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1期   作者:任友吉
[导读]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愈发深入人心,学校强调素质教育,家长期盼孩子能变的更加优秀,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越发广泛。
        任友吉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弥阳中学  652399
        摘要:随着科技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愈发深入人心,学校强调素质教育,家长期盼孩子能变的更加优秀,学生对知识的需求越发广泛。随着近几年教育的不断改革,初中教育也愈发丰富多彩,教学形式向着多元化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门课《道德与法治》,它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方向性问题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体现,也是国家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机体现。有一句话说的好:“先成人后成才”,多样的学科帮助学生成才,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为人处世思想、行为方式培养与核心价值观形成等方面起着其它课程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此重要的学科,不能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机械的讲解,需要教师着眼于学生的能力与思想状态,将这门学科生活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
        
        一.引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之一是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得到保障,对精神的需求也愈发增加。随着教育不断的进步,社会对诸多领域的教师需求与日俱增,对教师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许许多多的专业教师应社会需求而出现。然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精神需求落后于物质生活的发展,导致有很多“高智商犯罪”出现,高的智商加上道德法律观念淡薄,这使得他们更加危险。所以社会迫切需求每个人把道德观念刻进骨子里。作为教师而言,如何引导学生把课堂教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消除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距离感,让道德法治融于骨血,这是教师研究生活化教学模式的目的。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1. 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注入生活理念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使得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并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生活化教学是结合理论与实际的,这样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学需求。《道德与法治》目的在于构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思想观念。在以往的教学中,部分教师不太重视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效果,仍旧采用传统的上课和提问方式,由学生回应,这样使得学生认为《道德与法治》只是一门学科,与学生生活有着较大的距离。所以教师需要把所教授的课程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并非机械的讲解。


        例如在《在社会中成长》(八年级上册)这一课时的教育教学中,通常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几页然后开始读重点,这样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老师可以这样导入课程:听说我们班同学暑假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大家去了孤儿院教那里的小孩子们学画画是吗?那大家有什么收获吗?引导学生进行个人经验的分享后,结合分享进行总结:大家参与社会实践,与社会接触,了解真实社会的变化发展,能帮助我们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付出的快乐与欣喜。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这一堂课学的内容有着深刻的理解,还使得学生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很大提升。
        2. 引入时事热点,转变学习方式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比较特殊,它不像其他学科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和训练方式,如果这门课采取相同的方式(如做题)来巩固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它就失去了当初开设课程的初心。无法发挥应有的教育效果。《道德与法治》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如果仅仅是机械的做题,通过重复做题来掌握知识获取答案,就缺少了用心的思考,所以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时事政治,把知识转换为学生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网络改变世界》(八年级上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散思考,互联网有哪些利与弊?有些同学会觉得网络有很大的弊端,但是也有一些同学认为网络发展为人民生活带来便利。比如网购、电子缴费、城市服务让我们生活越来越好,信息传播让我们足不出户了解天下事,但是网络也有很不好的一面:毫无隐私可言、沉迷网络游戏不务正业。最后由教师总结:网络有利有弊,关键在于使用网络的人,只要合理使用,网络利大于弊。同学们对网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样的讨论课使得学生结合实际思考,也改变了观念。
        3. 开展课外活动,用理论指导生活
        为了促使学生在生活与社会中得到正面的感情,形成活泼乐观的性格,让他们遵纪守法,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开展课外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课外活动是课堂的延伸,是能把理论用于实际生活的大好机会。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课上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较容易实现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敬畏生命》(七年级上册)一节中,老师讲述了各种生命的存在,课后老师可以组织大家去校园参观,了解与我们共享一片蓝天的其他生物,体会神奇的世界,奇妙的生命,为日后讲述《珍视生命》打下基础。
        三.结束语
        总之,道德与法治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具有重大意义。教师需要用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面对课堂,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搜集资料,要热情的面对每一位同学,通过自身魅力赢得学生的喜爱与崇拜,让他们期待与教师的下一次见面;使学生把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生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俞淡幸.基于教材贴合生活——浅析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导学,2015(07).
[2]彭娟.“生活化”教学艺术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55).
[3]王玉梅.让《道德与法治》教学走向生活[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18):105-106.
[4]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