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山东弘展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400
摘要:水利水电是利国利民的工程项目,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民众日常生产生活。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飞速发展,势必要对工程质量与技术的应用提高重视,采用合理有效的防渗技术,有效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保障能力,推动其使用效能的充分发挥。本文对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旨在为更多的业内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施工技术要点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为了顺利时代日益变化的发展环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被纳进重要日程,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保障。一般条件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面临着众多挑战,其中包含施工技术和环境因素等。所以,势必要在施工操作中防止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重视施工要点,为工程施工质量提供保障,为水利水电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保障。
1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的简述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进行其的防渗漏施工本身就是极为繁琐、复杂的,相比于其他方面的施工,其施工的难度也是非同一般,而且进行防渗施工所采用的相关技术在种类和方法上都是比较多的,这些问题导致了进行具体的防渗施工的工程要求也相对的高。因此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进行防渗漏是整个工程的重点环节和重点内容。在进行工程施工时,要对于所利用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用到的材料进行合理筛选和严苛把控,使得各项技术的实施步骤都要满足相关标准的规定,此外,对于施工中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要做到严格检查,不能应付了事,切实使得工程质量得到保障。
2水利水电工程渗水险情的特征
2.1突发性特征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兼具系统性和复杂性,由于受环境及施工等因素的影响,使工程极易产生潜在的危险,最终导致工程出现渗水问题。一旦在工程的实际使用中出现险情,势必导致水利水电工程负荷增加,甚至超出设计承载的临界范围,导致重大安全灾难的发生。同时,由于受外力作用的影响,还将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缩短工程使用寿命的同时,还将大幅增加工程消耗,使水利水电工程利用率大幅下降。
2.2破坏性特征
众所周知,水利水电工程在经济及民生领域作用明显,其工程作业量也极其庞大。如果在工程中出现渗水问题,必然会引发大规模的问题,其破坏性也难以预测。并且,水利水电工作渗水问题发生后,其修复工作难度较大,且由于渗水险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日常的检查中难以被发现,久而久之,便会出现更大规模的破坏问题,使工程的整体结构受到破坏,最终可能导致经济、生态及资源的严重损害。
3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出现渗水的重要因素
3.1施工缝的渗漏原因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项目施工规模较大,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环节步骤,并且施工作业时间较长,经常会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划分为几个区间来进行作业。这种施工方式的应用,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效率,但是很容易导致各个施工区间出现间隙的情况,从而导致了渗漏现象的出现。此外,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存在板块不牢固的情况,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渗漏现象的出现。
3.2防水设计缺少合理性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作为重要工作,只有设计合理才能保证后续施工,前期设计和工程质量关联密切,而且,设计还能充分呈现防渗效果。若是设计结构存在的问题将会直接影响整体的稳定性,致使出现渗漏问题。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部分设计者并未严格遵照具体情况明确设计,并没有对具体地形地势特点进行高度重视,并未对天气因素与认为使用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不能为设计工作做出足够准备,无法为设计的合理性提供保障,还无法防止设计缺陷而出现渗漏问题。
3.3防水材料不符合标准
水利工程的防水材料对比以往而言已出现很大的改观,有效提高质量,然而,其防水性能依旧存在不足。
一些施工单位在选择材料方面缺少严格的质量标准,其使用的材料防水效果不理想,在高温状态下很容易融化、在低温状态下容易断裂、使用年限不长等问题。施工中,因为天气并不可控,时而炎热、时而多雨,所以,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势必要严格控制,不然将会为工程质量造成严重。
4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4.1加强变形缝的科学设计
在对变形缝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对结构设计的根本原则进行明确,变形缝施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多个环节,并且每个环节之间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变形缝结构是集“堵、涂、注”为一体的工程,在实际展开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尤为注意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变形缝的中心地带应该黏贴隔离层,这样一来可以起到避免防水面与基体出现隔离的情况,也起到了防止变形力度过大的作用,使得工程变型的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其次,在进行水泥砂浆保护层施工操作环节的时候,应该在变形缝中加入木板条,这样一来可以有效起到避免砂浆保护层出现不规整裂缝现象的作用。
4.2施工设计的工作要点
设计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尤其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更需要依赖于完善的设计,按部就班地实施各项工作,以保证技术施工阶段的有效性。因此,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必须在基于科学的设计中实施。一方面,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标准及特殊性,在防渗施工之前,要基于外部环境及施工技术等方面因素,科学制定施工方案设计,并通过严格的审核与验证,以保证各个施工环节均能够实现有效的衔接,保证施工技术应用的质量。另一方面,防渗技术施工设计中,还应当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需求,在整体数据、材料及技术等方面加强研究与判断,选取恰当的防渗刚度,避免工程施工中由于设计与实际之间的差异性,导致施工技术出现断层问题,最大程度的提升施工技术标准和降低成本。
4.3加强所需材料的严格控制
对于防渗漏施工技术的使用,最基本的受材料的影响较大,所以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材料选择关,保证材料都能达标。在相关工程做好防渗施工方案以后,要根据具体的防渗漏施工工艺选取合适的材料,要进行材料的质量检测,保证符合防渗施工的标准需求。不仅要求质量检测合格,还要使得其存储工作也要合格,避免出现储存变质情况,确保施工时材料也要符合要求。土料是重点应用材料,对其进行选择关系到施工质量的保证,对防渗效果影响较大。
4.4提高施工监理工作力度
若想提升防水施工的有效性,需监督管理提供支持,施工单位应制定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对监理工作提高重视,组织专业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的巡视,加强对防水施工的监督,若是发现问题与违规操作状况,应立即记录并进行反馈,有助于施工单位采用切之可行的措施进行改善。高效的监管工作可加强各个施工环节的优化,有效提升防水施工的规范性,提高施工人员的约束力,防止发生施工工作的消极怠工状况,为施工质量符合标准提供保障。
结束语:
总的来讲,随着水利水电工程需求的不断增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不断的提上日程。所以,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不仅要保障基础工程的建设质量,而且要不断的创新防渗技术,加强以往落后的施工工艺,利用技术与创新和实践,让防渗技术施工符合如今的施工要求,让水利水电工程可持续保持安全运行状态,为我国经济和民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光宇.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8):133-134.
[2]安金龙.水利建筑工程应用防渗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10):133.
[3]朱恩涛.水利水电工程防渗灌浆技术要点分析[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01):49-52.
[4]刘伟.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渗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6):211-212.
[5]周志荣.浅谈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3):86-87.
[6]杜建伟.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要点[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3):39-40.
[7]王闯.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25):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