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1期   作者:李星
[导读] 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普及与应用,教育行业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转变教学计划。
        李星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第六小学  338000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普及与应用,教育行业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转变教学计划。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为了研究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策略,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本文汇总了目前对信息技术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创新知识呈现方式、创建特定情景、增强师生互动的策略,希望有些许借鉴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有效策略
        一、引言
        过去传统死板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因为信息技术的引入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课堂变得更加灵活生动,极具趣味性,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宽阔的学习空间。但是,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的同时,还存在被错误使用的现象。由于一些教师没有做到科学合理的使用,使信息技术价值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所以,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让其优势充分展现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致,并尽快融入到课堂中,继而提高学习成效。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课件轻教法
        在实际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进行授课的确可以节约许多宝贵的课堂时间,但是多媒体课件对教师也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教师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精心设计,还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学习需求来制定独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一些教师为了将课件的呈现效果发挥到极致,通常需要付出多倍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课件制作上。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一些教师太过于依赖课件开展教学内容,而忽略了板书等教学工具的作用,缺乏对教学手段和模式的探究,导致课堂教学缺少创意,使信息技术取代了教学模式的位置,失去了协助作用。
(二)师生缺乏互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过于重视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关注人机交互,忽视了与学生之间必要的情感沟通,导致课堂教学的主体变成了学生和机器,而不再是学生和教师。一些教师计算机水平比较高,但是存在万事依靠计算机的错误行为,在课堂上完全抛弃与学生交流的重要环节,让学生跟随多媒体技术进行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之下,教师引导作用被严重忽视,课堂氛围难以活跃起来,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整合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策略
        (一)搭建信息桥梁,增加师生互动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教师是他们融入数学世界的引导者,在对数学知识与规律的学习中,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与帮助才能产生深刻理解。在教学课堂中,如果缺乏教师的正确指导是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的,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学习需求,结合实际情况找到教师授课与信息技术展示的平衡点。所以,在有效整合信息技术时,教师依旧需要对师生互动重视起来,在师生互动时以信息技术作为辅佐,而不是被信息技术所取代。


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的知识内容时,为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好课堂导入环节,借助整合信息技术的方法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进行授课时,教师可以使用电子设备展示愤怒的小鸟的游戏,并在学生的指导下对小鸟飞出的角度进行调节。学生通常会用高和低来形容调整的力度,几轮游戏之后,我会借助小鸟飞出的位置引出“角度”概念,并安排学生多次使用不同的角度对小鸟进行控制,引导学生使用角度进行表述。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结合信息技术的呈现内容将数学概念普及给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并轻松理解数学知识。
(二)创新呈现方式,强化学生印象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经验不足,在他们的脑海中以感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面对生活中的事物时,小学生极易被主观感受所支配。因而,背诵单调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培养与进步。通过借助信息技术方法,可以更改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将不符合小学生认知范畴和思维接受习惯的知识,转变为可以刺激学生探究欲望的形式,进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因此,在对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整合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动态演示的作用,利用展示的图像变化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散性发展。
例如,在讲解“多边形的面积”的知识时,为了使学生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找到与四边形和三角形在计算面积时的存在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教师可以使用拼凑与分割的教学思路,教师需要借助电子白板展示几何画板,以此来演示多边形的面积推导步骤。教师可以安排小组针对看到的多边形进行小组内讨论,探讨多边形中边和角的特征,再由一名学生进行汇总。汇总完毕后,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设计演示平移、对称等验证过程,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检验。这样一来,在观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动画的观看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
        (三)创建问题情境,培养应用能力
        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知识面相对狭窄,面对一些数学知识常常难以做到深度理解与掌握。在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通常缺乏学习的动力,对待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导致课堂氛围十分沉闷,学生逐渐出现走思、犯困行为,导致所掌握的知识点较少。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生活化元素,打造具备生活气息的课堂情境,使数学知识更加直观具体,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知识的难度,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和内化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时,人民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仅凭借教师对理论知识的阐述,难以使学生产生深刻的认知。教师可以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展示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比如父母去超市购物、上班族购买早餐、父母买衣服鞋帽时都需要使用人民币。通过为学生呈现这些生活化的视频与图片,增强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致,快速理解知识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明白人民币的用途并应用到生活购物中。
四、结语
        综合而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将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到教学内容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式,采用创新知识呈现方式、创建特定情景、增强师生之间互动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并对数学知识产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马成刚.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学科整合有效策略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46):33-34.
        [2]李冬莲.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策略[J].教师博览,2020(30):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