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林
(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甘肃省 兰州市730050)
张庆林(1990)女 汉族 甘肃兰州 研究生 中教二级 教育教学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针对群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应用,文章首先展开探讨,介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应用价值,以及充分发挥该阅读模式的作用。随后,明确阅读教学创新与改革的方向,提出了深入落实群文阅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利用群文阅读优势,构建语言表达系统、建立互动性的群文阅读模式等方面,旨在切实提升初中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传承的能力,以便能够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群文阅读水平。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探究
群文阅读,就是老师依据同一教学内容,选择多篇同类文章进行整体性阅读的一种教学方法,利用对多篇文章的统一学习。这样将有利于学生从多篇文章内容中,总结出同一教学内容,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深度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感悟。因此,在语文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老师开展初中.群文阅读教学,需要不断优化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加强核心素养在群文阅读的渗透力度,进而促进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应用价值
关于群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群文阅读将网络阅读和课本、书籍阅读充分融合,突出互联网阅读的优势,整合网络中海量信息,并且利用精细化与综合化阅读的方式创新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第二,具有教育价值。群文阅读使课堂结构更加立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系统思维、高阶思维水平,特别是在多文本阅读教学期间,能够明确认知阅读方法,利于学科素养的渗透,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体现阅读教育价值。群文阅读在课堂教学应用中,需要制定完善的阅读流程,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群文阅读习惯,通过群文阅读思维了解文章内容与架构,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提高阅读水平。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措施
(一)深入落实群文阅读
为了能够深入落实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需要制定阅读教学方案,采用结构化阅读和集体建构这两种模式。其中结构化阅读包括组文、文本解读、设置议题、采集文本信息等内容。集体建构则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文章,通过共享阅读的方式了解文本内涵与意义,对阅读文章有深入的理解口。例如,在《济南的春天》这一教学内容中,开展语文群文阅读之前,教师首先分析这篇文章的内容与结构,引导学生通过题目理解文章的主题。师生共同朗读课文,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深入了解课文内容。随后教师设置议题,如“文章从哪些方面着手描写济南的春天?”在议题的导引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展开阅读与分析。如此一来,课堂上深入渗透群文阅读教学,通过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完成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另外,初中生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的共享阅读,还能够提高初中生的语言建构能力与思维能力,以提升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强调初中生在语文群文阅读中的主体地位,需要设置开放性的议题以及课堂结构,实现师生之间的高效互动。其一,议题的设置是群文阅读核心,也是该阅读模式最为显著的特征。设置议题的本质是在一组选文当中,选择可以引起共鸣的话题,不局限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或者是语感情感等内容。
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教学内容时,初中语文教师便可以确定“热爱生活”这一主题,议题设置为“作者为什么会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为议题是群文阅读的关键,要求其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不能提前设定好议题答案。但是,可以让初中生在阅读过程中,总结阅读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他们的多元化思维与审美鉴赏能力,最终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
(三)利用群文阅读优势,构建语言表达系统
语文表达系统,就是让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语文知识的运用表达能力,从而养成自身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模式。想要达成这一目的,就需要学生有充足的语文文化知识积累,对语文知识的认知范围越大,学生在语言表达时才能用词更加准确,表达更有自信。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是初中生积累语文知识的最佳途径之一。那么,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群文阅读的技巧,从而促进初中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帮助他们构建良好的语言表达系统,以增强初中生的语言表达信心。在开展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老师首先可以用字词勾画的阅读技巧,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字词积累,这种快速处理阅读文章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加快阅读速度,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更多的文化知识积累。其次,老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对优美词句进行推敲,将语文群文阅读中的词句转变成自己的知识内容。例如,对一些文章中修辞手法的应用技巧进行推敲,老师也可以将表达效果好的拿到课堂上与学生一同分享,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全面的语言运用规律。最后,老师可以适当展开语文群文阅读模仿教学,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中发现的优美词句进行模仿应用,以便让他们在有效的模仿中,学会不同词句表现方式的运用,从而为构建语言表达系统提供更完善的语言文化积累。例如,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通过速读和精读等多种方式的运用后,学生已对文章有一定的了解,也掌握其中的异同点,此时可以鼓励其尝试运用简短,且具有思考价值的语言对文章进行总结,使其在阅读时,能够做到有意识地去寻找文章的主旨,抓住群文中的共同点来完成总结。这样,不仅能够充分释放学生的潜能,又能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需求,让其在总结时以读后感等方式进行阐述,将阅读中的体验和所收集到的知识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为他们后续的写作,提供准确且完整的思路,从而彰显出群文阅读的实效性。
(四)建立互动性的群文阅读模式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都是由老师单一方面地为学生推荐群文阅读内容,按照老师的教学思想开展群文课堂。这种方式在今天看来,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特点,使得阅读效果达不到最大化的实现。想要提高初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要让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时,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群文阅读教学方式转变为双向互动式的模式。即在老师与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双向选择中,确定好群文阅读材料,并采用有效的阅读方式进行课程开展。这样,既能满足初中语文老师教学目标的实现,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进行群文阅读。在对文章进行理解以及内涵的交流方面都具有主动探索的精神。另外,互动式群文阅读的开展,也是初中语文老师落实学生主体教育理念的实践体现,对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不仅能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更具主动性,还能让学生敢于对文章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和想法进行提问,这是培养学生群文阅读思维的最佳手段。例如,老师可以让学生按照阅读范围自行准备群文材料,在老师对内容进行确认后,便让学生们进行自主阅读,并在课堂上对自身的阅读感悟进行展示,从而加深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深入思考,以提高学生的群文阅读能力。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需要老师将学生作为阅读主体,从学生的阅读爱好出发,优选阅读材料,并将语文核心素养科学地融入到群文阅读教学中,从而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积累的同时,提高初中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最终实现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虹. “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重庆三峡学院,2020.
[2]郁峰.核心素养视野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J].课外语文,2020(03):83-84.
[3]高芳.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02):43.
[4]罗嘉辉.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