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战国
身份证 210503198310203615
摘要:建筑工程类型具有多样性,包括住宅、办公楼、同时园林景观等不同种类的建筑同样属于建筑工程,工程竣工后通常需要使用工程检测技术,其主要目的在于评估工程质量,物理性能是否符合标准,并且全面分析相关数据,判断建筑结构是否出现变化。建筑的质量和人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因此完工后的建筑工程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检测主要技术发展特点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发展;特点探索
引言
由于人们在生活上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的建筑工程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对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也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开展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时,一定要非常严谨。与此同时,也要针对检测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时出现的问题做出应对的手段,检测方法也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升级改进,坚持与时俱进,坚持采用全面地、准确的、多样化的检测方法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一、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现如今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很多地方仍不完善,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下述几方面:第一,一些检测领域及实施规范并没有法律保障,系统研究少之又少,主要表现于检测结果和判定中不具备理论支持,同时检测参数结果也无法确定,致使工程检测处理不具规范性。第二,在设备、人员和技术管理方面,不具备统一的标准,多数设备往往无法达到合格标准。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不能把握好产品的负面破坏,例如取芯钻机并没有明确合理地规定,检测中将其用于检测可能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现如今科技发展寻思,当下建筑工程开始广泛使用非破损检测技术,主要是因为电、磁、射线等学科及技术水平发展迅速。
二、建筑工程检测的现状分析
2.1质量检测的内容不明
检测内容不明是当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一个最显著的问题,不仅会大大削弱该项工作的实际效果,也会给工程后续建设带来不利影响缺乏可靠的技术指导。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效果是否良好,更多地取决于能否将检测手段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实践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针对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其施工流程比较复杂,对质量的要求极为严苛,并且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主体结构出现质量问题。
2.2缺少健全的监管制度。
为确保主体结构的质量真正满足相关标准,做好检测环节的监管工作必不可少。影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影响因素来源于多个方面,如材料问题、施工技术问题、工艺问题、环境问题等等,根据检测对象选择最为合理的检测方式开展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检测流程的高效性、保证检测解结果的精准性。人为操作因素建筑材料检测时,几乎每个的检测环节都需要由专业人员来完成,相关人员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只有使得所有的检测人员具有极高的专业素质,在检测过程中遵守相应的操作要点,才能够保障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检测结果的正确性。事实上,在实际的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很多企业对于检测工作不够重视,在检测时并未配备专业的检测人员,甚至一些检测人员在检测时存在各种的不当操作行为,都造成了检测结果的误差。
2.3施工工序不合理
混凝土材料能否在建筑工程中完美也展现其作用,前期的科学合理的设计非常重要,应该有的工序必须科学进行。而现在的大部分工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往往会不按正规的流程走,省略某些环节,以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这一现象在混凝土施工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只是简单的将各种原料进行混合、搅拌,没有按应有的流程走,从而导致在后期的施工过程中状况百出。
三、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分析
3.1加强检测设备管理
在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检测仪器与设备同样会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几乎所有的材料检测都离不开检测仪器与设备。因此,为提高检测水平,同样需要加强检测设备的管理。现阶段,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必须要结合检测要求,进行检测设备的科学选择,保障所选用的检测设备能够满足检测的精度要求。检测时需加强对先进检测设备的选择,首先,专业检测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市场上同类型检测设备的性能以及参数,并能够熟练操作各种的设备,从多种设备中选择最为恰当的检测设备;在设备引进的同时,还需要对设备生产厂家的资质加以考核,如果其功能有限,需进行相应的检定与校准,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3.2重视误差
在检测建筑钢材的质量时,会有很多因素容易使得检测结果产生误差,环境的温度以及湿度是其中的一项,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人为因素以及检测方法不当,都会使得检测结果产生误差。人为因素是因为在进行钢材检测的过程中,没有完全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进行检测实验,致使检测的结果出现误差。举例说明:在钢材检测过程中有一项钢筋检测拉伸的环节,有些检测人员在钢筋缩颈后,就马上停止检测,此种检测方法是错误的,这样的进行钢材检测,其钢材伸长率的检测结果也会出现偏差,而出现此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为原因。而正确的加测方法应该是直接将钢筋拉断,这样才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科学以及准确性。虽然检测数据的误差只有一点,但是对于建筑工程的使用来讲,可能就是这一点的误差就会为建筑工程埋下隐患。所以建筑工程钢材检测的工作人员应该对检测的误差起到应有的重视,在检测过程中要完全按照相应规程进行检测,这样才能将产生误差的概率降低至最小。
3.3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运输过程中,混凝土不会发生凝固现象。众所周知,混凝土的主要原料之一水泥,在遇到水之后,在一定时间后会出现凝固现象。所以在用搅拌机运送混凝土过程中,一定要计算好到达时间和凝固时间,确保在浇灌前混凝土的性状不发生改变。此外,要提前清点好浇灌时所需要的模板的数量是否合适、检查其质量是否过关、清洁度是否影响混凝土的有机融合,施工场地的通道能否保证搅拌机顺利到达施工现场,浇筑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是否能得以顺利排出,施工人员是否已做好开始工作的准备。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后期的浇灌能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质量。
3.4恰当确定检测项目
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有效性,在检测工作开始之前,专业的检测人员需要结合建筑材料的类型,选择恰当的检测项目,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建筑材料具有多样性,无论是开展何种的检测项目,都需要由专门的技术监管人员来做好监督与管理工作,使得其检测能够符合行业标准。
结束语:
为保障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对其质量进行科学严谨的检测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明确质量检测内容、规划检测流程、选择合理的检测手段开展实践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建筑项目的顺利推进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晓怡.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趋势[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164+167.
[2]王勇.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0):203.
[3]李学山.建筑工程技术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J].门窗,2019(13):62.
[4]贺泽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53+162.
[5]李官.建筑施工技术发展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5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