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庆宋
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玉成实验学校
摘要:我国历史发展悠久,历史学科是记录我国社会演变过程的主要学科,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由于初中历史知识内容复杂,为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合作性教学逐渐被推广和应用,因此本文立足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教学现状,分析了合作性教学的应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合作性教学;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分析
引言:历史是初中教学中的主要学科,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并掌握扎实的历史知识基础,合作性教学的应用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符合初中生的学习心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将合作性教学应用到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合作预习,提高课前预习效率
课前预习是每个学科教学中必备的学习环节,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了解要学习的新知识,比较考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在情绪和情感的把握上缺乏严格的自主性,往往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他们往往在学习上也缺乏自主性,在没有教师督促的情况下,很难进行有效学习。开展合作预习能够起到一定的相互督促作用,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效率,这样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能够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例如,进行初三年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课堂讲解前,教师可以布置小组合作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下进行预习,通过小组成员的思想交流,总结统一的答案,在课堂上回答以下问题: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③带给人们的影响?这三个问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在合作预习时可以发表不同的见解,总结相同的疑惑问题,在课堂上由教师进行专门的解答,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组织小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将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简单的讲解后,引导学生进行记忆,让学生养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随着知识内容的不断积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渐降低,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开展合作性教学时,组织小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历史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养成【2】。
以初三年级“俄国十月”的教学为例,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辩论赛活动,让学生站在两个对立层面,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利与弊,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准备,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满足初中生的学习需求,为初中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借助合作性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快速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精力旺盛,沉闷的课堂氛围会让他们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借助合作性学习,丰富知识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增强与学生间的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3】。
例如,在“新文化运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播放关于辛亥革命后,国人的生活状态,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当时人们的思想,知道辛亥革命后君主专制思想仍然影响着中国人,然后让学生合作讨论新文化运动涉及到的人物,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深化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和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注重小组分配的合理性
教师要懂得利用合作性学习,弥补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在进行分组时,注意小组成员分配的合理性,这样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共同进步,进而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水平。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自觉性进行统筹分配,每个小组中都必须有能够调动小组学习积极性的学生,方便开展“一帮一”学习模式,缩小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将合作性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涉及的知识内容广泛,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效率,这样才能学好历史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合作性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合作教学的实效性,确保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献德,.合作性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8,0(4)
[2]陈亮[1],.浅谈合作性教学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天下(综合),2020,0(7)
[3]陈娜[1],.合作性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好家长,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