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广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福德镇新河小学校 四川 南充 637882
摘要:目前,朗读练习成为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它促进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和对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开展朗读练习的工作中,教师要利用语文课堂形象灵活的操作方法,突破传统教学的枯燥点,让阅读文字声情并茂的呈现出来,给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环境,对语文课堂教学推动达到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朗读;小学语文;培养
前言:语文是一种考究学生综合性素质的学科,拼音正确表达是训练学生朗读的手段,是促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练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的教学现状进行探讨,进一步分析教师如何开展朗读练习,从而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顺利开展工作。
一、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的教学现状
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朗读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这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朗读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并未太重视朗读训练,安排的朗读课程太少,导致学生们的朗读能力提升空间较难。除此之外,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昧的要求学生们大声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但却没有教授及指导学生如何有感情、有节奏、不拖沓的朗读,朗读技巧未能很好的传达及教授,导致学生们朗读水平不高。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都是使朗读教学课堂枯燥无味,未能重视培养学生们的朗读兴趣,固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缺乏实际意义,学生学习朗读的意义体现不出,自身的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得不到提升。很多老师忽略了与学生们之间的互动沟通,导致学生们朗读氛围不浓的现象出现。以上朗读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学生们朗读能力的培养。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开展朗读练习
语文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与技巧相互促成而设立的,让学生掌握良好的语文朗读教学模式,不在拘泥于传统的枯燥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语文出现抵触心理。
1.正确口语表达是朗读教学的基础,
学生语文阅读时需要以朗读教学作支撑,而朗读的顺利推动是需要正确的拼音口语表达训练。著名教育家曾说过,“读书有三到,所谓心到、眼到、口到”,读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在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朗读教材时,要从实际出发,在朗读教学课堂传授中注意语文正确表达顺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如果教师素养不够,在课堂上的语文发音不标准,就会导致对学生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工作有所怠慢。因此,要建立科学的朗读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时,以学生为中心开拓学生的口语表达机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受到熏陶,主动探索朗读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感以及交流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2.小组朗读,角色扮演
朗读教学对于刚接触语文的小学生而言,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汉语拼音方式,把它运用到语文阅读角色扮演当中,教学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
开展情感主题班会,组建自由表达小组,朗读练习给与学生在感官上和情感上产生不同的影响,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角色,从而顺利地进行语文朗读练习。在开始选择角色时,教师要给学生讲解角色的背景,指导学生必要的语言技巧,如角色所处的时代、生平经历、性格特点以及表现角色时需要用到的语言技巧,如语调、语速、语气的变化,加入适合学生性格的对白,有利于突出课本角色的性格特征。如在进行《皇帝的新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通过分析人物形象以自己的理解将人物性格特点及心理表现出来,学生结合剧情变化,沉浸在朗读的角色中,自主揣摩与挖掘语文朗读文本的思想情感,进而使学生形成自发性、个性化的审美情操,使语文文学作品进一步展现其价值。
3.科学合理的安排朗读时间
教师必须提高对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视力度,将朗读切实的引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教师科学规划课程教学要求,合理安排课堂上的朗读学习时间,比如,一节语文课堂,给学生提供5分钟的朗读活动。开展朗读计划小组,鼓励学生多表达,用已经学到新技巧去朗读课本内容,为语文朗读课堂的顺利开展有促进作用。在语文朗读课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朗读情况,对学生收集到的段落、资料要积极指导学生在课上朗读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寻到属于自己适合的表达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丰富情感,实现语文朗读训练的全面发展。
4.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运用信息技术中配音、变声剪辑或者虚拟声音设备,进行配音。比如播放白兔子成长语文短视频,从兔妈妈肚子出生到艰难的走动,再到兔妈妈照料下开始成长,不再依赖妈妈身边,开始出去外面独立去寻找新鲜的草地觅食,这样的场景场景转换,同时配以合适的音乐,增强学生深入主角所处情境的感受,加深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同时了解各种语文会话场景中各种角色的说话特点,激发学生参与朗读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大胆进行朗读与表达。
所以,在朗读练习中,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朗读练习,才能为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渠道。教师在选择材料时,文本要具有鲜明的形象画面背景,加深的人物形象描绘,促使课堂蕴含更丰富的想象空间,提高学生朗读练习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
5.找寻自身的朗读风格
朗读练习是夯实语文基础表达的重要渠道之一,需要学生要具备良好的阅读基础。教师在开展语文朗读练习时,依靠探讨的眼光,鼓励进行自由创作,强调抒发真情实感的重要性。因此,在朗读练习学习中,小学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运用积累到的文学段落和篇章,通过练习来让学生明白文学作品中素材往往来源于日常生活体验,发掘过程中启发到的创新理念与思想情感,从而对灵感的源泉有了一定的理解激发创新思维,这对于学生发展个性化风格有着很好的提升作用。
总结:
运用科学创新阅读方法指导,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全方面引导学生的语文朗读潜能激发,帮助学生更快速掌握良好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毛紫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朗读能力[J].读天下,2020
【2】王永威;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J].新课程,2011
【3】于桂秋;如何在高效课堂上培养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J].中华少年,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