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环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梅雨初级中学校, 615713
摘要:学生在初中阶段刚接触到物理知识,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十分容易感到费力。因此,教师应该注意更新和改革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知识自学,并通过正确的指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于此,本篇文章将从两个方面分析"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途径。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讨论。
关键词:自学和指导;教学模式;初中物理课堂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在素质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的能力养成。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采用"自学+指导"教学模式,逐渐完善物理课堂,让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获得物理知识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自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一)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由于初中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接触物理的时间较短,自己并没有形成物理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需要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应该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调整,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自己需要用严谨的语言来解释各种物理现象,让学生能够逐渐形成自己的物理语言,这样潜移默化的方式有助学生的物理思维形成。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学后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完成自主探究学习,学生面对提问,会十分自然地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和问题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就会逐渐形成自学能力[1]。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浮力》这一章节的内容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开始上课之前就提出一个问题:“船从河中开到海中会上浮还是下沉?原因是什么?”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运用自学的方式来进行知识探究,最终会得出:河水与海水的密度不同,海水密度大于河水,船自身的重量不变,所需浮力是固定的,根据浮力定力,可以得出船的排水体积会减小,所以船会上浮的结论。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浮力的相关定理,同时通过探究,也能够找出做题思路,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引导学生预习
大部分的初中物理知识都是在介绍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学习难度,学生借助教材就能够很好的理解大多数的物理知识。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中不能兼顾到每个学生。因此,教师需要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有一个印象,能够在课堂上紧跟教师思路,及时解决问题[2]。
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光现象》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创作一个导学案,让学生自主探究,了解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同时,由于本章节所讲解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学生可以与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结合来进行预习,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通常会提高预习效率。
教师则可以在课堂中与学生探讨导学案中的学习任务,在提升课堂学习氛围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指导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应用
(一)尝试类比教学法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启发,确保学生能够在指导下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而不仅是依赖理论课堂中的教师讲解[3]。因此,教师可以尝试类比教学法,通过一些现象相近的事情来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推理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学习经验来归纳和总结新的知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九年级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这一章节内容时,由于这一章节所涉及的内容相对抽象,学生平时也无法接触到,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困难。因此,教师就可以找一些与电力相关的事物来进行类比教学。例如水流和水坝之间的关系,教师就可以将水流比作电流,水压比作电压来进行讲解。由于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水的机会较多,学习起来就会相对轻松,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很快的举一反三,找出其中的规律。
(二)结合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由于初中物理与生活实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很多的物理现象是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缩影的。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演示类教学,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看或是实验操作来进行物理学习。这种演示的方法通常会吸引到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保持学习热情。但是,由于一些物理现象演变较慢,教师就需要结合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视频播放演示,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4]。
例如学生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由于融化、升华、汽化、液化、凝华等的物态变化相对缓慢,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不太明显,仅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和教材中的图片展示很难让学生对这种动态的物理变化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甚至会将这些变化记混。所以教师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了解这些物态变化,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物态变化的相关视频,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视频来理解物态变化的过程。视频演示不仅能让学生对本章节内容有一个全面深刻的印象,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来调整视频速度,将物态变化的过程更好的展现出来。
三、结束语
初中的物理教师在课堂中,要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在结合新课程改革相关理念的基础上,开展和研究"自学+指导"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一些预习任务和课堂思考问题,来让学生养成一个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并且在课余时间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来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夫玲.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途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17):P.78-79.
[2]杨峰.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000(005):67-68.
[3]王晓元.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途径分析[J].新课程(教师版),2019,000(009):175.
[4]张新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分析[J].中外交流,2019,026(045):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