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保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难题及解决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8月22期   作者:何艳
[导读] 近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水利水保工程的建设,在逐步的发展之中
        何艳
        红果片区水务中心(贵州省  盘州市  561601)
        摘 要:近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水利水保工程的建设,在逐步的发展之中,水利水保工程已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就水利水保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难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问题;改进方法
        1 水利水保工程的概念和作用
        1.1 水利水保工程的概念
        首先明确何为水利水保工程。顾名思义,即为两个分体工程的合成名词。水利则为对水体进行科学规划、有效管控而进行的人工改变水体环境产生有利影响的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山区、丘陵区、风沙区水土流失进行防护以及治理,并对水土资源进行充分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使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而建立的有益于生态环境的一项工程措施。这项工程总的来说,是一项对人民生活生产有着重要意义的民生工程,而且大多由于是政府主导而具有公益性。
        1.2 水利水保工程的作用
        (1)首先就是对施工当地环境有着显著的改善,并且有利于新农村建设
        在当今农村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原本环境质朴,生态自然的农村大多变得面目全非。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利于环境的改善,使得原来的美丽农村变回原样,使农村呈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以及林茂粮丰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对当地的道路进行大力整改与修建、对厕所等进行全面整改、帮助农民美化院落,使得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促进农村向现代化发展。
        (2)基础工程建设有利于吸引投资,使得农村面向现代化
        投资者理所当然地愿意投资那些环境良好,基础工程便于生产的备选地。而经过科学的统筹与工程建设后,农村的各类基础设施都符合招商引资条件,当然便有资本吸引投资。民营企业的到来能够在当地大力发展具有现代特色的农业项目,把当地传统的农耕方式现代化,使其具有成为现代特色产业,使当地的土地得到最大化利用,提高了土地使用的效益,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提升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准。
2 水利水保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难题
        2.1 专项拨款不足,资金筹措困难
        虽然水利水本工程是一项利民的好工程,但是不可忽视地,这项工程需要进行的项目十分复杂,涉及的各类技术、部门都很多,而且需要的资金投入也十分巨大。尽管各级政府都有专项拨款,但是仍然难以满足工程的进程需要,使得很多工程实施困难,进展缓慢。同时在水利水保的工程之中,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造成在实施水利水保工程项目之时,资金无法按时到位,从而导致无法对已有的水利水保设施进行维护,而需要新增的水利水保设施也无法顺利到位进行使用,对于工程的正常进行和三农建设产生拖后腿的现象。
        2.2 技术服务过于落后,缺乏对有效培训的专业人员
        由于农村条件所限,很多有一定文化水平与技术能力的人都流失了,留守者多为老人小孩或者缺乏知识技能的妇女。而由于其文化水准相对较低,同时缺乏专业人员进行对农民进行培训,农民的技术水准普遍偏低,在进行水利水保工程实施之时,无法很好的对水利水保设施进行维护与管理,从而造成许多设施没能得到很好运用与保护。
        2.3 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
        由于项目主要投产建设在农村,基层政府对于小型的此类工程一般不立项、不监管,所以经常出现一些工程疏漏、建设不合理、建成不能用的现象。尽管为此相关部门以及有所规范,但是很多基层部门要么没有能力落实,要么没有意识做好。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多以民办公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基层水利水保技术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的需求而甚少涉及艺术和美观的需要,使得大部分水利水保建筑给人们的印象是粗老笨重、传统。


        2.4 对于工程的监测与管理缺乏体制
        就目前而言,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水利水保部门对于工程的检测与管理体制过于老旧,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水利水保工程的建设和发展。有的甚至从根本上缺乏质量监控的思想意识,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所以工程的检查一直都难以保障质量。
3 解决水利水保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难题的方法
        3.1 资金预先到位,政府做好资金筹集与管理体制建设
        首先政府要清楚地意识到这项工程的深远意义,并且为这项利民工程拨出足够数目的款项,同时还应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对资金的控制管理,科学合理的使用投入资金。同时为了保证建设过程中资金充裕,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方法。
        3.2 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
        工程一定要强调质量标准,要加强对全体水利水保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水保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多轮有效地讨论与确定。而且要选择合适的、负责任的施工承包商,以及签订严格的施工合同,明确强调用料标准、施工标准等指标。施工时,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用经济手段制约建设各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
        3.3 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监测工作中也适用,必备的仪器、设备不能缺少。对于工程的各类工程材料,都要有专门的第三方检测人员进行严格、仔细地审核。对于工程进度要及时监控。对于验收工程要做到亲至、亲测、实地考察,细节不放。以此保证监测的有效性。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①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②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相关的工程人员,在施工现场一定要做到勤快、真抓、实干。而且对于工程的进度要保持跟进,对于工程的设计要烂熟于心,这样一旦工程规划有所改变,都能一眼所见,对于项目进行的是否满足工期要求、是否符合工程标准等情况都能准确判断、有效管理。
        3.4 实用与美观并重,注重审美体验
        所有的建筑工程都应该在满足人类各类需求的前提下,考虑人的审美体验与情趣。人类已经从原始水利水保阶段、工程经济水利水保阶段进入生态经济水利水保阶段,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必须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各种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角效果,水利水保建筑也不应例外,对于工程整体形态的建设,也不能仅仅考虑实用价值。在保障实用价值的前提下做好美学设计能使得工程成为美丽家园的一部分。
        3.5 加强控制工程项目成本与施工措施
        成本控制有很多有效措施,比如先进技术的投入使用;比如新材料、新产品的应用;比如施工工序的科学规划……都可以有效缩减成本,降低财政压力。因此,对有关项目施工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力量不断加强,开展技术攻关,进行大胆尝试,对技术创新获得要大力推进,并把新的工艺、新的产品和新的技术的应用推广作为一项工作重点加以实施。还有就是,对于施工单位来说,积极与同行沟通,学习新技术,好点子,实用经验也十分重要。这些经过论证的东西对于工程的效益都有着显著提高。
4 结束语
        以上阐述了水利水保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实施水利水保工程项目风险因素较多、条件复杂、环境多变化,只要对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的关键加以把握,实施动态地、主动地控制工程建设,遵循相关原则,将会有效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何姣云,程千,龙振华,何小梅.对农村水利工程中几个问题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8~13.
        [2]刘永安.小型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1):250~251.
        [3]金振涛,陆伟,朱水刚,王坚.浅谈中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J].硅谷,2015(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