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20年13·期   作者:王渊慧
[导读] 近些年,环境问题随着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逐渐暴露出来,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环境建设。
        王渊慧
        农安县环境监测站
        摘要:近些年,环境问题随着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逐渐暴露出来,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环境建设。在当前我国环境部门工作中,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属于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其直接影响着我国环境建设进程。本文从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特点入手,基于合理化、专业化两大建设环境监测信息化原则从制度建设、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建议,以期为我国相关部门更好地开展环境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监测;信息化;原则;建设
        现阶段,在医疗卫生、科学计算、商业决策、遥感、地球观测等领域,都广泛应用着大数据,我国环境保护也受到了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影响,信息化建设环境监测已然是大势所趋。在我国国内生态环境保护理念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推进出现了巨大变化,在环境管理科学方面,大数据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其直接影响着我国环境管理水平是否能够稳步提升。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选择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
1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特点
1.1时效性
        在当前社会,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信息变化速度非常快,各个领域想要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可靠性,环境监测工作也不例外。环境信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能发生巨大变化,环境管理部门想要做出实用、有效的治理决策,就必须保证所应用的环境信息及时、可靠。可见,时效性是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特点之一。通过信息化建设让相关部门在监测环境时应用信息化手段,不仅保证环境信息的及时获取,还能够避免外界进一步破坏环境。
1.2实用性
        开展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是为了在对环境情况及时了解的基础之上将相对应的治理措施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为环境质量改善提供保障,极具实用性。目前在我国国内,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一大源头就是化工业,如果这些行业能够了解环保知识,从源头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将对我国环境保护非常有利。在完成信息化建设之后,环境监测信息管理部门可尝试在相应网站上及时发布环境治理手段及相关信息,帮助化工业了解环保知识,一方面可以帮助化工业选择有效的治理措施,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化工行业部分企业的升级转型提供助力。
2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原则
2.1 合理化原则
        在出现极端天气或自然灾害之后,相关部门必须要动态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以此确保出具具有实效性的环境监测报告。因此,为确保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在开展信息化环境监测建设工作时,必须要基于合理化原则来推进整个建设过程。一方面,建设人员必须要在对现有信息技术了解、掌握的基础上推进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确保所应用的环境监测技术与环境监测要求、目的、区域相契合。另一方面,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追求实效性,但任何机器设备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都需要磨合,因此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即使无法出现最佳结果,相关人员也不可私自、随意改动建设方案,避免由于细微环节出错而影响大局。


2.2 专业化原则
        我国地域广袤,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在南方滑坡、洪涝等自然灾害会破坏当地环境,有着非常强烈的环境监测需求,且对环境监测工作质量要求较高。因此,相关人员应坚持专业化原则来进行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时,工作人员需合理使用各项系统和信息化技术设备;另一方面在夏季到来之际,工作人员应及时检查监测设备,为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切实保障。
3 加强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建议
3.1 建设环境监测数据平台
        针对我国当前环境监测情况来看,推进信息化建设时首先应将环境监测数据平台建立起来,将当前各地环境监测处于信息孤岛的局面打破。国家总站负责共享、质量评价、管理汇集、传输、采集全国环境监测数据的工作,在全国环境监测网络内纳入各个地方的环境监测数据,形成环境监测数据库,整合各地地理信息数据和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大数据技术在我国环境监测方面的全面应用奠定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有着众多的环境监测位点,因此各地数据直接上报不利于数据审核和传输,可尝试在省级进行市级数据的整合工作,然后再进行上报。
3.2 实现环境监测大数据融合
        气候、生物、土地、水等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资源总和就是生态环境,其属于复合生态系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在进行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与环境监测的联系,可尝试对生物圈、水圈、大气圈等多方面信息、环境监测各要素进行整合,进而应用大数据技术应用、挖掘生态环境信息,从而为环境管理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数据时代,想要将数据的价值发挥出来就必须要整合数据,因此在推进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时必须要融合各方面数据。
3.3 推进数据共享共用
        在开展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时,应尝试将其他领域与环境领域的共享力度加大,一方面可以确保有效应用环境监测数据,另一方面可帮助环境管理部门实现数据扩展。首先,环境监测部门可将发布信息的渠道拓宽,尽可能结合我国社会大众的实际需求来将发布监测信息的形式和内容丰富,确保社会大众监督权、知情权得以保障的同时,还能够为宣传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助力。其次,在开展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时,可向公众个体或企业延伸,让其成为环境监测网络源头,环境监测数据的采集工作利用移动APP即可完成,如此不仅可以扩大环境监测数据量,还可以确保各个方面实现环境监测信息的共享共用。
结语:
        在我国持续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生态环境工作必须做好,唯有如此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环境监测工作尤为重要,在大数据时代下进行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就我国当前环境监测情况来看,应坚持合理化原则、专业化原则,采取建设环境监测数据平台、实现环境监测大数据融合、推进数据共享共用等措施,推动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滢. 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作用[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9(12)
[2]刘颖杰. 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J].  中国高新区. 2018(10)
[3]王乐毅,张旭,孙杰娟. 对环境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思考[J]. 农家参谋. 2018(06)
作者简介:王渊慧(1977.4-),女,汉族,吉林省农安县人,研究方向:环境监测相关,所在单位:农安县环境监测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