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吴勇 王亮亮
[导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基础建设越来越完善,人们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吴勇 王亮亮
        元成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基础建设越来越完善,人们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风景园林与人居环境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风景园林绿化对于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优化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成为当下相关从业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植物选择及配置
        引言
        我国园林建设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最近几年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需求而加速发展。风景园林是城市建设必需的元素,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必然需要选择各类植物,植物的选择与配置至关重要。只有合理选配植物,并做好各类植物之间的协调搭配,才能打造出理想的风景园林。
        1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需要遵循的原则
        1.1经济性的原则
        在开展园林植物选择及配置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经济性原则,这就要求园林植物选择及配置人员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在经济节约的基础上,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利用。因此,植物选择及配置人员在进行配置方案设计时,应进行多方案的设计,并在综合其他各项要素的基础上,根据经济性的配置原则作出进一步的调整。此外,在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要对该地区城市资源以及群众的需求作出一定的调查,并在植物选择时按照此标准进行植物资源的配置,避免由于需求与配置的树种不符合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1.2审美性原则
        风景园林中植物选配的一大目标就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通过绿色植物或其他花草植物等的装饰来提高整个风景园林的美感,让人们获得视觉享受,体现植物在风景园林中的价值。然而,为了达到审美目标,不仅要注重植物物种的多样性,还要保证不同植物物种之间和谐搭配,以打造出美感的园林风景,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要在不同季节选配不同植物,确保一年四季能呈现出不同的园林景色,从而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
        2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
        2.1注意植物搭配的多样性
        在配置时需要特别关注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尽量选用那些适合栽种在城市的树种,做到乔、灌、草相互搭配,在个别区域还可搭配一定数量的时令花卉,达到画龙点睛的目的,增添城市的美化元素,为人民群众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又建立了有秩序的生态环境。从生态效益的角度来看,各类园林植物应当通过比例设置来提高其科学性与丰富性,以期实现最大的生态效益。以花坛为例,在配置植物时应当充分考虑不同的花色、花期等来选择合适的品种,最大限度地突出花坛的层次。
        2.2种植主题的确定及整体框架的分析
        通过对项目的场地现状、未来规划及周边地区现状等情况的调查与分析,确定种植主题。并结合项目场地实际情况,和周边绿地的空间关系,以及公园的功能定位来制定整体框架。在设计植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植物自身的特点合理地进行设计和配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园林植物的观赏特征。休憩空间:开敞的树林群落结合地形设计并突出四季变化。乔灌草组合:在步道两侧采用过渡型的植物群落,香花植物及色叶植物的搭配组合。密林:以速生乔木为主,慢生乔木为辅,开花植物交错种植。疏林草坪:开花地坪植被地带,季节性变化颜色,以疏林草坪结合片植的乡土绿化为主,做到疏密有致。盛花乔木孤植:孤植开花大乔木,突出植物形态美。水生植物:岸边种植水生植物起到含蓄水源及净化水质的作用,美化水体。


        2.3结合季节性变化对园林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
        园林植物在进行配置的过程中,针对不停的季节应该做好不同观赏植物的配置,确保每个季节的园林都具备观赏性。在进行植物搭配的过程中,植物的观赏性主要体现在植物的枝叶、花、果实以及颜色等多个方面,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不同季节的植物可以采用单独颜色的植物也可以是多种颜色进行搭配,通过对比的方式对主要景观进行突出的设计方式,进而使园林的观赏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效果。而在此基础上,不同季节的园林景观由于不同季节其生长特点的不同,可以通过园林植物的搭配对该季节的特性进行凸显。而由于不同植物的观赏部分的维持时间会存在差异性,尤其是植物的花期,部分植物的花期可以维持一两个月,部分只能维持几天,这就需要配置人员要在前期对该地区的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以及生长特性进行全面的调查与了解,通过对园林植物生长特性的合理搭配来优化园林植物的配置,使园林建造能够在不同季节上体现出观赏的特性。
        2.4彰显地域风格与艺术趣味
        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地貌特征,当地的地表植被类型也各不相同。实际的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也要利用本地的自然条件、先天优势,在植物选配方面突显出本地的地貌风格、风光特色,可以利用色彩搭配来形成独特的风格,也可以通过别出心裁的形状塑造来彰显其艺术风格,并在此基础上融入趣味性的设计元素,为风景园林增添特色。例如山地或丘陵地形条件下,可以充分利用地势起伏不平的特点,营造绿化植物假山,形成彰显立体风格的植物景观,并附上地方特色花卉,让园林风景更具特色、更有风格。同时,也可将慢生树种和速生树种搭配种植,乔木、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相间分布,特色花卉点缀其中。实际的花木搭配必须疏密相间,可以将乔灌木交错种植,形成高矮相间、层次分明、趣味丛生的风景园林,这样不仅能聚焦观赏者的目光,还能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激发人们的好奇心,陶冶艺术性情操。例如岭南地区多为丘陵地形,且处于热带,对此可以将热带风情作为风格特色融入园林景观中,选配颜色明艳的花灌木以及耐热性花卉,以彰显地方园林风景的独特地域风格。
        2.5地被植物选择原则
        根据上述地被植物生态习性和观赏价值分析,不同的地被植物观赏价值不同,在园林工程选择和应用和存在较大差异,要求施工单位遵循一定的原则合理选择地被植物。1.根据景观营造需求原则,在地被植物选择中,大部分地被植物都能够覆盖地面,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也存在部分地被植物管理难度大、生长稀疏、难以形成景观等,如选择不当将造成地被植物成活率低、养护管理成本上升等问题。因此,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应合理把握景观营造需求,优先选择低矮丛生、密集繁茂、覆盖能力强、生长旺盛、耐修剪、易养护、适应能力强和抗逆性强的地被植物。2.因地制宜,满足生态原则,地被植物与其它园林绿化植物一样,对生长环境存在不同的要求,否则将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针对该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在选择与配置地被植物时,充分考虑地被植物生态习性、适应能力和立地条件等,科学配置地被植物,力求地被植物与其它绿化植物巧妙融合,形成科学、稳定、健康的生态系统。例如,在郁闭度较高的林下空间中,可选择耐荫地被植物,如二月兰、八角金盘、杜鹃和冷水花等地被植物。在空旷的环境中可选择白花三叶草、红花三叶草、紫苜蓿等阳生地被植物。
        结语
        风景园林施工中要做好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只有合理地选配植物才能打造出更加优美的风景园林。实际植物的选配要注重经济性、生态性、审美性与趣味性,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季节特征等来合理地选配植物,优化植物配置,合理地规划利用园林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风景园林的观赏功效,打造出兼具生态性和经济性的优美风景园林。
        参考文献
        [1]臧德奎.园林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4.
        [2]苏雪痕.植物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
        [3]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吴涤新,何乃深.园林植物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