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秀照
湖北省巴东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
[摘 要]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中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教学方法。以一个又一个的教学任务为载体,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卓有成效地达成教学目标。然而,归因于部分中职信息技术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缺乏广度、梯度与高度,所以导致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不够明显。本文将主要如何设计教学任务的广度、梯度以及高度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 任务驱动法,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有效运用
任务驱动法,顾名思义,就是以一系列教学任务为载体、为推手、为阶梯,引领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习知识,从弱到强、从生到熟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是否能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否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益,关键在于教学任务的设计。
中职信息技术,是一门旨在提升中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学科。任务教学法,正就可以为中职学生创造各种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窃以为,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学任务在发展中职学生信息素养以及提升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方面的作用,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有广度、有梯度、有高度的教学任务。
一、以教学内容为焦点,设计任务的广度
教学任务的广度,决定着学生在课中拓展知识面的广度。当然,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的广度时,绝对不能率性而为,而应该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即以教学内容为焦点,精心设计任务的广度。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广度,一定要恰如其分,既不能太广,也不能够太窄。如果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太广,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消化不良”的现象;如果教师设计的教学惹我太窄,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吃不饱”的现象。
“认识键盘”是中职信息技术课程第一册中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熟悉键盘的各个键区,以及能够说出每个键位的基本用途和指法”。以这些教学内容为焦点,笔者主要设计了这样几项教学任务:任务一,知识问答闯关游戏。此项游戏中的知识问题,都是围绕键盘各个键区的相关知识点,如,主键盘共有多少个键?数字键盘的开关在哪里?组合功能键每个键位的基本用途是什么?任务二,键盘指法熟悉游戏。在此项游戏中,学生必须要根据电脑屏幕提示,及时输入相应的字母、数字、符号等,才能够顺利圆满完成游戏任务,顺利通过游戏关卡。
显然,这两项教学任务不仅形式有趣,而且内容丰富。因此,学生完成这两项教学教学任务的积极性特别高。与此同时,通过让学生完成这两项教学任务,也有助于夯实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突破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二、以学生学情为参考,设计任务的梯度
任务教学法中的每一项教学任务,是彼此关联、密不可分、循序渐进的。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每一项教学任务就好比是一道道阶梯。学生循着一道道“阶梯”,拾“级”而上,最终,才能够达到课堂教学目标的“高度”。正因为如此,中职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任务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梯度。
倘若教学任务的梯度过“陡”,那么,就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削弱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积极性。
比如说,在教学中职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及Windows基本操作”这部分内容时,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梯度符合中职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学情,笔者首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因为中职一年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中职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基本上都接触过,所以他们在课堂中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参考中职一年级学生的这些实际学情,笔者进行设计了一些互动性教学任务,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笔者利用Flash软件设计了一项“模拟组装游戏”,即让学生模拟组装“主板、硬盘、CPU、电源”等计算机硬件。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此项“模拟组装游戏”的积极性,笔者组装学生进行了“模拟组装游戏”竞赛,以在完成组装任务速度最快的学生为优胜。
相比于让学生单独完成“模拟组装游戏”而言,这种竞赛式的模拟组装游戏,更加能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更加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如此以来,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积极性就会更好、兴趣就会更浓厚。
三、以教学难点为依据,设计任务的高度
教学任务的高度,决定着课堂的高度,决定着学生学习的高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教学任务,是学生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载体,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推手。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设计教学任务的高度呢?事实上,课堂教学的难点,正就是教师设计课堂教学任务高度的重要依据。因此,中职信息技术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任务的高度时,一定要紧扣教材教学目标,精准确定课堂教学的难点。之后,以课堂教学难点为依据,教师就可以科学、恰当、合理的设计教学任务的高度。
比如说,在教学中职信息技术“插入艺术字”这部分内容时,首先,笔者在深入挖掘教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调整。紧接着,围绕该教学目标,笔者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难点,即对插入艺术字进行个性化调整。之后,笔者以本课时教学难点,对插入艺术字进行个性化调整以依据,设计了一项教学任务,即让学生对照给定的艺术字插入要求,利用相关工具,对这些艺术字进行个性化调整。最后,学生就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在不断地“试错”中掌握艺术字个性化调整方法。
纵观本课时课堂教学,艺术字的插入方法,是学生学习的起点,而艺术字的个性化调整方法,正就是本课时的“制高点”。一项艺术字个性化设计任务,正就可以将本堂课推向高潮。
总而言之,尽管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提升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方面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业,但是,如果教师设计的教学任务没有合适的广度、适恰的梯度以及适当的高度,那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提升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以及发展中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也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中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必须要围绕教材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学情以及依据课堂教学难点等,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的广度、梯度与高度。如此以来,利用有广度、有梯度、有高度的教学任务,就可以将教学任务的作用最大化,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效益也就会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洁琼.在任务中探索 在探索中学习——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读天下(综合),2019(2):57.
2.李洁瑜."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分析[J].求知导刊, 2019, (20):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