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琳娜、钟学才、胡希
湖南省株洲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湖南 株洲 412000
摘要:环境是民生和发展的基本保障之一,也是目前影响我国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前些年我国城市扩张和工业化的飞速发展,给我国的环境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进行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是我国关注的重点。环境监测能为我国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相关参考数据,通过环境监测的应用阐述与分析,能有效实现环境质量控制,本文也将就此展开探讨。 本文将通过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分析,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以期通过本次研究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样本采集;环境监测信息平台
环境监测技术是指监视性测定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通过实时监测确定某个区域的环境情况,包括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污染程度等。它通过长时间对代表环境质量的某些数至进行监视和测定,对环境的污染情况、环境质量好坏程度、以及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环境监测包括优化布点、数据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背景调查、样品运送等过程,是计划——采样——分析——综合的获得信息的过程。按照环境监测对象可划分为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环境监测是最基础性的工作,能够实时掌握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也是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强有力支持。
1、环境监测的主要原则
环境监测的原则根据监测项目的主要要求制定,调查分析监测区域污染物的分布状况、污染的主要来源,整理原始资料,制定监测方案,论证相关技术。环境监测的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与地方环保的相关规定以及规范,完善监测的相关资料,最终进行合理的评价。对于监测过程中的具体要求,都要完全体现在监测报告中,使其更加的真实科学。经过专家的认证以及监测系统的监督来实现环境监测的最终目的。
2当前环境监测技术应用仍存在的问题
2.1监测数据无法正确有效处理
从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现状来看,我国环境事业的发展方向主要是监测与保护治理,但目前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仍处在发展不平衡的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环境监测部门在取得相关监测数据后,只是片面地将数据进行简单的评价分析,检测企业或人们生产生活的操作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参数,并未从数据本身对影响环境的污染物质做深入研究,监测数据利用率极低,所得监测数据并未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价值。2.2监测技术仍存在不足。近年来,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得以大力研发,涉及医学、生物学、物理、化学、互联网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研发实力日渐增强。但就现阶段环境问题来看,我国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各监测技术间的互通性较差,而且应用性能较弱,覆盖范围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当前,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存在脱离监测工作实际的现象,相关技术的投入及产出比例十分不协调,部分环境监测单位仍沿用传统人工监测方法,与我国当前环境情况与技术研发前景并不匹配。同时,监测技术的研发仍存在研发意识不足的现象,并未深入探究我国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研究方向的重点仍体现在理论上,并未有效上升到实际应用,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研发严重脱节。2.3应急监测技术发展滞后。随着我国工业的迅速发展,突发工业事故逐渐增多,其对环境的影响较大。一般来说,环境突发事件发生后,特征污染物需要用大型实验室仪器进行排查,然而,从污染物采样到实验室检测,大型机器设备运行成本较高。因此,现阶段,应急监测手段研究仍是我国环境研究的重中之重。
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法
3.1加强对样本采集的控制
样本采集是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加强对样本采集工作的监管和控制对环境监测质量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对生态环境进行现场采样时,其采集技术、采集方案、采集步骤、采集设备对样本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为了加强样本采集控制,环境监测采样前要设计精细的采样方案,确保采样流程规范化、设备使用的科学性以及原始数据的真实性。收集有组织颗粒物时,以垂直管段作为监测点位的优先考虑位置,采样断面与弯头间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当偏差在5°~10°时,即可达到等速采样的效果。
在进行采样收纳前,应对容器进行检查,确保装置完好无损,对多孔筛板吸收瓶进行检查时可在瓶内注入5mL清水,并进行瓶内抽气操作,使流量控制在0.5L/min,如果测试阻力为4.0kPa,说明容器合格,可以投入采集使用。在记录原始数据时,工作人员应采用多种记录形式,确保采集数据科学合理,从而发挥样本的最大价值。
3.2加强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和试验操作管理
在样本采集完成后,相关人员应及时将样本交给试验中心,令其对样本进行有效检验。为确保样本数据真实性和安全性,应对样本进行标记并保持竖直摆放;在运往实验室时,操作人员要轻拿轻放,并确保交接过程中样本不被污染。实验室管理部门应确保室内环境干净卫生,设备符合监测标准,并规范数据和分析记录,从而保障监测数据的原始性和精准度,确保实验室环境监测数据分析的规范化和流程化。相关部门可引进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有效帮助试验人员掌握实验室基本情况,优化操作行为,保障环境监测质量。
3.3建设环境监测信息平台
相关部门应利用信息技术,建设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利用大数据优势,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库,从而为我国环境监测提供海量数据支持和环境监测质量监管渠道。在环境监测信息平台中,建立政府、企业和群众沟通机制,使得环境监测治理和保护工作透明化,从而提升大众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意识,有效提升我国环境监测质量。
3.4挖掘环境监测技术数据处理的深度
环境监测的根本是进行环境治理与保护,使环境资源得以持续利用与开发,因此环境监测数据的价值和功能除对生态环境进行指标评估和生产生活操作行为的约束外,也应是环境治理和保护手段研究的重要依据。生态环境,部门应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统一整合与数据共享,深度挖掘环境监测数据中各污染物质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治理方法,控制环境污染源头,实现监测技术开发的初衷和价值。
3.5优化环境监测技术
我国国民经济形态的复杂性使得环境情况复杂,各地地理环境、水文形态网络参差不齐,监测环境极其恶劣,因此要想完善监测技术整合机制,人们需要集合技术研发人员、一线监测技术人员与环境治理单位的力量,将实际情况与理论技术统一结合,研发出应用性较强的监测技术。相关部门应大力构建监测技术网络与平台,将各项环境监测技术统一结合,从而优化监测手段,使得技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针对突发环境问题,着力开发应急环境监测技术是当前环境监测技术开发的重点。针对爆炸、油气泄露等突发事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应急监测技术需要具备快速监测、易于安装使用、快速分析的特点,从而对污染物质迅速取样,对事件中污染物种类、危害程度、污染范围等进行精准判断,为应急处理提供依据。针对当前我国应急监测技术存在的不足,国家应统一布局各区域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网络,帮助应急处理单位确认污染源,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
3.6提升监测人员专业素质水平
相关部门通过加强环境监测过程中各个环节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培训和理论知识的学习,确保相关技术和设备使用能够实现最大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质量监测的作用。另外,可根据相关政策法规,制定监测规范和责任,提升相关人员的思想道德意识,加强其环境质量监控工作的效果[3-4]。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环境监测机构应准确界定环境监测机构数据质量责任,建立“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制度。
4结束语
环境监测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为我国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有力武器,增强了我国环境治理效果,但综合当前环境形势来看,相关部门应综合把握社会发展因素,加强对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不断完善监测手段和制度,提高监测人员对监测数据的重视度,有效保障我国环境监测质量。
参考文献
1阚丽萍.环境监测技术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4):104.
2熊春莲,李文洪.探讨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与其质量控制方法[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8):71.
3徐彦雄.环境监测数据可靠性影响因素探究[J].科技风,2019,(36):115.
4吴剑,吴海锁.化工园区大气环境监控预警体系建设探讨及发展趋势[J].广东化工,2019,46(2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