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敏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六小学 405400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课堂互动一向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所以这信息化的逐步发展,现代小学生越来越依赖于电子产品,倾向于网络社交,对于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不太了解。在这种情况下,现代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和学生课堂互动也会遇到困难,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以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们做朋友》为例,探究如何在课堂中更有效地开展互动式教学,提升学生们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互动教学;小学语文;一年级;交际能力
前言: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我们做朋友》这节内容本身就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形式的课堂互动,和同学们产生沟通。而为了提高学生们的交际能力,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主动互动,爱上互动,就需要提高其互动的兴趣和自主性,这是需要教师花费更多时间钻研的内容。
一、巧妙利用多媒体,提升学生课堂注意力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开展过程中,很多学生还没有完成从幼儿园小朋友到一年级小学生的角色转变,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中也会出现很多同学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很多学生的心理特点仍然处于懵懂阶段,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上做出适当调整,尽可能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去教学,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同学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我们做朋友》这节内容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班级内的多媒体播放一首《找朋友》,或者引入一段好朋友玩游戏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很多同学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对这些内容较为熟悉,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将这些内容投放出来,也更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
在课堂导入阶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合理的学习情境:“同学们,相信大家对这首歌曲已经非常熟悉了吧?没错,相信很多同学在幼儿园阶段都有唱过这首歌,但是大家只会唱歌,到底知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找到一个好朋友呢?别急,这节课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在我们班级内部找到一个和自己聊得来的好朋友。”让同学们沉浸在课堂学习的氛围中跟随老师的教学节奏向前走,有利于在课堂开始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之后的课堂互动作准备。
二、课堂互动注意语言简洁性,使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
使用一定策略吸引了大多数同学的课堂注意力之后,教师就可以开始正式的课堂讲授,可以优先在班级上选择一些平时表现就比较活跃的同学进行优先问答。
例如:可以在班级内部选择一位同学,由教师主动提问:“这位同学,老师看你平时性格就挺开朗的,上了一年级以后,有没有在班里交到好朋友呀?能不能为大家先来介绍一下呢?”在班级内部找一位能够引起话题的学生进行问答,当该同学回答了教师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对该同学进行表扬,同时也要鼓励其他同学主动分享自己的感受,介绍一下自己在小学认识到的好朋友。
在教师的鼓励下,一部分性格犹豫的同学也会在激励的作用下跃跃欲试,但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可以暂且挑选几名同学进行问答,然后进行接下去的讲课内容。在提问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问答环节的提问技巧,由于小学阶段的同学在理解力方面还有待提高,很多学生并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教师的意图,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过程中需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不能用过于复杂的词或句子。尽量多使用短句,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教师的意思。语言交流只有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够建立起更加有效的沟通。在和学生进行对话时,教师也要注意,尽可能让自己的语言变得更有引导性,鼓励学生多说,自己少说,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三、运用道具,引导学生主动表达
考虑到在实际讲课过程中有一些天性腼腆的同学可能不会被教师的引导激发出浓厚的表达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转变一下教学策略,明确单纯使用语言诱惑可能不能激起所有同学的表达欲望。
例如:在教学本节课时,为了引导全班同学都能学会主动表达,教师可以带领全班同学一起在纸上写下自己心目中最想要交朋友的对象。由教师为同学分发提前准备好的卡片,每位同学在卡片上写出自己最想要交朋友的同学名字,并且谈一谈自己对这名同学的第一印象,和想要交朋友的原因。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全班同学留下足够充分的时间,考虑到小学生的写字速度和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可以在学生书写的过程中为其做出适当引导和帮助。
当大多数同学都写完后,教师此时就可以将目光锁定在平时性格腼腆,不善于表达的同学身上。因为在卡片的提示和帮助下,即便是不擅言谈的学生,也可以对卡片上的内容简单朗读,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尽量温和地对这类同学进行提问:“这位同学,老师看你刚刚写的挺好的,你愿不愿意起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在卡片上写了什么内容呢?”如果该同学站起来以后,依然不知道如何回答教师可以对其进行更加详细的引导:“不要害怕,先跟老师和同学们说一说,你在纸上写下的名字是谁呢?”通过这样逐个问题的问答,既能鼓励学生在课堂讲学过程中主动表达,又能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以让小学生会学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使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互动式教学模式频繁应用到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学习语文知识与技能,有效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总结:
在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很多新颖的教学模式在教育工作者的坚持和努力下被探索和开发出来。其中,互动式教学模式是诸多教学模式中最受师生欢迎的教学手段之一,将其运用到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还能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培养语文学习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何秋梅. 探究一年级学生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有效互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0, 000(001):55.
[2]吴瑞萍. 邂逅不曾预设的精彩——一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打电话》教学反思[J]. 语文课内外, 2020, 000(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