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罗宏
[导读] 路基是支撑市政道路荷载的重要部分,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罗宏
        452201198304110049
        摘要:路基是支撑市政道路荷载的重要部分,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路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质量受到水文地质、施工材料、施工方法、人员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增加了施工工序和质量控制的难度。所以,为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须对施工过程各个环节严格把控,避免出现质量事故隐患,保证路基施工质量的稳定性,推动道路工程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将结合工程实例,对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过程质量进行阐述,总结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希望能为我国市政工程的建设做出微薄的贡献。
        关键词: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管理
        1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1.1 路基强度
        合理控制路基强度,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是防止市政道路出现沉降、变形、车辙等问题的决定性因素。市政道路路基强度受水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雨季时,受大量的路面流水和路基地下水影响,会出现翻浆现象。冬季时,路基冻胀,导致路面隆起,路基融化后,路面开裂冒浆、起伏不均匀,会降低路基强度。所以,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气候特征、车流量等,合理设计路基的强度值,尤其是在路基开挖和填筑环节,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严格检查并控制路基强度,减轻路面的负担,确保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
        1.2 路基结构的稳定性
        路基是承载路面荷载的基础结构,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决定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路段不达标的土质要进行改善,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如松软的土质,可采取土壤置换措施,提高土质的承载力,防止地面塌陷;地质较为紧实的地段,需做好防雨水、高温措施,避免道路变形、突起等。
        2 提高市政道路路基质量的技术措施
        2.1 排水处理
        排水施工技术常用于路基土质较软、含水量较高的地区,主要是利用砂井排水固结原理,排出土壤中的水分,提升市政道路的地基强度。在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掌握作业区域的土质信息,如土壤的成分、含水量、强度及实际承载力等。作业时,要在路基表面铺设砂井,通过控制预压速度及排水速度,防止土层下沉过快造成地基沉降。排水施工技术适用于路基含水量大、土质松软区域的道路施工。其优点是能排出软土路基中的多余水分,提高路基压实度;缺点是不能有效保障路面耐用度,且在施工完成后,需进行修复工作,人力和物力投入成本较高。
        2.2 加筋处理
        加筋施工技术是将钢筋沿应力延展的方向铺设,与土体组织形成粘合体,提高软土路基的抗拉强度。施工时,在路基表面均匀地布置土工格栅,检测土体承载力、抗拉强度等参数值。在清除基层中的杂物后,进行钢筋绑扎、相互搭接,在土工格栅表面填筑土方并压实,压实度要满足设计要求。加筋施工技术常用在易发生沉降的路段,可有效改善路基沉降和断裂问题。缺点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加筋材料易受腐蚀,且土体变形会对加筋材料造成影响,导致加筋材料变形。
        2.3 碎石桩处理
        碎石桩施工技术先要考虑路基土壤的性质和面积,确定碎石桩的位置和密度。施工时,对路基软土及其表面振动和冲击生成孔径,将碎石填筑到孔径中,再添加适当的粘结剂,形成碎石桩体,增加路基的承载能力。碎石桩处理技术的稳定性较高,不受环境的影响,施工成本低且可防止路基下沉,是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常用的处理技术,但不适用于路堤较宽的道路施工。
        2.4 置换处理
        置换施工技术是用优质土壤替换原有土质结构,使路基更具稳定性,降低沉降发生概率的技术措施。

一般利用机械设备去除软土部分,再分层填入碎石、煤渣、粗粒土等硬度较高的物料。在填充时,硬度较高的物料在最下方,夯实后铺设另一层物料。经置换施工技术处理后的路基透水性较好,多用在对路基变形要求不严、纵向深度较大的软土路基施工中。该技术对土体表层的破环度较大,对置换材料的压实度要求较高,施工成本投入较大。
        3 工程管理策略
        3.1 施工前准备
        施工前,应清除作业范围内的植物根茎、杂草、腐殖土层等。表层清除结束后,对路基展开地下水和路面排水。地下水采取管式渗沟的方法进行排水,并设置排水管、反滤层和封闭层。此处应重点注意,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可采取疏导、隔离和堵截的方式处理。当地下水位较低时,应在末端设置横向泄水管,分段排出地下水。若边坡或路堑出现地下水渗流,可采取渗沟、排水沟、集水井等措施,排出地下水;地表水的排出,一般采取边沟、跌水、地表排水管、急流槽等措施,并结合具体工况,设置坡度为2%~4%的排水横坡。
        3.2 路基开挖
        路基开挖前,要由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保证施工环境的安全。路基开挖可利用挖掘机和自卸式汽车,并根据土质情况,做好放坡和边坑支护工作。从滑坡体的两侧向中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特殊地质段,应制订对应措施,防止开挖过程中出现意外。路基开挖过程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求放样,控制好坡度和标高,不得少挖或多挖,沟槽边1 m范围内不允许堆放物料和土体。
        3.3 填筑与压实路基
        路基填料应该具备一定的强度,其填方材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应满足表1的规定。回填土的含水量应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2%,低于或高于最佳含水量时,应做洒水或晾晒处理。当路基回填土方高度不小于80 cm时,挖除地表面并压实基底后,再填土;当回填土方高度小于80 cm时,应先清理地表面,再翻松土层30 cm后,做平整压实和填筑。路基填土的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多出50 cm,以满足路基压实度需求。
        压实作业时,应采取先中间后两边、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原则,两侧与中间应有3?左右的夹角。采用振动碾压机碾压4遍,18 t静力压路机碾压3~6遍,每次碾压完成后,检查一次压力值,直到符合设计标准为止。
        3.4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施工前,复测路基标高,恢复中线,并在两侧每10 m设置控制桩,撒灰线控制边线。水泥稳定碎石采用拌合站现场集中拌和,摊铺机摊铺施工。在摊铺水泥稳定碎石前,应保持路基表面湿润,混合料含水量应大于设计标准的1%~2%。摊铺机摊铺时,沿边线顺直行走,摊铺高程及厚度由双侧钢绞线控制,后方设专人消除粗细骨料离析、壅包等现象。摊铺机摊完后,应在末端50 cm处设置方木,并在碾压完成后,移除方木并清除底基层顶面。用振动碾压机小振幅振动碾压1遍,再用大振幅碾压3遍。18 t静力压路机碾压4~6遍,并达到压实度要求。采用3 m直尺逐段检查平整度,对于碾压后凸出部位,应人工刨平,凹处人工开挖10 cm,回填新拌合料。检验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 d。
        4 结束语
        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是道路工程使用寿命、效率的基础保障,施工企业应根据施工路段的实际状况,合理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和施工顺序,严格控制材料和过程质量,重视施工细节,确保施工质量能达到国家标准,保证市政道路工程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促进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S].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S].
        [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TG F30—2003[S].
        [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S].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