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1期   作者:刘晓玲
[导读] 在当前新课改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类学科,对其教学策略有了更高的要求。
        刘晓玲
        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民族小学 445300

        摘要:在当前新课改深入开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类学科,对其教学策略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当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提出对学生个体差异性展开‘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对班级的群体特点展开‘因班制宜’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号角声已经响彻全国各个教育机构,教师们也朝着新时代的社会形势奋勇向前,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进行大胆的尝试。
一、积极推进因生制宜的教学方式
        现在大部分的教师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小学生背诵语文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还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方法使得学生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不利于学生记忆,影响学生的学习。如此问题的存在,严重限制着学生个性的发展,也阻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面对问题,教师应尝试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进因生制宜的教学方式。
        比如,在低年级学生中,由于年龄比较小,学生通常喜欢听故事,教师可以讲一些非常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沉浸在故事情节当中,通过故事情节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课程展开想象和思考。以汉字“日月”为例,通过与这两个字有关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透过故事了解汉字的内涵,或可以借助简笔画,从音、形、义入手扎实地掌握汉字知识。
        而中年级学生,对新媒体的出现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资源,把所讲内容通过图片和视频的形式直观的让学生观看,给学生以直观地感受来感悟语文的魅力。比如,在《观潮》一课中,利用微视频展现钱塘江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景象。在课中学生可以循序渐进的观察和想象钱塘江大潮的一些景象,尤其是潮来时气势磅礴的场景。影像结合句子,引导学生多读,有感情的读。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乐趣就更容易对课程产生兴趣,更加深了对文章的印象和理解。
二、尊重个性差异展开“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每个个体都具有差异性,同样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也成为了教学中的重要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们不同的兴趣爱好,抓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差异来展开教学。


        当学生对某一课有强烈的兴趣时,便会自主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当对学习无法产生兴趣,或学习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感到厌恶。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在学习《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时,首先教师应先给同学讲解这是一首田园诗,作者是范成大。在这首诗里诗人描绘了乡村农民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闹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示,喜欢画画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自己所理解的这首诗描绘的场景,为每句诗做插画。喜欢讲故事的同学可以根据诗句中人物的动作和形态来编几个故事,然后串联起来讲给老师和同学听,既是对自己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理解诗文。以诸如此类的多元化的方式加深对诗文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感受,达到与诗人心灵相通,感情交融,才能更好的领悟诗歌。
三.依据班级群体特点展开“同班异步”的教学方式
   基于当下的教育体系,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实施同班同步授课,就个体而言,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就个性而言,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具体事物的认知也是不同的。因此这种授课方式不仅影响学生个性发展,还影响学生的学习速度。与新课改理念大相径庭。
        因此,同班异步的授课方式显得极为重要。例如,一个班级内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对课本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同,教师要根据各小组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一对一教学,
这样可以关注到每一类学生。同时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探讨,互相交流也可以让学生带学生,既对知识有了重新认识,又帮助同学复习了功课,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者,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方式方法,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指导。适时地给予学生阶段性的评价,指导学生做出相应的调整,还应该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让家长也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状态,师生家长共同讨论学习策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这样的授课方式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面对学生对这种授课方式出现的种种不适应,要为其一一解决。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教学经验、丰富的知识储备。较高的心理素质和指导能力,还要与学生有一定的默契。
结语
        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学模式依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 教学方法是不可行的。新的教学模式应然而生,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群体、个体的差异以及对不同教材不同的授课方式来对学生实施教学。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对知识的不同程度的接受和理解加以转正确引导,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感受知识,从而让学生真正的喜欢学习,爱上学习并主动学习,实现教育体系中的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婷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以学定教”策略研究[J].教学研究,2013(12).
[2]陆晓敏.试论“以学定教”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J].教学观察,2013(9).
[3]郑菲菲.对小学语文“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模式应用的探究[J].现代教师与教学,201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