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
新疆昌吉州实验幼儿园,新疆昌吉州,831100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教育体制经历了几次较大的变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在幼儿园教育方面品德教育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然成为目前幼儿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标杆之一。在幼儿初期阶段,抓好幼儿的品德教育习惯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进一步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详细的研究,并且针对目前我国情况下在幼儿品德教育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可行性较高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够进一步地促进我国幼儿品德教育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品德教育;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研究;
幼儿园教育是孩子们在接受家庭教育之后的最初教育起始阶段。正处于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直接地影响着幼儿未来人生道路的发展与规划。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受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我国的大多数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父母与亲人的万千宠爱。来到幼儿园后表现出个性较强、抗挫能力较差、脾气暴躁、不懂分享与关爱等许许多多的问题,此类现象对于幼儿日后在人生道路上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中需要潜移默化地渗透品德教育的影响。通过家长与学校教师的双向结合努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优良品德,这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幼儿园教育中渗透进行品德教育重要性对于在幼儿园教育中深入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可以分为以下三方面,第一方面在幼儿园教育中潜移默化的对幼儿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这两种习惯将会为幼儿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打下良好行为的基础。在评测教育方面,首先,必须要尊重幼儿的个性,然后再通过教师循循善诱劝导使幼儿清楚地明确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作为一个学生的首要条件。同时也让幼儿深刻地体会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发展的重要性。第二方面,由于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中不可避免地都会与同伴发生争吵与争执,如果出现此类现象教师不能能够用合理的方式方法进行解决会对幼儿的心理造成极大的损伤。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品德教育培养幼儿豁达的胸襟、与人分享的精神、学会顾及他人的感受、尊重别人的思想以及行为、才能使幼儿在未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环境群体之中。
二、品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方法
2.1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教师在日常的幼儿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品德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年龄情况以及具体环境将品德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中。比如在教室的墙壁上以及幼儿园的洗手池边贴上一些幼儿可能感兴趣的动画人物,并配以图文宣传个人品德以及良好习惯的标语。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幼儿园的花坛以及草皮周围放置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图片和文字,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和良好的品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教导幼儿在每天的上学和放学之际遇到同伴和老师问好,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以及礼貌用语。在教学中幼儿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爱护公共财物、互相谦让、懂得分享等良好的品质。除此之外好可以教导幼儿积极地维护教室里的公共财物。并且通过让幼儿亲自动手装饰教室、打扫卫生、从而使幼儿学会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2.2在游戏中渗透品德教育
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正是贪玩好动的时候,因此,幼儿对于游戏特别热衷,教师同时也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与幼儿进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当中同样也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对于幼儿在游戏中渗透品德教育。这一方面,教师可以在游戏目标以及游戏内容着手。可以让幼儿通过团队合作、分组训练等不同形式,养成遵守规则、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等优良品质。在游戏中,教师必须要让幼儿明确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这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并且在游戏过程中也可以让幼儿学会理解、合作、谦让、分享的真实意义。幼儿互相之间最喜欢做游戏,在游戏过程当中自然避免不了肢体之间的碰触,很有可能出现摔倒以及打闹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劝诫幼儿向对方赔礼道歉,勇于承认错误同时也要教导幼儿之间相互关爱、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团体意识。
2.3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幼儿其实质是养成良好习惯最关键时期。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幼儿生活中的点滴习惯渗透到幼儿的品德教育中去。从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发现幼儿在品德以及习惯上的改变,逐渐地培养幼儿更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品质。例如,幼儿在早上进园时教师要教导幼儿与父母或爷爷奶奶说再见、谢谢。与小朋友们打招呼与老师问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在课下的自由活动时间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教导幼儿学会分享与谦让,在幼儿用餐时间教导幼儿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不挑食、不剩饭。餐中不打闹、不喧哗、在午睡时不打扰别的小朋友、并且能做到去卫生间时走路轻声慢步不影响其他小朋友的正常午休。以上都是一些看似简单又细小的日常行为习惯,但正是这些日常中的小细节,经过日积月累的叠加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性格以及品德。除此之外,在幼儿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相关的教育从业人员应该更加地重视,对周边环境的利用,例如在幼儿园卫生间洗手池旁可以贴上具有节约用水以及不互相打闹的贴纸,幼儿在食堂进餐的时候可以在食堂的墙壁上贴上一些幼儿喜欢的动画人物,以及动画人物之间的互相对话。告诫幼儿不浪费粮食,实行光盘行动等。教师通过环境的熏陶以及点滴小事经验的累积,使幼儿在整个过程当中体会到了主人翁的感受。同时,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做好幼儿的榜样对其言传身教,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地养成健康、积极向上、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新一代接班人。
三、结束语
幼儿园教育是启蒙教育的第2个环节。在这一时期,教师对幼儿潜移默化地教导,直接地影响着幼儿日后的身心健康发展。在针对幼儿的品德教育方面必须要注重方式方法,教师不能采用强制的形式对其进行形式上的说服教育。应该从日常的教学与游戏活动中点滴的渗透品德教育内容。并且,应该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让幼儿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使其潜移默化的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以及品德素养。幼儿越早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就会为未来的生活奠定更加坚实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优良行为,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冬梅.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中华少年,2020(13):13+15.
[2]陈爱荣.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好家长,20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