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幼儿的“偷窃”行为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1期   作者:陈狮狮
[导读] 小乖,男,6岁,现就读某所幼儿园大班,二岁时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陈狮狮
        浙江省苍南县机关幼儿园
一、案例背景
        小乖,男,6岁,现就读某所幼儿园大班,二岁时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的爷爷奶奶觉得大人亏欠了孩子再加上隔代亲,平时孩子做错什么事或者与他人产生纠纷时,他的爷爷奶奶总说孩子还小,以后会知道的。这样造成孩子一种依仗心理,凡是有爷爷奶奶撑腰,在家就是一个“小霸王”。父母对他的教育不理不睬,就是这样的家庭环境与教育,造就了孩子自由散漫、任性等不良的习惯。
        添添,男,7岁,现就读某所幼儿园大班,父母都在机关单位上班,平时工作也很忙,但对孩子的教育很重视,每天放学他妈妈再累也要和添添说说幼儿园的事情,陪孩子看看书、讲讲故事。添添妈妈曾说过:“我们俩再辛苦也要自己带孩子,让老人家管的话,孩子会比较娇气、任性。”所以添添的脾气很好、特别听话。
二、情境描述
事件1:
         佩佩小朋友带了一大叠的贴贴纸,中午吃饭后和小朋友玩好后放在抽屉里。起床后,她慌慌张张得跑来告诉我,“陈老师,我的贴贴纸不见了。”几个和佩佩比较好的小朋友听了也帮忙到处找,可是整个教室翻遍了也没找到,于是我做起小朋友的思想工作,“如果喜欢佩佩贴贴纸的,可以向她借着玩,或让爸爸妈妈买给你玩,如果换成是你的贴贴纸不见了,你会着急吗?”说话间,我把目光投向小乖,因为从小班到现在,小乖多次拿别人的玩具或把幼儿园的物品拿回家,但是没有一个小朋友承认。下午放学,小乖看到奶奶来接她,连忙从柜子里拿出一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递给他奶奶。他奶奶拿过衣服一抖,一叠的贴贴纸从衣服上掉下来,许多小朋友看到了都叫起来,“原来是小乖拿了佩佩的贴贴纸啊!”我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把他叫到区域角和他严肃地谈了起来。我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它已经不只是单纯的拿别人东西的行为,如果不及时纠正,习惯成自然,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时她奶奶也跟过来,小乖用充满怨恨的眼光看他奶奶,好像在说,“看,都怪你!”而他奶奶对孙子满脸的歉意,随后马上和我说,“陈老师,都怪我,上次小乖有叫我买贴贴纸,我觉得没用就没买了,所以今天他才会拿别人的贴贴纸的,全是奶奶的错。”回头她又对小乖说,“这么旧的贴贴纸有什么好的,我们不要了,回头我们买新的。”事后我分析了这件事,觉得有必要和小乖的父母好好谈谈,希望他们能和我取得共识,共同制定一些措施,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培养他良好的品德。
        事件2:
        一天早上,我正忙着晨间接待,添添妈妈悄悄地对我说,“陈老师,有件事想单独和你说说,于是我把他母子带到办公室,添添妈从书包里掏出几本书说,“添添昨天听老师讲《肚子里的闹钟》的故事,觉得和妈妈平时讲得不一样,所以他把书拿回家想让我看看,没有别的意思,希望老师能原谅他,并用委婉的方式教育他。于是我转身对添添说:“添添,要记得想看书可以向老师借,千万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知道吗?”这孩子使劲点点头,眼神中充满了歉意。我不禁为这位妈妈的教子方式而叹服,这是一位多么有心得妈妈。
三、问题解决
        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关系到幼儿的一生发展。

事实上,孩子在幼儿园偷拿别人的玩具、图书等物品回家并不少见。当发现孩子偷拿了别人的物品时,案例中的两位家长都没有斥责孩子,如小乖的奶奶采取的是维护自己的孙子,将事情简单化,并且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自己的身上,让孩子根本没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性,从而形成变本加厉的错误行为。而添添妈妈对孩子晓之以理,即让孩子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性,又给孩子搭一个台阶,维护孩子的自尊,并使他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
        由此我想,像添添妈这样正确处理此等问题的家长又有几位呢?在这我想就孩子的偷拿行为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一般来说,幼儿拿别人的物品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几下几种:
         (一)由于孩子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他对自己没有玩过的或者没有拥有的东西充满好奇心,而且想马上得到。在这种私欲的引领下,他便会将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二)家长的言行引起孩子的仿效。如在家,某些家长爱占小便宜,幼儿看在眼里,就会认为拿别人的东西无关紧要,幼儿也会产生同样的行为。
         (三)强化幼儿的错误行为。如有些孩子偷拿了别人的东西,而家长认为孩子很聪明,不去纠正反而表扬孩子,于是孩子这种行为、动机就会更加强烈。经过了解,小智平时跟家长到别人家做客,也是随便拿人家的东西,奶奶也是处处护短,或者帮着隐瞒。就是这种家庭教育环境形成孩子自由散漫、自已为中心的不良习惯。
四、案例反思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幼稚期(即幼儿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感都要在此时打下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拿健全人格就不容易建立了。”因此我觉得对幼儿进行不拿别人的物品的教育至关重要,是对幼儿进行诚实教育的重要一环,现罗列一些教育方法及措施。
(一)对孩子进行引导,认识错误,走出误区。
        大部分孩子都是喜欢听故事,教师和家长就要针对性地找一些有关诚实的故事讲给幼儿听,并在结束时附带一下说说诚实的好处及说谎的坏处。对幼儿进行榜样教育,正面引导幼儿分清自己和别人的东西,知道别人的东西我不拿。
(二)对孩子进行观察和分析,强化幼儿诚实的品质。
        发现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我们先引导孩子知道这样的行为自己做错了,并引导他勇敢地向别人赔礼道歉,再在平时对这孩子进行观察,如有进步就要适时表扬,并把他的改变展现给大家面前,帮助幼儿树立是非意识。
(三)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诚实的品质。
        通过联系家长,希望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提醒幼儿,让幼儿多动脑筋、分清什么事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平时多给幼儿讲讲诚实的故事,用故事去教育幼儿。从而培养幼儿健全人格,让幼儿自觉说实话,并且对孩子委以信任。教育并鼓励孩子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让孩子明白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
        总之,我认为当孩子偷拿别人东西的问题不能忽而不见,老师、家长要明确态度、耐心引导,正确教育。我们应高度重视孩子早期的品德教育,即抓得早,又抓得严,即纠正孩子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又让孩子明白一定的道理,逐渐掌握是非、善恶的标准。

参考文献:
[1] 儿童“偷窃癖”的个案报告[J].林甲针 2011.07
[2] 谈教师对学生不良行为处理艺术[J].肖宝华.教育探索 2013.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