意识到了从整体分析局势的重要性。当学生回答结束之后,教师应及时针对他们的发言情况进行点评,在点评中将文章中的相关片段在课堂上详细展开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让他们对传统文化知识形成全面了解,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语文学科素养。对于那些语文基础一般的同学,只要他们在回答的过程中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即可,教师可以从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进行赞赏,让学生在教师的赞赏中加强自信心,从而能够以良好的态度投入到接下来的传统文化学习中来,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讲课质量。
        三、定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专项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教师可以在下午的自习课上,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大赛,先让他们将教室的座位围成一个圈,然后制定相应的诗句规则,比如诗句中需要涉及到一种植物,这个时候就会有学生回答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接下来其它学生可以说出其它的诗句,比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让学习委员将每个学生回答的次数以及回答正确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为了防止有的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出现古诗词遗忘的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觉得优秀的词句记录下来,这样学生不仅在参赛的过程中学到了相关的古诗词,加深自身对相关诗句的印象,还有助于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这部分知识点,增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当学生比赛结束之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回答次数以及正确情况进行综合打分,及时对那些排名靠前的学生进行鼓励,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在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习惯和学习基础,挑选适合他们的方式进行引导,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有效的培养语文学科素养,提升自身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为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忠《浅谈高中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2015(39):201-201
[2]杨军《浅谈高中语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课程教育研究》 ,2014 (20) :70-70
[3]胡永慧《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文教资料》 ,2017 (8) :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