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芙蓉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芦溪镇畜牧兽医站621101
摘要:本文就规模化猪场种猪防疫程序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以期为我国规模化猪场管理提供有力借鉴。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种猪;防疫
种猪是养殖厂内用于繁殖的雄性及雌性亲猪。种猪不仅适用性良好,同时抗病能力较强。近年来,随着猪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病原交叉感染,极容易引发大面积疫病,使规模化猪场种猪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而,对种猪加强防疫工作意义重大。
1 严格后备种猪引进
1.1引进前准备
首先,应保证引进种源地无病患。在种猪引进过程中,兽医检疫部门需对其加强检疫,通过30天的隔离观察,确保健康后全身喷雾消毒,接着即可考虑运回。
1.2引进后隔离观察
1.2.1加强护理
经过长途运输将种猪带回本场后,常常会出现各种应激,严重时甚至可诱发疫病。因此,需对运回种猪加强管理,隔离饲养30天。将适量抗生素类药物加入日粮当中,将适量电解多维加入到饮水党总以减少不良应激所引发疫病发生概率。常规抗生素类药物一般采用土霉素或者磺胺嘧啶。
1.2.2加强检疫
待引进种猪稳定后,立即对其采血化验,重点监测本场常发疫病。对气喘病、猪瘟、伪狂犬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疫病例行检查。
1.2.3疫苗防疫
在隔离期,还需为种猪疫苗防疫,从而对混群后发病后有效预控。
2 外来人员进出管理
要想长期对猪场种猪防疫保护,就需从源头上将一切外来病原彻底切断,为种猪营造安全、与病原隔绝的舒适环境,避免猪场种猪受到疫病侵袭。要想切断种猪饲养场病原的传播途径,就需建立一个完善的消毒标准。当前,大多数养殖户无法准确把控消毒标准,未从根本上将病原彻底消灭。针对这一问题,必须严格检查外来人员、器械以及食物的卫生及消毒情况。在消毒环节,按照消毒标准执行,在猪场内设置紫外线消毒室,进出人员需佩戴防护服并经过紫外线消毒后才可进入。
3 做好消毒工作
在日常养殖过程中,除隔离工作外,还需严格落实消毒工作,较为常见的措施为机械性清扫以及化学性消毒。机械性清扫主要通过清扫方式搞好猪舍环境卫生,清除猪舍内大量病原体,为化学性消毒奠定基础。化学消毒就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将猪舍内病原体杀灭,其重点消毒区域为猪舍、用具以及周边环境。若养殖场内不存在疫情,每年开展2次预防性消毒,每周一次带猪消毒。坚持“全进全出”的养殖方式,待猪群出栏后消毒,首先将垫料及污物清除,接着无害化处理,采用高压水枪对猪舍各个角落冲洗,猪舍干燥后采用福尔马林熏蒸23h,结合通风换气,待猪舍内环境达标后引入种猪,以保障消毒工作的彻底性。由专人执行大门位置消毒工作,设置消毒池,消毒池内消毒药液采用2%的火碱,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保障其浓度适宜[1]。每天对饮水器、饲槽及其他用具轻刷一次并定期消毒。因粪便及污水内含有大量病原体,只有彻底消毒才能将其中传染源消灭,主要采取生物热消毒法,一种是建造发酵池,将其倒入发酵池内发酵,另一种是通过堆粪法消毒。
4 科学饲养管理
对种猪群科学饲养管理。在春季及秋季昼夜温差大,气候复杂,种猪患病概率较高,因而管理人员需强化其饲养管理。第一,对种母猪做好清洁工作,对其乳头及身体重点清洁,保证仔猪饮食环境清洁;第二,对种猪免疫接种,避免因疾病而导致母猪早产、流产,或因将病原遗传给仔猪而引发二次污染,影响仔猪的正常生长;第三,仔猪断奶后,养殖人员需及时为仔猪注射疫苗,避免断奶后突发疫情,还需对仔猪饮水及喂食加强重视,对复合添加剂适量投喂,保证春秋季节仔猪健康生长。
5 定期驱虫,加强防疫
严格按照相关种猪饲养管理要求对其加强疫情预防,将适量保健药物添加至其饲料内,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定时定量饲喂,不断提升种猪免疫力,避免换季时节种猪感染疫病[2]。强化种猪防虫驱虫工作,在饲料或饮水当中加入适量广谱低毒驱虫药物,连续用药3天。在驱虫过程中,需及时清理猪猪粪便,同时将杀虫剂喷洒于猪舍地面,将虫卵及时杀灭避免因猪只食用寄生虫而引发二次感染。
