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灿西
河南省伊川县初中教育管理中心 471300
[内容提要]:小学科学要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到一定的科学知识,习得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有结构的情境创设,让学生经历真正的科学探究过程,重视学生动态性的科学学习评价,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事实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与精神,使学生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主动、有效地参与科学学习活动,乐在学习之中。
[关键词]:情境创设、经历过程、动态评价、持之以恒
正文:科学是一门启蒙学科,小学科学要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到一定的科学知识,习得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2017年国家教育部重新修订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下称新课标),在施行过程中,我们的科学课堂应把握哪些方面呢?笔者谈一下自己浅显看法:
一、创设有结构情境 ,唤起有效性参与.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如果生理、心理等方面都作好准备,那么学习所显示出的状态就积极主动,新知学习的成功率就高。因此,良好的学习状态是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积极性,发挥主体作用的重要保证.
先看下面的一位周教师在《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的教学片断:
课前谈话的时候,周老师出示一小包小馒头,问学生:这是什么?一位学生回答:小馒头。周老师说:“对。今天周老师来到谈桥小学觉得很高兴,现在还能与这么多新朋友一起学习感觉更高兴了,这小馒头是我特意从家里带来的,请朋友们尝尝”。
四人小组长分小馒头,学生开始尝。看到个别学生有点难为情,周老师说:这是周老师的一点心意,请你一定尝尝。学生都尝了起来。周老师接着谈话:我们课前进行了大课间活动。在运动中,我们发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呼吸加快了,心跳加快了,……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我们的身体消耗了一些能量,所以我们每天都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从食物中获得营养,补充能量。……”
进入新课后周老师说:刚才吃到嘴里的小馒头去哪里了?
随后老师不断提出问题:
小馒头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呢?
我们平常吃的食物在嘴里都是香喷喷的、甜甜的味道都不错,最后变成大便。小馒头在各个消化器官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谁来说说胃是怎么动的?
食管接上了,小肠的接头找不到了。谁来帮我把小肠拉出来理一理?
周老师还采用动画“掏胃、拉肠”,吸引学生眼球的;那是学生想也不敢想的事,在课堂上,老师却真的掏出自己的“胃”给学生看,还从“肚子里”拉出自己的小肠展示在学生面前。
上述案例中,周老师创设了尝小馒头这个活动情境,营造欢迎气氛,让学生感到老师很喜欢和他们一起学习。这时候学生的学习状态良好,学生学习新知的注意被唤起,学习新知的思维开始启动,学习新知的兴趣被激发。这种情境符合学科的特点,又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还应具有趣味性,使学生喜欢,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学习活动中来。
二、让学生经历真正的科学探究过程。
《新课标》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把探究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强调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动脑等实践活动,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
1.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问题,
探究源于问题,因此学生在头脑中产生问题尤其是研究性的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这样的问题,探究活动才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方向。那么探究的问题由谁提出?
教学片断:《马铃薯在液体中是沉还是浮》
1、教师将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入盐水与清水中,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你估计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1、大的马铃薯里面可能有空气。
生2、与马铃薯的大小有关。
生3、与水的多少有关。
生4、与水有关(水中有什么物质)。
生5、与马铃薯的形状有关。
生6、与烧杯的大小有关。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引领学生对影响马铃薯沉浮的因素进行假设和猜想——这就是对问题答案的猜想,这种猜想并非凭空而来,而是运用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来的知识,这也为后续的研究准备好相关的知识。
2.让学生经历收集第一手的资料,自己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
科学的结论是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的,它注重证据对结果的支撑。实验是寻求证据的过程,实验结果是有力的证据,因此实验在探究中占据核心地位。
在《新课标》中,关于“思考和结论”的具体标准有“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考虑对同一现象作不同的解释;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在探究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其实独立思考并做出结论的过程就是自我监控的过程,它应该伴随整个探究过程的始终的。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就不能提出科学问题,不能建立探究的目标,也就不能进入自主学习的程序。
3.注重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
表达交流是科学探究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愿意合作与交流”是对待科学学习的积极态度,是建立在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这一原则的基础上的合作与交流,
案例:《冷水与热水》教学片断
老师出示4杯温度不同的水,问学生:怎么判断这几杯水的冷热?
