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实施路径探赜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1期   作者:朱依
[导读] 游戏化教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对于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朱依
        绍兴市越城区柯灵幼儿教育集团(浙江省)   312000
        摘要:游戏化教学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对于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游戏思维理念渗透至科学领域活动之中,推动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为幼儿科学素养的建立提供助力。现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实施所遇到的阻碍,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以推动科学教育活动的顺利有序实施。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领域;游戏化教学
        引言:科学领域活动作为培养幼儿求知欲,建立科学意识的有效途径,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优化科学领域活动的构建形式,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教研问题。课程游戏化教学方法是发挥游戏对于幼儿的吸引力,开展教育基本活动,兼顾教育性及趣味性。在幼儿园科学领域实施游戏化教学,有助于弱化科学教育的刻板性,促使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感知科学的魅力,打开探索的大门,建立科学素养。
        1幼儿园科学领域组织现状
        1.1教学内容构建不合理,认知难度较大
        目前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在内容设置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育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科学领域活动组织欠缺系统性。科学领域活动以培养幼儿的初期科学素养为最终目的,而科学素养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依托完善的教育引导规划。但是在实际教学之中,科学领域活动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并未根据幼儿的成长规律建立相契合的培养体系,活动主题设置略显杂乱无章。第二,科学领域活动内容设置脱离生活实际。幼儿在思维能力及认知水平等方面尚处于成长阶段,在逻辑思维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通常依靠感性直觉思维认知事物,对于科学领域活动接受度本就偏弱。同时,内容的选择若离生活实际,涉及到的各种专业名词超出了理解范围。因此,弱化了幼儿的体验乐趣,降低了对于科学领域活动的兴趣度,自然难以积极的配合投入到活动之中。
        1.2教学方式运用不恰当,教学限制过强
        幼儿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学习能力较为欠缺,科学合理的教育引导方式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科学领域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尽合理,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相较而言,科学领域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幼儿在专注力及探究力方面的局限性,活动的顺利实施受到相应的阻碍。因此,在结果性教育观念加持之下,为了保证活动流程的有始有终,教师通常对科学领域活动给予更多的干涉。从活动主题的选择、规则的制定到结果的评判,乃至幼儿的具体实施细节都受到教师的控制及约束。在此情况之下,科学领域活动成为教师意志的体现,幼儿难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造成反作用教育效果。不仅导致幼儿在活动中毫无游戏体验的愉悦感,而且限制了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长此以往,将会严重打击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不利于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


        2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
        2.1结合生活实际,实现教学落地
        科学的本质是运用科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幼儿科学领域活动的组织构架需要立足科学教育本质,依托日常生活实际,遵循幼儿成长需求,有计划循序渐进的组织实施。一方面教师要制定教育引导计划,针对幼儿的成长规律逐步深化活动主题。另一方面要将科学领域活动与日常生活实例相结合,推动教育的有效落地,促使幼儿能够快速的理解科学精髓,提升幼儿探究成就感。例如,针对具有一定逻辑思维能力的大班幼儿,可以选择探索性相对较强的科学活动主题,如“强而有力的空气宝宝”,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及能力。首先,提出猜想问题“将装满水的杯子用纸封住杯口并倒置过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鼓励幼儿充分展开想象,畅所欲言。然后,教师带领幼儿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并组织“水杯接龙”游戏,将实验成品作为游戏道具让幼儿按顺序进行传递,发生侧漏则视为失败需要接受相应惩罚。通过紧张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加深幼儿对于科学活动的感知。
        2.2巧用教学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针对幼儿认知事物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情境,将抽象化的科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形态。既能够为幼儿创造趣味性的科学探究环境,加强幼儿与教师以及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加深对于科学知识的感知力。例如,在实施“植物是怎样的喝水的”科学主题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构建植物园的教学情境,带领幼儿探索植物成长的奥秘。首先,让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根茎类植物,并充分发挥想象,借助现有的材料装扮自己,进行角色扮演,促使幼儿快速进入状态。其次,教师组织幼儿将与自己角色相同的根茎植物放置到带有颜色的水里,让学生观察有何变化,进而获得植物通过根茎吸收水分的科学知识。最后,教师将科学实验结果编织成歌曲或舞蹈,播放律动感的音乐,带领幼儿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于科学实验的记忆与理解。通过巧设情境将科学领域活动游戏化,提升活动的趣味性。
        2.3引导幼儿行为,创造自主探索空间
        幼儿作为科学领域活动的主体,其在活动中的态度及状态将会对活动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幼儿的自我约束力较为薄弱,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科学活动的中断。因此,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合理的平衡自由与约束,既要为幼儿创造自主探索的空间与机会,又要给予适当的限制与引导,以保证幼儿能够持久性的将注意力集中与科学活动之中,获取科学知识。例如,在组织“多彩的秋天”科学主题活动时,首先,教师要向幼儿明确活动的规则及要求,并针对违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然后,在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引导幼儿自由探索的同时,对于各个活动环节制定严格的时间限制,如设置五分钟的树叶采集时间,当时间截止不论幼儿是否完成都要禁止幼儿再进行树叶的收集活动。通过一定的规则约束给幼儿带来一定的紧迫感,促使幼儿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之中。
        结束语:
        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肩负着传递科学精神,培养幼儿创造力及探究力的重要任务。但是在活动的实际组织过程中,受到来自幼儿兴趣度以及活动构建方式等各方因素的限制,影响科学领域活动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立足幼儿的成长规律以及科学活动的学科特性,采取游戏化教学理念,提升活动的生活化、趣味化,促使幼儿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邵日芳.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课程与资源建设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1):25-26.
        [2]黄爱珍.幼儿园科学领域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组织措施[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7):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