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龙波 叶学成
[导读]
        龙波  叶学成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5
        摘要:海绵城市的建设,如今在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已成为一种趋势,也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必然。而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基础设施给排水设施,在海绵城市中是主要的实施重点。为此本文将在此通过阐述海绵城市理论城市给排水建设的重要性,而后提出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应用的策略,以供大家分享。
        关键词:城市;给排水;海绵城市;理念;应用策略;
        1、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给排水建设中重要性
        1.1有利于城市水源的合理化利用;中国的经济发展在近几十年间突飞猛进,由此带动了国内很多的城市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扩大化。伴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其基础设施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而由此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就是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问题,该问题直接关乎着城市人们的正常生活,继而也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发展。这些问题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城市的给排水问题,因为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连。为此城市的管理者在通过各种措施,不断加大城市的给排水设施,目的就是保证其给排水设施的完善,避免影响城市中人们的正常的生活。然而城市的给排水问题,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不仅不能有效的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还会因为当前的给排水设施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影响到城市环境的改善。例如:城市的扩大不仅人均用水量大,而且相应的工厂、绿化、道路清扫等都会应用到大量的水源,如果继续依靠地下饮用水直接进行供给,不仅会造成水源用量的急剧增大,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自然水源的浪费。为此,在近几年国内外很多的专家学者,提出了海绵城市的设想,目的就是通过将城市中的一些路面、绿化地、城市居民排放的污水,进行综合的利用,而达到节约水源的目的。【1】
        1.2有利于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环境一直以来是城市管理者主要面对的问题,而城市中的污水排放更是城市管理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大家都清楚,目前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人员的不断增加,城市的污水排放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因为,城市中每个小区、每个工厂、每个办公设施,每天的排放的污染物都在源源不断的输出,虽然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污水处理场进行了处理,但是实际与城市每天的污水排放量根本就不成正比,为此一些污水通过地下管道排入了城市中的江河湖泊,有的甚至直接排放到地下,不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健康挑战;因此城市的环境治理已迫在眉睫。而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设想,融入到城市给排水治理中,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城市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保障了城市中生活的人们的健康。例如:加快城市和县城老旧污水管网和雨污管道混错接改造,市区新建城区及新建道路全部采用雨污分流,老城区有序推进雨污分流改造,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全覆盖。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处置,鼓励资源化利用。从而不仅实现了海绵城市的初期设想,也有效的改变了城市的环境。

【1】
        2、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策略
        2.1 将道路给排水设施结合景观设施融入海绵城市;作为我们城市中的人们都清楚,为了缓解城市中人们的生活压力,同时陶冶人们的情操,在城市道路两侧建有很多的景观设施,而这些景观设施又都与城市给排水设施相连;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城市给排水设施为景观提供水源,从而有效保障景观设施的合理化应用。此时设计者完全可以将海绵城市道路两侧的设施,在保障功能的同时,将存在地上和地下的不同的设施进行利用。例如:在雨季利用道路的两侧可以设置一些集水井,而这些集水井则必须有雨水过滤功能;在雨季通过道路两侧的排水设施将雨水排放到两侧集水井,再有雨水过滤装置进行充分过滤,达到使用的要求,、通过设计在景观附近的地上水源的提升设施,向周围的景观进行水源供应,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景观的水源问题,同时也达到了对雨水的充分利用,这就是一种海绵城市设计的合理理念设想。如,在集水井附近,我们可以进行山水小品的设计。结合集水井附近,或者在其上面设计假山,假山上我们设计成循环水,利用集水井的提水设施将水输送到假山顶部,然后通过假山的不同流向或者定向流向,流到山下。在小山下设计成回流管沟,使其再回到集水井,从而循环使用。既给行人一种享受高山流水的感觉,又有效的利用集水井的设施。无论从哪方面考虑都是一个不错的设计理念,也是景观道路与海绵城市设施的有效结合。【2】
        2.2 将城市社区作为海绵城市 “以点带面”理念应用点;既然发展海绵城市,要想实现城市总体布局,必须要利用各个点,由点带面逐步完成实施和应用。所谓点就是城市的社区,城市的社区在图纸规划的初级阶段,建设者要充分的领会城市的总体规划理念,尤其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故此,在进行图纸设计的初期,必须要考虑社区达到海绵城市的相关要求,只有这些要求深入融入到图纸设施中,才能有效的完成海绵城市的理念应用,从而实现“以点带面”的宏观构想。设计者在社区整体设计时,要结合建筑的实际应用,充分考虑好给排水设施在海绵城市中应用的重要性。例如:小区绿地设计、道路设计、雨污水设计必须要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其中。如在进行小区车库设计时,其顶部地面必须要考虑疏水板与集水井相连,而这些集水井要与水过滤处理设施相连,并且还要设计储水设施;当雨季来临时,雨水可以通过疏水板与集水井连接设施进入集水井,并且通过集水井水过滤设施进行充分过滤后,进入储水设施进行储存。当上部绿地进行灌溉时,完全可以利用提水设施在将储水槽中的水源浇灌到绿地中。不仅有效的解决了社区的灌溉问题,同时也达到废物再利用的设想。并且,为了有效的达到海绵城市的要求,小区道路的砖必须使用透水砖,透水砖下部也应该设置疏水设施与集水设施相连,已达到同样收集的作用。通过这种各小区逐步走向城市的整体应用海绵城市的理念,从而达到海绵城市在城市给排水中的应用理念。【3】
        2.3充分利用建筑屋面达到城市给排水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作为每一个城市中的人们都清楚,城市高楼林立,有效的空间时非常小的。而建筑屋面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完全也可以考虑海绵城市的理念应用。为此一些专家学者提出了这一设想,在雨洪来临时,建筑屋顶产生的径流是导致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将城市的建筑屋顶改造为绿色屋顶可有效缓解城市雨水径流压力。不仅可以通过海绵城市停车场来收集、储存雨水,并利用雨水进行浇灌,可以节省各种能耗;同时利用绿色屋顶使其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提升城市的整体绿化率。例如:建筑屋面表面种植绿色植被,用以吸收雨洪期间多余的雨水径流,通过植物根系净化居住区,将植草砖到雨水桶进行存储回用;这也是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合理化应用。【3】
        结语:总之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的应用,是有很多方面的,受文章篇幅的所限,本文在此就不一一进行阐述,仅希望此,能够为广大设计者提供有效帮助,以此促进海绵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广胜 城市给排水建设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17年 第03月
2、颜伟康;海绵城市技术在城市道路的应用[D];安徽建筑大学;2017年
3、管思雯;海绵城市景观设计在居住区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7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