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1期   作者:杨帆
[导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适宜的教学手段,培养小学生体育良好习惯,促使小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得到培养和提升。
        杨帆
        (东营市东营区科达小学  山东 东营 257091)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适宜的教学手段,培养小学生体育良好习惯,促使小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得到培养和提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深入学习体育知识、了解体育常识、锻炼体育水平,提供良好的渠道和途径。教师通过具体的体育项目训练,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一方面,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是学生建立体育素养的基础前提,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必然要求,学校、教师要给予体育教学足够的重视,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兴趣,提升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良好习惯养成;策略
        引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将提升体育核心素养作为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要根据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来设定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与提升,要结合小学生具体的体能素质、体育意识、体育知识等方面,开展高效教学活动,进而增强小学生良好体育习惯的养成。教师要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性教学,引导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通过集体体育训练,来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精神,进而增强学生的体育学科综合能力。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互动意识
        在实践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水平、体育技能等,对小学生进行积极的指导性教学,促使学生的体育学科综合能力得到发展和提升。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助小学生放松身心、增强学习兴趣,促使小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逐步训练,进而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既有利于身心健康的锻炼;又有利于核心素养的提升。另外,由于小学生的心智、意识、习惯还处在发展与提升的过程中,通过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还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动力,促使小学生的体育认知思维、体育认知意识得到充分培养。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体育教学技能,通过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来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让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接受到先进、科学、高效的体育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在最短的时间,以最高的效率养成体育习惯,既有利于提升体育课堂训练效率;又培养生活中体育训练意识。
        例如:在学习“100速度跑”时,小学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鼓励法来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促使学生在100米速度跑中,释放体育激情、培养体育能力,进而更好地完成小学体育课堂学习任务,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小学体育学科是一门实践学科,教师通过开展具体的体育活动,来锻炼小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教师通过营造和谐课堂氛围,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让小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变得多元化、开放性,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体育习惯,进而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动力。

在开展具体体育训练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思维等,来培养小学生坚强的毅力、多元的兴趣,让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开展高效体育训练项目,帮助小学生在具体的训练中,建立体育意识、增强体育核心能力。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体育经验和体能水平,设计出浓厚的体育训练氛围,让小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有效完成体育训练任务,达到体育训练目标。
        例如:在小学体育“立定跳远”项目中,教师要训练小学生的跳跃能力,为了促使小学生可以积极参与课堂训练活动,教师运用“立定跳远接力”游戏,来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让小学生在浓厚课堂游戏氛围中,锻炼“立定跳远”训练项目,促使小学生自身的体育综合能力得到发展,进而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比如:教师通过开展计时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小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感受体育的魅力和精神,进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三、培养独立练习能力,养成克服困难习惯
        针对小学体育教学来说,教师要结合具体的体育训练项目,来培养小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帮助小学生一边提升体育训练意识、增强体育训练能力;一边提高体育整体水平技能,促使体育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升,进而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体育习惯。在具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任务等,来培养小学生独立训练的能力,让小学生可以开展自主训练活动,既要锻炼基础体育项目;又要锻练体育知识应用技能,让小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为切入点,开展自主训练活动,有效锻炼自身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另外,教师还要通过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兴趣,来增强体育技能与体育意识,从而锻炼小学生克服困难的习惯,让小学生以体育训练目标为核心,克服自身体能局限,突破自身体育能力,进而全面增强小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从而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开展“四人接力跑”体育项目时,教师要均衡分配小学生的接力小组,保证每个小组的均衡水平,让小学生可以在竞技的氛围中,通过团队合作来克服“四人接力跑”中的困难,促使小学生弘扬体育精神,增强体育核心素养。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遵守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要求,以培养小学生健康身心为最终目标,来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育意识,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让小学生通过体育具体项目锻炼毅力、遵守纪律、养成习惯,从而全面提高体育学科学习效率,引导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史雪峰.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浅谈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05):114-115.
[2]王岩.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策略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6(02):58-59+130.  
[3]刘涛英.优化小学体育课堂提升小学生体育素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7,7(21):109-110.

作者简介:
杨帆(1990.1)男,汉族,山东省东营市人,潍坊学院学士学位,东营市东营区科达小学,教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