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桥
(四川音乐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21)
摘要:藏族热巴舞具有悠久的历史、高超的技艺、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鲜明的艺术特点。随着文化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大,热巴舞文化对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藏族热巴舞艺术及其价值的简要介绍,并从积极举办召开一系列高峰论坛学术交流活动、注重藏族热巴舞艺术人才的培养、大力创作藏族热巴优秀作品三个方面,就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热巴舞艺术提出自己的拙见。
关键词:热巴舞;传承;发展
一、热巴舞艺术简介
“热巴”是一种由卖艺为生的流浪艺人表演的,以铃鼓舞为主,运用热巴鼓、香铃、牦牛尾、哔旺、面具等乐器和道具,融说唱、热巴谐、杂技、气功、热巴剧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是藏族歌舞中表演和观赏价值极高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其主要流行于西藏那曲、林芝、昌都及云南迪庆州、青海玉树州等藏族聚居区。热巴舞作为藏族当今最具活跃的舞蹈种类之一,诉说着本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变革,告慰着我们先辈们的聪明才智,热巴舞从“远古”的苯教孕育而生,在辉煌的今天茁壮成长,展现了雪域民族自强不息的生命力。据文献记载,热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热巴”的主要风格流派为:丁青热巴、丁嘎热巴、德钦热巴、芒康热巴、玉树囊谦热巴、云南迪庆的塔城热巴等。“热巴”有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风格,多载歌载舞,热烈欢乐,还有祝福吉祥的美妙词语奉送嘉宾。表演中以藏族民间歌舞为主,多种艺术形式融合,自由表达心中的感情和话语。
二、热巴舞艺术传播的价值
由于藏族热巴舞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传承与发展热巴舞艺术,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当地藏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藏民族文化的交流,还增强了地方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同时对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生存体系和价值理念的充分肯定极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民族复兴的内在基础、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它是一种关乎生命力、创造力、影响力的坚定信念,关系到社会精神状态和国家精神风貌,关系到整个国家前进发展的动力与活力。要想实现民族振兴,这股文化自信所带来的巨大精神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坚定文化自信必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然,传承与发展优秀的藏族热巴歌舞艺术,这对于激发我们的文化自觉,保持文化自信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三、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热巴舞艺术
(一)积极举办召开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举办了关于热巴舞的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及深层的理论探讨会议。2012年1月,成都举办了“中国首届藏族弦子与热巴艺术高峰论坛;”2018年8月又在昌都召开首届全区热巴艺术高峰论坛。这些会议的成功举办对藏族热巴舞艺术的传承与发展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2012 年 1 月 ,由四川省藏学研究会、中共巴塘县委、县人民政府、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由成都市“央可尔”少数民族文化展示演艺中心、金川商会协办的“中国首届藏族弦子与热巴艺术高峰论坛”在成都圆满闭幕。这是一次祖国各地艺术家和专家学者聚集成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重要精神的大会,是来自四面八方的艺术家们交流观点、沟通信息、展示才艺、抒发感情、畅所欲言、共谋继承弘扬、发展创新藏族文化的盛会。会议内容涉及弦子和热巴的历史渊源、传承流派、艺术特色、审美情趣、抢救保护、发展创新等,同时还涵盖了藏族历史、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内容。此次论坛对于保护传承弦子、热巴文化,研究探索弦子热巴艺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2018年8月,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地方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推动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传承、保护、发展,解析热巴歌舞的起源,寻求热巴歌舞文化发展的理论依据,实现热巴歌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践示范点,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厅、西藏昌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首届热巴艺术高峰论坛及展演活动。该活动对热巴歌舞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热巴歌舞文化未来发展走向、历史机遇和重要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进一步论证了热巴歌舞文化对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作用。
(二)注重热巴舞艺术的人才培养
我们深知,一门艺术的发展亟需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如何更好地发展热巴舞文化,那就需要培养更多的优秀艺术人才,例如:四川音乐学院格桑梅朵教授已成功申请并顺利结项的国家艺术基金《藏族民间热巴创作表演人才培养》项目。笔者坚信,该项目的实施,势必对藏族“热巴舞”艺术的弘扬传承、保护和发展创新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具有重要价值和实践意义。
该项目为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艺术基金是由国家设立,受文化部、财政部领导和监督,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款,同时依法接受国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
