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1期   作者:龚建明
[导读] 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思想,作为一名小学中年级道德与法制教育工作者,应当以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育思想为教学导向,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龚建明
        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中心小学 314022
        摘要: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出过“生活即教育”的教学思想,作为一名小学中年级道德与法制教育工作者,应当以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教育思想为教学导向,遵循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出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拉近学生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接下来笔者将围绕小学中段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展开探讨,希望能够为广大读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和阅读意义。
关键词:小学中段;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前言: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一门必不可少的重要学科,在小学阶段展开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能够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展开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接受相关的知识的同时和社会和生活进行近距离地接触与交流。所以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之下,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地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教学资源的优化和教学现状的改革,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以学生的兴趣作为主要的出发点,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展开道德与法治教学。帮助学生构建有趣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以此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师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当中,进行高效的学习,努力的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除此之外,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还能够不断的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过程当中获得一个全新的学习体验,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说说我们的学校》这章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利用手机或者是相机等等,去拍摄班级当中的学生在校园当中玩耍、学习的图片或者是视频。并且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这些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因为这些图片和视频都是关于学生的,所以学生会十分聚精会神的观察,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接下来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接下来,教师可以再为学生播放关于校园的图片或者是视频,并提问学生:1)小强同学当上了广播站的小记者,那么小强同学每天需要在哪里去播放自己的广播稿呢?2)每周一的升旗是在哪里举行的?3)如果有的小学生不小心割破了自己的手指,需要去哪里进行消毒处理呢?4)如果我们在校园的操场上捡到了一件校服,我们应当交给谁呢?利用这样问题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勾起学生的回忆,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亲切感和熟悉感,拉近了学生与这门课程的距离,最终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再如,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父母多爱我》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前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收集一张自己家庭的全家福,并且利用智能设备将全家福进行拍照,并且上传给老师。在展开这一章节内容的课堂教学时,教师首先可以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为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且讲述自己和父母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当学生对这一章节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知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学生的全家福,并且随机选一张全家福,鼓励该同学大胆地站在讲台上,说出自己和父母之间的有趣的故事,表达父母对自己的爱以及自己对父母的爱。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去感悟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学会如何去体谅父母、理解父母,给予学生一个全新的学习体验,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年纪比较小,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他们虽然对于世界的一切万物都充满了浓烈的好奇心,但是自身的经验却十分的不足。所以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工作者在展开教学时,就可以充分的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为学生组织丰富的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以此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具体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的目标为学生设计课外实践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近距离地去接触社会。使学生在生活当中去学习知识,在知识当中去体验生活,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法治意识。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四通八达的交通》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亲自的感受校园周围的交通情况。首先教师可以制作一份实践计划书,并且在实践计划书当中标明实践活动的时间、实践活动的内容、学生需要准备的物品等等,由班长张贴在班级当中。在约定的时间内在保证学生自身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去近距离地感受学校周围的交通。比如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据统计某一时间段、某一路口的人们所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让学生通过实践去了解在现代社会当中人们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利用这样的生活化实践活动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优化学生的思维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学习的过程当中感受到快乐,让学生真正的喜欢上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中年级道德与法制教育工作者应当及时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展开教学,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最终有效地提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健康且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依青. 在生活的土壤中孕育法治素养——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J]. 新课程(教研版), 2020, (01):14-15.
[2]卞开元. 源于生活 回归生活——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策略[J]. 小学教学研究, 2020, (8):1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