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赖汉城
[导读] 随着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赖汉城
        广州市增城区荔城中学         广东省广州市  511300
        [摘要]随着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情境教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近几年的高中物理教学中这种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特别常见,它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可以采取角色扮演、播放音乐等方式来营造和烘托教学氛围,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教学当中,也能有效的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结合实际需要合理创设情境,全面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对此本文重点介绍了一些情境教学的方法,希望对我国的物理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情景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探究?
引言
        情境教学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以及教育原则创设情景,进而打造出适合学生的学习环境,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而促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要想教学情境应用的更加合理,教师必须要从教学场景和教学氛围入手,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与情境融更好的进行融合,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体验感,同时可以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
一、情境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作用
        情境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一定要灵活的应用这种方式,结合实际需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这样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对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都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作为高中物理老师在应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既轻松又有活力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还能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一定的帮助,可以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以此来确保物理教学质量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此外,还可以使学生走出教室,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帮助学生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使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活力[1]。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可以应用各种方式和方法将物理教学进行生活化,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明白物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极其广泛,从而深刻的感受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的应用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需要应用物理知识来进行解释,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来创设,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相关物理知识,同时还可以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生活中常见的汽车是如何实现制动、刹车为什么会有惯性、电磁炉工作原理等。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生活中存在那些物理现象,根据物理现象及时掌握物理规律,利用物理原理解释生活情境,以此有效激发其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到《光的折射定律》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筷子在水杯中“折断”的情境,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筷子放在玻璃杯中看上去是折断的,但是取出来为什么没有折断呢?”然后组织学生对生活中对实例开展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认识和了解光的折射定律。采用这种情境创设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对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也有很大帮助,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和物理知识应用习惯。
        2.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高中物理科学对于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有着较强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不能仅传授学生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重点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物理综合素养。

所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设计,积极利用教学中的实验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相应的生活实验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活动当中,使其在实验中感悟到更多的知识,这对提高其物理成绩有着很大帮助。
         例如,在对“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进行探究时,首先教师可以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磁铁发生变化时,线圈、林敏电流计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串联电路中电流表的变化,鼓励学生对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开展探究和讨论,当学生完成探究后教师还要组织学生讨论指针偏转的原因。采用这种探究式的教学情境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际操作水平,使其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具备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创设多媒体情境,增强学生知识感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更加直观形象的体验。在教学中积极应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同时还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作用,促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可以主动参与到物理教学活动当中,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在讲解到平抛运动、向心力等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直观的物理学习环境,让其更加彻底的掌握物理知识和相关规律。在讲解到《能源与环境》一课时,教师也可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我国和世界对于能源的需求和开采情况,学生在观看完视频后可以真切的体会到资源正处日益枯竭,人类在开采资源的过程中还对其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使学生了解现代社会能源紧缺、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的现象及原因,从而促使学生认识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同时还可以使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再如,在讲解《平抛运动》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平抛运动,通过使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将整个平抛过程展示出来,使学生清楚的了解到哪些运动属于平抛运动。对于一些重难点内容的讲解,则可以通过慢放、快播的方式进行逐一讲解和解释,以此引导学生了解平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以及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采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物体的运动特点和轨迹,这对提高其物理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4.创设直观性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探究意识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对相关物理概念的记忆和了解,这对提高学生物理成绩有着很大帮助。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会得到极大的激发,此外思维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高。
         例如,以“自由落体运动”教学内容为例,在日常授课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大小一样的纸片和金属片,在正式上课时将俩个物体放在同一个高度,同时放下纸片和金属片让其做自由下落,然后要求学生认真观察两个物体,这时学生会发现金属片要比纸片落地速度快一些,因此很多学生错误的认为金属片之所以先落地与其质量大小有关。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公布答案,而是可以重新做一次实验。在这次实验中教师可以将纸片揉成一个小纸团,积极重复以上实验,要求学生再次观察,学生发现这次小纸团先落地,随即产生了浓浓的疑惑,此时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疑惑开展讲解,这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越发重视,必须要改变以往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对现有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和完善,联系实际教学内容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积极开展情境教学,这样不仅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还可以使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到学习上,这对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设创.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09):22-22.
[2]龚晓青.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8,年11期:232-232.?
[3]王亚荣,徐秋平.情境创设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04):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