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文本阅读兴趣的激发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21期   作者:李淑卿
[导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首要因素是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李淑卿
        潍坊市育才学校 261041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首要因素是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现阶段语文教师的重点工作内容。本文立足小学语文课堂实践教学,对如何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出了有效见解和策略以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阅读;阅读兴趣;激发
前言: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进行中,学生的兴趣在语文课堂阅读学习中的作用显得犹为重要。教师要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阅读和学习兴趣,积极地去引导他们学习语文知识。但现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较普遍。对此,小学教师要响应新课改要求,采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结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是喜爱听故事,对新鲜事物好奇心较强,教师可以预先设计充满乐趣的问题,引起学生好奇心,点燃他们的兴趣点,从而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对文本内容产生兴趣。思考问题是阅读教学的起点,教师在语文阅读过程中,要抓住小学生的好奇的心理特点,设计针对性教学问题,从问题开始逐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阅读的兴趣。
        比如,在对《金色的草地》的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以题目中提到的“金色”是什么颜色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再鼓励学生转换思维意识,把阅读文本题目中的“金色”换成绿色会怎么样,好不好?启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问“为什么”,进一步挖掘文本知识,并以此产生对阅读的兴趣。这样设计教学问题,有效增加了教学内容本身的吸引力,学生在好奇心的作用下,极易激发他们阅读的积极性,产生阅读学习兴趣。
二、采用情境法教法,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平淡讲授文本素材,以及严肃的课堂环境,会使学生产生枯燥无聊的感觉,影响他们激发对阅读的兴趣,此时将无法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现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情境化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激发文本阅读兴趣。情境教学法具有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的特点,更利于教师借助文本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融入到特设情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阅读文本兴趣。教师通过引用这种教学方式,再结合语文文本知识内容,可以使学生情感体验和思维空间得到更多拓展,进而更进一步感悟文本内容。
        如,在学习古诗《咏鹅》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古诗文本中鹅的特点和浮游在水面的情境制成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直观影像,体会和理解文本字眼,启发学生思维和产生情感共鸣。另外,也可以将其应用在课堂上导入环节,先让学生融入此情境,对鹅产生探究兴趣,然后当学生兴趣高涨时顺势开展古诗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古诗和本文字眼产生阅读和学习兴趣,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积极互动激发兴趣
        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均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学生对教师产生的威严感很强,在教师的管束下被动的进行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另外,在课堂上同学之间的沟通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少,,都是凭靠记忆背诵文本,不利于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和热情。随着新课程改革方案的推行,教师的教学观念也需要改变,在授课时让学生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教师以辅助引导学生学习作为主要工作。在此教学策略的实施下,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想象空间,学生的思维不受局限,同学之间互相沟通交流机会、时间增多,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可以更加积极的研读文本,进而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如,教师在对《曹冲称象》这篇课文完成阅读教学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形式,针对课文的读后感进行互相讨论,以此增加课堂互动,突显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对文本故事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曹冲称象方法的一些看法,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展开互动讨论,以激发学生再次阅读文本的兴趣。
四、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如果在课堂上,文本素材仍为教师讲解作为主要方式,学生只会停留在对文字表层意思理解的领域内,不能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教学素材,达不到教学目标。在小学教学阅读课堂上,过多的课堂讲解,只会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受到限制,会对深层激发小学生阅读兴趣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课上,要结合文本内容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课堂实践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加深入的体悟和了理解文本内容,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对《景阳冈》一文进行学习时,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组织由学生扮演文中角色开展课堂实践活动。由学生分别扮演文中武松、店小二、老虎的角色,对文本内容展开表演。引用这种方式把文本内容传授给他们,让学生可以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文本情节,以此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阅读兴趣。
五、响应新课改,培养学生文本读写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也不能轻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视。小学生读写能力和阅读能力密不可分,也是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小学语文重要教学任务。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语文文本阅读教学时,仍以浅层解读文本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没有与写作教学进行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语文文本的阅读兴趣,同时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无法得到发挥。因此,需要语文教师相应新课改号召,采取读写结合的方式,从文本理解向写作教学进行转变,再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如,在阅读《一匹出色的马》这篇课文时,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模仿文中的写作方式写一篇读后感,这样以读促写,互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会激发学生深度阅读文本兴趣,还会在仿写过程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并结合小学阶段学生的个性特征,设计、引用生动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案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文本阅读和写作之中,进一步感受阅读和写作的乐趣,以此实现教学目的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阅读感受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学良.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兴趣的培养研究[J].魅力中国,2020,(1):110.
[2]刘宇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本文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16-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