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作文中的“网语”现象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1期   作者:李红玲
[导读] “网语”作文是指学生将网络化语言写入作文的一种现象。
        李红玲
        山东省商河县玉皇庙镇育才小学 山东 商河251600
        摘要:“网语”作文是指学生将网络化语言写入作文的一种现象。对此,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感到迷惑,一方面感到担心;迷惑的是该不该容许网络语言引入作文教学;担心的是学生将网络语言带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会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有学者表示这只是一种阶段现象,随着学生进入成人群,这些现象也会突出作文网络圈。
        关键词:“网语”;小学生;写作;原因;利与弊
        引言:“作文写到晚上十点,真是‘杯具’!”日前,一名小学老师在某育儿论坛发帖:最近看学生的作文,看半天才看懂,原来‘杯具’是‘悲剧’的谐音,是现在最流行的网络语。她感叹:“真不知是我考学生还是学生考我。”
如今,写这种“网语作文”的小学生为数不少。偶(我)、东东(东西)、酱紫(这样子)、pmp(拍马屁)、RPWT(人品问题的缩写)、0487(你是白痴)等随处可见,并以之为荣。对此,有人忧心如焚的说:“新人类”制造与传播的“新人类文字”混乱的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把中国文字的内涵和美感都降低了不说,还会影响汉语的纯洁和发展,造成“中国人听不懂中国话”的荒唐现象,汹涌而至的网络语言出现在作文中,让不少老师和家长犯了愁。
        一、“网语”在小学生中流行的因素
(一)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成为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网络,网络改变了很多东西,也由此产生了网络文化、网络语言。网络语自然成为一种沟通方式,不懂网络语反而被同龄人认为落后,“不酷”。
(二)家庭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进入了家庭,很多家长本身也经常上网,并且不反对自己的孩子使用这种语言,因为他们认为这只是网络特定环境的产物,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他们也认为这样可以减少与孩子之间的代沟。
(三)小学生的心理因素
很多小学生认为使用网络语言是一种轻松的娱乐方式。网络语言很简洁方便、幽默诙谐,很瘦小学生的欢迎。并且很多小学生认为使用网络语言是一种很时髦的做法,如果不用这些时髦语言就会被同学嘲笑落后,这也是小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二、小学生作文中的网语类型
学生作文中引用的网络语,可分为几大类:
(一)拼音类
TS解释:唐僧,有句网络名言就叫“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还有可能是唐僧”衍化而来。
BC解释:“白痴”的缩写。也说是“白菜”的缩写,在网上,如果人家说你很白菜,那么就形容你很BC。
RPWT:即“人品问题”,表示产生了某种偶然或罕见的结果,而原因却并不是因为客观人为或者普遍常见因素,或者原因不明。所以归结为,这只能是这位网友的人品问题,多用于自讽或者讽刺他人。有时也简短用RP代替。
(二)英文类
OMG解释:oh my god的缩写。
BRB解释:be right back,即马上回来。
(三)数学类
8147解释:不要生气
54解释:无视。对某人的言语比较受不了,通常会说:“54他吧”。
616解释:遛一遛。通常回帖是贴图片,通称遛一遛。
(四)其他类型
喷血解释:形容被震惊的样子
抓狂解释:表示快要受不了的危险境地,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轻易尝试去引爆。
        三、小学生作文中“网语”的利与弊
越来越多的“网语”出现在小学生的作文中,其中既有利也有弊。
(一)小学生作文“网语”的利
1.网络语言新鲜,易记、方便,言简意赅,容易表达同学们的意思,很受同学们的欢迎。学生们认为使用网络语言只是一种轻松的娱乐方式,而且在网上就不用‘一本正经’的话语来交流,这也是大家在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中用来放松的一种方法,不会影响到正常的语文学习。
2.在网络语言中数字、符号、拼音、汉字、英文字母杂糅在一起,看上去似乎没有任何规律,但事实上无论是谐音语、同音字词、简缩略语、借用还是叠加,都比原来更加简单易用,也就更节省时间。
3.形象直观,增强语言的表现能力
总之,网络语言好写、好记、好理解;网络语言新奇有趣、形象传神、幽默诙谐,是新新事物;网络语言形象、生动,在学生当中很受欢迎。但是,网络语的形成一般是创造一个新词,或改变一种说法,它不会超越日常语言控制力,也不会改变日常生活话语系统。因此,不用担心网络语会撼动传统作文的地位。
(二)小学生作文“网语”的弊
1.祖国文字博大精深且优美,网络语言如此简单、直接、粗俗,不就糟蹋了汉字的内涵和美感了吗?学生若长期使用,会使自己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下降的。
2.网语不是都很易懂且许多是难懂的,不是所有人都能了解和看懂的。对于从没接触或初学者来说,简直就像密码那样难以弄懂。
3.要了解网语就必须上网,而学生的时间有限,学习任务重,不可能也不允许经常上网。更关键的是,小学生缺乏自控能力,辨别能力较低,对网语来者不拒,就会造成粗俗甚至庸俗。
4.网络语言过度求新,导致语意模糊、粗俗泛滥。要么看不懂要么是骂人或不堪入目的话。


5.网语的盛行使汉语失去了语言的音乐性和字词的严谨性。它的随意性、多变性及多种语言的混用,导致了汉语语音方面产生极大的窘境。
6.还有就是学生经常上网会造成学生游戏成瘾、网恋或其他的,如孤独抑郁、精神萎靡、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和冷、孤僻等“网络心理障碍”。
        四、怎样看待小学生“网语”作文
我们应该用公正、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它的影响。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不加甄别全盘拿来。语言也存在“物竞天择”,自有语言以来,它就随着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语言文字及其表现形式一直在演变着。网络语言给汉语带来了负面影响,但同时也给汉语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词汇。网络语言的出现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应该提高人们对我国语言文字的真正内涵认识的基础上不过分地去禁止网语。不少人希望语言纯洁,这种愿望是好的,但有点理想化了。我们正处于一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网络语言的出现和形成是经过众人认可的,否则不会在网络上风靡了。因此,我们应客观、公正的面对网络语言的冲击,允许它存在并合理地规范其使用,而不是完全的限制或封杀!
