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培智学校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161000)
【摘要】根据学生智育发展规律以及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去主动探究符合智障学生的认知、受教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的教学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智育发展规律和个体的差异性,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体验音乐世界,从而让音乐课堂焕发活力。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方法
培智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智力有障碍的学生,他们在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表现力以及动作协调性等方面与他们的生理年龄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障碍。同时,每个学生的个体能力又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所以,在培智学校的音乐课堂上,往往老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常常“帮着学生学、带着学生学,”学生真正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学习活动少之又少。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差、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差,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无法迅速的融入和参与,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打折扣,教学效果差强人意。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智育发展规律以及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去主动探究符合智障学生的认知、受教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的教学法,从而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智育发展规律和个体的差异性,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形象生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愉悦的心情体验音乐世界,从而让音乐课堂焕发活力。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智育发展水平,选择生活化的、直观化的、形象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易于接受、易于发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通过音响、图像等多种信息,帮助学生形象、准确地感受音乐。
如,在学习《草原就是我的家》时,首先通过直观的图像和视频,了解蒙古族人民日常的生活环境和特有的民族风情,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歌词和节奏型,和老师一起学习歌词,通过打节拍读、分组读、齐读的方式记歌词,且眼、手、脑、口多种感官参与到识记中,增强了有意记忆的效果。学生对课堂教学产生兴趣,教师因势利导,始终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信心。之后随着音乐旋律识记歌词,事半功倍效果更佳。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分析每个学生特点与接受能力,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以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吸引学生,使学生在直观、具体、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中学习音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学习《美丽的家乡》中,节拍的认识、感知和记忆,休止符的认识及唱法四个教学步骤,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把识记歌词和完整演唱的难点,分解成了歌词、歌曲、演唱三个递进的关键点,并通过读、唱、演等不同的方法逐一解决,从而收到了多数学生能够单独演唱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创造贴近生活的情境游戏来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游戏中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并能够在愉悦的课堂情境中,取得最佳的效果。如,在进行歌表演的环节,可以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充分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边敲打一边演唱,让学生们沉浸在欢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使课堂成为欢乐的海洋。而且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之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尽情地享受音乐的快乐。
培智学校的音乐课能够丰富多彩,只要教师细心探究,一定能找到适合本学科的金钥匙,打造潜力无限的精彩课堂。课堂教学的效果,关键在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无定法,学无止境,只有建立在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基础上,才能让音乐课堂焕发夺目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梁侠宾.音乐教学要重视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2007,(34).
[2]陈俊时.如何提高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J].音乐天地,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