6 强化免疫接种
6.1 免疫程序
6.1.1 商品猪
种猪养殖过程中各种疫病频发,对其做好防疫工作意义重大,不仅能够降低疫病发生概率,同时能够保障养殖成效。在种猪20日龄时,为其接种猪瘟弱毒疫苗,剂量为1ml;在种猪50-60日龄时,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疫苗,接种剂量同上;在种猪100日龄时,接种乙型脑炎弱毒疫苗,接种剂量同上;150日龄后接种伪狂犬病灭活苗,接种剂量为5ml;180日龄时接种细小病毒灭活苗,接种剂量为2ml-5ml;200-220日龄时接种伪狂犬病灭活苗以及猪瘟弱毒苗;随着种猪不断生长还需为其接种流行性腹泻灭火苗、传染性胃肠灭活苗及大肠杆菌工程苗。
6.1.2 经产母猪
临产期45日,接种大肠杆菌四价苗,接种剂量为1头份;临产前30日,接种伪狂犬病灭活苗,接种剂量为3ml;临产前25日,接种萎缩性鼻炎灭活疫苗,接种剂量为2ml;产后14日接种猪伪狂犬病灭活苗,接种剂量为3ml;产后21日接种细小病毒灭活苗,接种剂量为1头份。
6.1.2 种公猪
3月及9月上旬,接种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接种剂量为2头份,接种链球菌活疫苗,接种加量为2头份;3月及9月中旬,接种猪伪狂犬病灭活苗,接种剂量为3ml;4月上旬接种乙型脑炎弱毒疫苗,接种剂量为2ml。
5.2 接种要领
5.2.1 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结合当地流行病发生特点及猪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严禁片面套用线程免疫程序,避免免疫失败。在具体免疫过程中,需对猪龄综合考虑,为其接种适宜的疫苗,以防因错误用药而导致免疫成效受到影响。
5.2.2 选择适宜的免疫操作方法
在种猪免疫接种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起到良好带头作用,在现场亲自指挥,为各个接种人员有效指导,保证其采取正确的免疫操作方法[3]。例如,乙脑病毒对碘较为敏感,因而接种时严禁采用碘酊对注射部位消毒,需将疫苗注射至胸腔才能起到防疫效果。
5.2.3 加强饲养管理
日常饲养及管理直接决定着免疫接种成功与否,若饲养管理不当猪群健康无法得到保障,及时接种也可能引发感染。因而,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接种,以提高种猪免疫效果。
5.2.4 控制接种疫苗剂量
许多猪场在种猪免疫接种过程中未严格遵循生产厂家接种说明,而是结合过往经验主观臆断,导致疫苗接种剂量不足而无法获得免疫效果,或因接种过量而导致种猪出现应激反应。另外,接种手法不当也容易影响接种效果。因而,必须严格按照接种说明操作。
5.2.5 在猪群健康状态接种
保证为健康种猪免疫接种,若种猪患病或身体瘦弱,在为其接种后药物吸收可能会会受到影响,同时食欲不振以及高烧等症状也会阻碍抗体的产生。部分猪场对种猪群健康状况有所忽视,无论种猪健康与否均为其接种,这样不仅无法保障猪群的健康,还可能引发其他疫病[4]。
5.2.6 严格注射用具消毒
在使用注射用器具及针头等之前,需对其彻底消毒,注射工作结束后及时更换枕头,以避免交叉感染。采用开水煮沸方式对用过的器具及空瓶等消毒,接着对其深埋处理,在避免环境污染的同时防止因牲畜接种而引发其他疫病。
参考文献
[1]冷和平, 罗瑞国, 钟万朝. 规模化猪场种猪免疫体系的构建和日常维护[J]. 养猪, 2017, (4): 92-94.
[2]顾冬花. 部分规模化猪场种猪猪瘟抗体监测及免疫效果分析[J]. 山东畜牧兽医, 2015, 36(10): 41-42.
[3]陈治国, 丁梦蝶, 王斌, 等. 种猪场非洲猪瘟防控“3+3”生物安全管理要点[J]. 畜禽业, 2020, 31(9): 26+28.
[4]蔡洪波. 种猪保健和高效繁育新技术集成与应用[J].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 (6):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