网络语言注定是一个充满争议的新鲜事物,爱它的人爱得发狂,这些人能说出一大堆的理由;恨它的人恨得刻骨,这些人也能言之凿凿!爱的人说:“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黑格尔语)”。恨的人也说:“网络语言就是糟蹋祖国的文字。”……不管爱也好,恨也罢。我们身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就要对其进行研究。但笔者始终认为,对不好的东西我们还是要大胆的舍去,毕竟纯洁的语言才是我们永远需要的、必要的。我们要对其进行规范,小学生则不能以会用为荣,应慎用,少用。
        五、如何引导学生使用和规范网络语言
(一)小学生身心特点是引发网语失范的主要根源。小学生认知能力差、主观自控能力薄弱,易受外界干扰。另外,小学生有着很强的猎奇心理,渴望接触更多的人,体验各种新奇的感觉,而网络就成为他们诉说、交流的场所。
(二)网络的隐蔽、平等性、虚拟性等特点是网语失范的客观因素。网络使现实社会中的姓名、年龄、身份、形象等都隐没了。因此,网络成为一片没有传统藩篱、崇尚自我的地方,极易把人性深处的各种丑陋和罪恶因素诱发出来并恣意张扬。
(三)学校、家庭、社会面对网络文化的冲击反应的滞后性也是网语失范的重要因素。许多父母对网络知之甚少,没有承担起对自己孩子指导与监督的责任。学校的传统教育尤其德育显得滞后和低效,没有或很少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学生们认清网络语言失去规范的原因,不断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遵循以下语言使用原则:
1.对待网络语言应一分为二原则:对待网络语言应一分为二,不可简单肯定或否定。即有选择的吸收原则。对于约定俗成的、公众认可、积极健康的,我们就宽容对待;反之,学会扬弃不健康的、粗俗的,主动自律,不盲从不逐流。面对雨后春笋般网语,我们不逃避而是积极面对。对于那些经事实证、对社会只有好处、没有弊端的词语就发扬;相反,对那些不健康的语言就丢弃、坚决制止。大家都自律,不盲从,自觉学好规范的语言、用好规范的语言。
2.正确选择、慎重使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应加强引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存雅留俗原则。“雅”就是要高雅、语言要文明;“俗”不是粗俗,而是指约定俗成、大众认可。那些充满活力的语言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应当接受。如“伊妹儿”、“牛市”等。一方面,网络势不可挡,网语的出现对汉语词汇的更新、补充提供可能。它与时代接轨,更具亲和力、幽默感,符合大众审美要求。另一方面,网语不够稳定,有的还不规范,用语交流,易让人产生误解。再者,其中还有不文明、不健康的词语,对汉语的纯洁性造成一定冲击。不利于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的传承。总之,我们应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辨证的待之。对于小学生来说,用之要慎。还是少用、慎用为佳!
3.其他的对策和建议
3.1作为老师,我们应当按照语言发展的规律,对学生口语、作文中出现的“网语”应从用好规范的汉语入手,给以及时的指导、纠正。要求学生不能滥用网络语言,不能片面追求“新、奇、怪”而造成沟通、理解的困难。
3.2加强道德教育和网络教育,让学生懂得语言规范的价值和意义。营造氛围、形成合力,对那些不文明、粗俗化、恶搞化的网络语言,我们主动剔除、坚决取缔,
3.3同时,也希望各种媒体(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用语要规范,不可跟着网语走,以致造成误导。而应是从正面引导大家使用规范的汉语。
3.4建议语言研究和管理机构,要通过立法等形式对网络语言进行规范和引导,采取必要和有效措施加强对网络和网语的管理。
        六、结语
当今世界可谓是知识的世界,更是信息的世界、网络的世界。网络发展迅速导致网络语言迅速发展和传播。但网络是一个利弊兼存的虚拟世界、是把双仞剑,网络语言的大量产生及运用对小学生的影响可谓深远。学生对此好坏认识是不够明确的,为了防止学生对网络语言过度滥用,影响和误导学生或使学生忘记祖国优美文字——汉字、普通话,我们实属有必要对网络语言进行探究、分析,并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去对待上网和网语。网络具有虚拟性、间接性、粗俗性和隐蔽性,我们既可能成为这种污染的受害者也可能在无意间参与其中推波助澜、破坏网络环境。我们应教育学生不可沉迷网络而应把网络作为生活和学习的补充。这样我们才可以享受网络带给我们的诸多益处。如;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学习新知、结交新友等等。
        参考文献:
[1]于丹丹.网络语言现象分析[J].黑龙江史志,2009(04):102-103.
[2]薛松.网语?妄语?——小议中学生作文中网络语言之流弊[J].课外语文,2006(Z2):111-113.
[3]言岚.网络语言:一种另类的语言现象[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3(10):50-52.
[4]申莉.网络词语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