生:用手心在杯口上感受水蒸气的温度。
生:用手直接触摸。
生:用口尝。
生:用温度计量。
生:可以从看在杯沿上的水蒸气的多少来判断水的冷热。
生:这杯水蒸气最多,肯定是最热的,这杯要少一点,是第二热的。
生:这两杯水蒸气没有,可以用手指伸下去试试。
师:能吗?为什么?
生:因为没有水蒸气,肯定不烫了,可以试试,就知道了。
……
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学生对四杯水出现的冷热现象的思考、分析,多元的表达方式让更多倾听的学生领悟到可以用更多的方法进行判断,提高了学生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切实地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也让学生在交流后更体会到了倾听的价值所在。
三、重视学生动态性的科学学习评价
《新课标》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的过程,这样才能切实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价必须伴随于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进行评价时教师应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他们的想法和做法,这是提高评价效度的重要保证。评价内容可以分为:
1、科学知识。主要评价各单元各课时最基本的对学生今后发展有较大意义的知识。即课程中要求了解知道掌握运用探究的知识。比如:了解土壤的成分,知道气体液体固体的区别;掌握植物种植的过程和方法;探究植物的周期等等。
2、活动能力。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能力。即主要评价学生观察、操作、实践、制作、创造的能力。内容上紧扣课程目标中科学探究分目标所规定的要求,例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口述仪器名称、熟练操作、独立完成填写活动报告等能力。现在部分省市已经在小学科学的评价中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洛阳市教研室每年组织科学教师到各县进行抽查学生的操作技能,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实验活动开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评价学生对待科学学习与探究活动的态度。例如:学生对待科学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纯正,学习是否认真;对身边的各种自然现象与问题是否有兴趣,是否充满了想知道的欲望;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是否尊重事实,尊重证据,事实求是,是不是乐于与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能否采纳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学习和探究等等。
4、行为习惯。主要评价学生在科学学习与探究活动中的行为习惯,以外显的信息为主。比如:学生的考勤表现,学生是否认真参与学习,大胆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是否注意安全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团结协助;是否愿意对原有认知进行自我否定,修正错误,要求进步等。
四、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事实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科学学习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大自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佳场所。”长周期观察活动的实施为“科学生活化”提供了良好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该项活动在每册科学教材中均有分布,比较典型的有三下“生命模块”中的种植凤仙花、观察蚕的一生。旨在让学生亲历生命的生长过程,从而培养他们热爱生命、敬畏大自然的科学品质。例如教师在“生命模块”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以“册”促“记”的方法,实验记录册中设计了多样的记录形式,从而不断指导学生:发现观察是否全面、操作是否正确,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如何等等,一段时间下来学生收获满满,同时成就感不断增加,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认识到记录的重要性,体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
五、与STEM有效结合
《新课标》对原有课标进行了修改,新增了STEM教育的相关内容。STEM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形状与结构》单元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从认识横梁,了解横梁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到了解拱形、框架结构、高塔的特点,再到了解桥的形状和结构,最后才引出实践任务——用纸造一座“桥”。这样的安排下,学生是被动地跟着教师学习造桥的碎片化基础知识。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在综合运用所学制作桥时不知所措的现象。而STEM教育的教学思路则不同,它是一种任务驱动模式。
某教师在《形状与结构》单元教学中,把项目作品——桥梁模型作为单元任务的导向,引导学生在完成该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究解决达成任务的一个个子模块,掌握造桥的相关知识、技能,以及解决简单工程问题的研究思路。案例如下:
1.介绍经典案例——“加拿大魁北克大桥二度坍塌事件”2.提出任务要求:如果你是工程师,请设计一座坚固的桥模型。3.相关概念与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探究。4.材料特点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探究5.桥的类型与抗弯曲能力的关系探究6.工程设计及实施,7.小组汇报成果8.师生进行评价。
这样学生学习目的性非常明确,各方面能力及思维发展较为显著。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需要教师不断深入思考和研究,努力将《新课标》教育理念更好地融入小学科学教学,更大程度的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科学(3-6)课程标准》;
2、《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主编:喻伯军;
3、《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主编:郝京华
4.《科学究竟是什么》张红霞著 《中小学科学教学——基于项目的方法与策略》Joseph S.Krajcik Charlene M.Czerniak Carl F.Berger?著
5..林飞荣,小学科学长周期探究的有效性策略,教育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