国家艺术基金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尊重艺术规律,鼓励探索与创新,倡导诚信与包容,坚持“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近五年来,由于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的成功开展,为中国的艺术事业注入新流,补足和缓解了部分领域人才急缺的窘境,在短时期内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国家艺术基金有着良好的口碑且体现出国家艺术水准,它也被众多艺术行业从业者认为是行业的权威,据具体数据来看,申请2018年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达到6952项,而该项目能从众多项目中获得审批,也可以看出国家对藏族热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的足够重视以及对该项目组的信任与支持。
该项目由四川音乐学院主办,培养对象为全国各专业院校的舞蹈教师、民族地区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舞蹈工作者、深入研究藏族民间舞蹈并具舞台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该项目的培训目的在于对具有近千年发展历程的藏族民间“热巴”艺术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培养一批专业的热巴舞蹈编创性表演人才,并最终在舞台上形成舞蹈剧目的成果。学院在项目培训中,聘请了国内热巴艺术专家以及学者,专家团队中有中央民族歌舞团原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热巴传承人欧米加参;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民族音乐学家田联韬;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觉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被誉为当代藏族“热巴皇后”的泽吉;昌都热巴艺人达瓦以及川内有名的舞蹈教育家杨向东、李炜、知名编导梅永刚、李楠等。
在课程设置中,通过对藏族文化艺术、热巴文化研究、热巴的舞蹈编创技法、舞蹈美学、技术技巧训练等多方面的综合学习,让学员掌握热巴舞蹈艺术表现的综合能力,能充分体现热巴艺术的内在文化内涵,从而有利于当代热巴表演艺术的情感表达、艺术创作以及艺术形式的编排,也促进藏族民间歌舞文化艺术形成专业性较强的创作人才队伍和表演人才队伍,让藏族热巴艺术在当代新的历史时期能得到健康有序地传承发展。该项目起点高,师资强,课程设置科学、结业严谨,为热巴艺术创作表演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亦让我们看到了热巴艺术文化发展更美好的明天。
(三)大力创作优秀热巴歌舞作品
艺术形式发展到哪种程度,主要取决于产生作品的质量和高度,优秀作品的数量是衡量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众所周知,新中国建国以来,从数量上看,关于热巴文化的舞蹈屈指可数,从质量上来看,精品佳作更是为数不多,这大大阻碍了热巴歌舞艺术的弘扬发展。其中,藏族舞蹈《草原上的热巴》和中央民族大学获奖剧目《布衣者》较为突出。
《草原上的热巴》创作于1956年,由中央民族歌舞团首演,并在1957年荣获第六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舞蹈比赛铜质奖章。该舞蹈为欧米加参老师以个人的经历同时结合热巴表演程序所创作,在舞台上第一次再现了热巴艺人的生活。该作品集中的反映了在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旧时代苦难中的流浪热巴艺人重获新生,思想情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并翻身做主的过程。编导利用“热巴”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既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也将节日中热巴艺人和各族群众欢腾庆祝的热闹场景再现于舞台。整个作品大量吸收和借鉴了藏族民间舞蹈“踢踏舞”和寺庙宗教舞蹈中的“鹿舞”的动作元素。而其中的舞蹈技巧也大量取材于藏戏,例如男舞者的一系列动作技巧,如山羊转、单腿挎转、躺身蹦子等,不仅激烈紧张的节奏与纯熟精妙的表演相结合,也将青藏高原人民的粗狂豪迈、英勇气魄完美呈现,可谓既异彩纷呈,亦扣人心弦。而该舞蹈中的女子肢体也与其手持道具(热巴鼓)的巧妙结合,不仅让人感受到了物我合一的协调之美,也不失令人为其高超的技术技巧赞不绝口。而作品不仅完整地保留了藏族“热巴”艺术的特色,同时又进行了充分的舞台艺术加工,使之更加凝练,艺术表现也更集中,从而将一个个翻身做主的热巴艺人与热爱生活的藏族人民形象塑造于作品中,不失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热巴舞蹈精品。
《布衣者》是近些年来藏族舞中难得的舞蹈佳作。该舞蹈曾获得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大赛作品奖;并入选由文化部、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节目展演。该舞蹈作品的编导多年来不断学习热巴舞,先后跟随热巴舞皇后泽吉、昌都热巴艺人达瓦等著名的热巴舞专家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习多年,并多次深入昌都地区和云南香格里拉等地进行实地采风调研,接触并收集了大量民族舞蹈一手资料,进而创作出该作品。整部作品取材于西藏那曲比如县丁噶的热巴舞素材,保留其由男子表演的特点,创作了纯男舞者表演的热巴铃鼓舞。并在舞蹈中融入了锅庄舞蹈中的八字圆动律,舞者们立身时自由又潇洒,而俯身时犹如牦牛般威猛雄壮。整个舞蹈中虽未运用太多的技术技巧,但却以文化传承为主题,加之舞者们演绎作品时如虹的气势与如血的热情,将作品情绪一次次地推向了高潮。该作品不仅将藏文化独有的审美意识与审美情趣完美体现,也给观众带来了愉悦的视听审美享受,这无疑是对热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的最好诉说。作品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群善良朴实的热巴艺人,身穿布衣在生命中传递着信仰和追求,生命在轮回,热巴精神在薪火相传。
结语:
综上所诉,藏族热巴歌舞艺术由于其独特的表演方式和风格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丰富性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之一,因此也得到更多行业从业人员的关注。做好藏族热巴歌舞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也成为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我们众多相关从业者的薪火相传与不断创新之下,藏族热巴艺术定将得到更好地传播与发展,而藏族热巴艺术的美丽史卷也将因此谱写得更为华丽多彩。
文献参考:
[1] 欧米加参.《雪域热巴》,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年;
[2]康·格桑梅朵.“中国首届藏族弦子与热巴艺术高峰论坛”在成都举办[J].中国民族,2012(05):15;
[3]丛帅帅.复合型的热巴舞之美[J].舞蹈,2017(03):63-65。
作者信息: 王利桥(1982—),男,艺术学硕士,四川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与创编、四川舞蹈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8年四川音乐学院资助科研项目“热巴舞剧目创作研究”(项目编号:CYXS2018057)结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