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龙
重庆市荣昌区后西小学 402460
摘要:乒乓球是一门技巧性较强的运动,它拥有许多打法和战术,但无论其如何改变,都离不开最基础的技术训练。同时,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的意义,乒乓球训练旨在让学生锻炼身体素质,掌握打球技巧和手段。因此,针对深度学习下小学乒乓球球技训练的教学策略,文章提出了三种教学策略,即技术动作规范化、训练技巧多元化、技术训练阶段化,以期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关键词:小学;乒乓球训练;学生兴趣;培养策略
引言
乒乓球作为一种小球类运用,蕴含着无穷的运动艺术和技巧,能为训练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运球感知、快速反应、抛接球智慧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根据体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运动训练项目出发,结合学校资源优势,突出情境氛围导学,引领学生在强化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多注重反复纠错、实战训练,一方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乒乓球运动的激情和兴趣,让他们真正爱上此项运动;另一方面,能便于学生在主动尝试训练的过程中培养多样化运用技能,利于其在主动融入实践训练中提高技能水准。
1.乒乓球训练的积极作用
1.1有效提高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协同发展
和诸多体育运动相同,积极参加乒乓球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乒乓球训练要调动学生全身配合,有效的大脑和身体协调,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积极作用。正确的训练方法、合理的训练时间规划,能够使学生提高自身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愉快紧凑的训练过程,能提高技巧的训练,同时可以舒缓学生紧张的心情,促进身心协同发展。
1.2宣扬体育精神,提高体育活动的参与度
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专业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拥有众多荣誉,其影响力广泛,号召力强大,是宣传体育精神最好的项目之一。学生秉持着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在训练乒乓球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吃苦耐劳、勇于攀登、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正确的乒乓球训练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其中获得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充分宣扬体育精神,使乒乓球运动多样化发展,提高公众的体育活动参与度。
2.小学乒乓球训练中学生兴趣培养策略
2.1训练技巧多元化
在小学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掌握规范化的打球技巧之后,教师应该意识到,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同一内容的重复训练,不仅会让学生失去练习的积极性和耐心,也会让学生感觉到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从而影响学生技巧的提升效率。因此,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和多元化的训练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教训内容的丰富。同时,由于学生年龄、兴趣以及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也更容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突破。
除此之外,技巧训练的多元化,更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不同训练技巧之间的重复之处,从而对不同技巧的相似之处有更为本质的认识。例如,在击球路线上,教师便可以进行多样性练习:斜线练习、单线练习、复线练习;在打球方式上,教师还可以改变传统的两人对打形式,让学生通过悬吊击打、自抛自拉等多种方式进行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悬吊击打动作的训练目的以及当对手以何种方式发球时需要用到这种打法,让学生真正地将乒乓球的技巧铭记于心。
2.2融入趣味游戏活动
在小学乒乓球教学中,想要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必须要真正激发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认知情感,积极主动参与到乒乓球学习过程中来,进行更深层次的乒乓球学习与探索,提高学生乒乓球学习效果。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再加上小学乒乓球教学对于学生专业性技术要求并不高,因此可以在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乒乓球知识的过程中引入一些趣味游戏活动。比如为了锻炼学生的打球步法,可以带领学生玩“抛球绕台跑”游戏,为有效锻炼学生身体协调性,可以带领学生玩“转身传球”小游戏,让学生在尽情的游戏中完成乒乓球知识技术的学习,成功进入一种深度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小学乒乓球教学质量水平。
2.3强化技能训练,掌握动作要领
教师在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时候,应将动作要领作为切入点,始终以规范、科学、合理为根本,注重一系列的动作指导,让学生能从中掌握相应技能。教师在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时候,应注意如下几方面:1.从抛接球开始,注重发球有力和迷惑对手的策略指导,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乒乓球感,从正手执板、反手推接球、正反手混合运用等方面加强策略指导,多给学生必要的引导,让他们在主动训练中积淀深厚球感,掌握动作要求;2.做好系列训练之后,引导学生从推接球的发力中做好相应的运动动作连贯,引动学生能根据运球的一系列动作来主动调整相应的策略,要求学生能根据各自理解多做深入的指导,让学生在行云流水般的推接球中获得认知;3.聚焦学生的问题,多从他们存在接球失误和发球不力的错误中找出需要修正完善的地方,让他们能有针对性予以调整;4.强化互补训练指导,多给学生提供训练的场所和队员,多引导学生在主动训练过程中增强实践技能培养,多给学生必要的引导,让他们在主动融入活动中深化认知,形成明确的方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实践训练中应多加强基础性和规范性动作指导,多引导学生结合各自的认知差异主动从乒乓球运动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教师多引导学生主动日常训练指导,让他们在熟能生巧的过程中体味到乒乓球运动的快乐,增强他们主动训练的激情和内生动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在核心素养大力推广应用背景下,针对小学乒乓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引入深度学习理念,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采取有效策略,引导学生对乒乓球进行深度的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乒乓球学习效果,让学生掌握更多乒乓球学习技巧,推动学生未来实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兰鑫.小学乒乓球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9(7):95-96.
[2]莫锐.小学乒乓球教学中的兴趣培养刍议[J].教育观察(下旬),2019,008(005):110.
[3]段滔.表象训练法在小学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9(3):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