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凤英
绍兴市上虞区丰惠中学,浙江 绍兴 312361
【摘要】 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让学生乐于学的几点途径,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探究,到课堂的实效性的探索,充分挖掘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自身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乐于学,真正让学生掌握知识熟练操作技能。通过此篇文章,以期能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提出有益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学生乐于学
在日益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必然是现代科技的产物,更加融入到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每一个角落。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已经成为高中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与生活最贴切的学科。作为必修课程之一的信息技术课程也纳入了必修课的范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已面临着从内在理念到外在方法的全面转型。高中信息技术科具有知识面宽、应用性强、知识更新快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需要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在认真研究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如何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如何让学生乐于学,如何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提出以下三条途径,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方法的优化、加深课堂理论的理解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是一种区别于一般性服务活动的特殊行为,其目的一方面在于让学生学会知识,另一方面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学”是指学习,是学习知识的高级思维活动,是主动认知的过程。学习这种思维活动是别人所无法替代的,只有学生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维的状态下才有可能出成效。这也就决定了“学”必须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传统的课堂采用教师教授为主
的教学方法,方法单一,难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出的学生经常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采用多种课堂教学法,在围绕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为提高课堂效率,除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外,对课程的部分内容还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发现法”、“自学指导法”、“讨论研究法”等。下面有三种有效的方法值得探讨。
1.立足于“实际”引导,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案例教学,进行启发式教学打破了以往的结论教学模式,符合人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融入了过程式教学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及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与授课内容有关的问题,例如,学生学习、掌握了上网浏览的方法后,教师可提出一些倡议性的题目:寒假到了,有的同学准备到某地旅游,你能从网上帮助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吗?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的今天,你能提供最有价值或最有说服力的环保资料吗?如何将这些资料保存到自己的电脑中呢?布置下这个作业,明确告诉学生下次课将评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当学生在网络中找到所要的资料,就会思考如何将文章下载到本地,自然而然地就会翻书本、问老师。这样不仅自己动手学会了知识,还满足了学生的荣誉心。
2. 学会“刁难”学生,故意设置障碍,进行发现法教学对于一些易错或迷惑性较强的地方,可以故意设置障碍,先让学生进入误区,再跟他们一块儿分析,从误区拉回来。这种情况学生往往印象较深,以后也就不会再错。如EXCEL 中,对三个数字数据,都是用自动填充柄拖动来完成的操作,但可以成为等比数列,又可以成为等差数列。那么这个区别是什么呢?
3. “采用参与式、互动式讨论教学法”的运用能激起同学们对问题的争论,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一种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自然教学效果也最佳。
对一些比较简单或雷同的有关内容可采用“自学指导法”来处理,在“自学指导法”中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千万不可放任不管。如可布置自学纲要,指出重点难点等。最后一定要检查自学效果,否则学生会投机取巧,或是认为自学的内容不重要而放弃这一部分的学习。但“讨论研究法”的运用选题必须要恰当,选题不能太简单,否则就没必要讨论;选题也不能太难,否则就可能讨论不起来,失去了讨论的意义。因此在选题上要选择那些有异议命令或结论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在此问题上的争论,达到对此问题理解的升华和实现追根问底的目的。
二. 注意课堂语言要上好一堂课,课堂语言很关键。课堂语言分两种: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
1. 有声语言讲课是一种表演,应该有浓重的感情色彩,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讲课不同于读课,不能照本宣科,始终一种腔调。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绪巧妙的调节教学语言的节奏,做到快慢有致,轻重得当。讲到重点、难点时应该放慢、加重,在必要时,可以停顿一下,以起到强化、提示、警告的作用。
2. 无声语言(体态语)
运用非语言交际,协助组织课堂教学。戏剧创作有一条经验:在开场的十分钟里一定要吸引观众,不然就很难引人入胜。因此,戏剧家总是十分重视开头的悬念设计和人物出场的表演。教学虽不是演戏,但要求一上课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全班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这与演戏是一样的。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讲台上站定后,先不急于开口,而是用严肃的目光扫视一下教室中的每位同学,一则检查学生出席情况,二则更重要的是集中全班的注意力。这段时间虽不长,但相当重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依靠非语言因素,获取反馈信息。教育传播过程重要一环是获取反馈信息,在课堂上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尽量少盯着课本或教案,而要注意学生的眼睛。有经验的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表情或姿势、小动作,猜测其接受程度。
3.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丰富多彩的图像和声音效果,像磁石般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住了,才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听课,才有可能使学生进入由老师导演的课堂这一舞台,扮演好角色。
三. 强化上机训练,使上机操作“生活化”。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上机训练是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网络使很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高中学生年龄层次在17岁左右,他们中的很多人喜欢网络,愿意接触网络。但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教材学科知识为中心、教学组织方式单一的情况,从而出现教学中学生厌学、老师难教的现象。我们反思信息技术教学现状,针对中学生特点正确引导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引入“教学生活化”理念,教学生活化,将科学知识在上机训练中融入学生的生活,使学习过程不再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
例如:在internet中的收发邮件,可以先提出问题:“平常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寄信?”、“大概需要几天?”、“有没有更快捷的方法?”当学生知道寄信的时间只需几秒钟时,十分好奇。而计算机中邮箱的收发功能中,教师可以在邮件中插入图片、动画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这一方法是使学生学习知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并形成能力。
从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本能地、主动地去学习,目的还是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信息技术课中的相关知识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乐于学习,我们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还要我们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