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1期   作者:郑海山
[导读] 课程改革后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理念,对初中的生物课程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内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展开训练,养成科学的学习理念。
        郑海山
        福建省晋江市子江中学 362261
        摘要:课程改革后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理念,对初中的生物课程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内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展开训练,养成科学的学习理念。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初中生物教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文结合教材内容,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注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利用实验操作培养严谨的学科态度,提出了几条教学策略,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策略
        引言: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教育部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越来越细致,国家社会需要的人才也越来越偏向实用性。初中生物课程是一门自然知识的学科,通过对人类身体进化阶段的讲解,到世界各种生物的奇观变化,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开阔了眼界视野。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对未来的学习生活,以及步入社会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
        一、使用合适的导入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生物并非主科内容,它的课时安排不长,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灵活的展开导入环节,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内容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较多,有些内容还需要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设定合适的导入部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习兴趣。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使用科学的引导方式,和学生共同完成学习内容,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以平等地位进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对生物学科的热情度,为培养生物学的核心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1]。
        如在北大版七年级上册的初中生物教材中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课,本节是学生刚刚接触生物学的第一节课,要求学生在本节内容中,培养收集、处理、累积、使用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教师在进行本节课讲解时,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元素,拉近学生和教材之间的距离,如利用一些动物进行导入,使用树袋熊、大象、狮子等动物的图片,引出我们的教学内容“生物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起学习兴趣,更好进入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中。利用合适的导入保留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热情度,促进生物学核心素质的养成。
        二、注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锻炼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

生物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性思维锻炼,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训练和培养,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小组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观察,发散思维能力,对教材内容形成独特的见解,在脑海中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更好的掌握生物学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或相关书籍,查阅有关资料,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可以有效提升生物学的核心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保证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2]。
        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材中第二节《生物是探索生命的科学》一课,要求学生认识到生命科学是不断的在发展,对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分类以及探究合作能力。教材中提到的“分类学之父林奈、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等内容,让学生对有关书籍查找收集,结合教材内容,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研究探讨发散思维,注重对他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升生物学学习效率,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初中生好奇心重,教师抓住这一年龄特点,展开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利用严格的实验步骤,加强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可以采用实验室教学的方法,根据教材内容和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加强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操作技能,在实验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3]。
        如在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的生物教材中第三章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本节课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器械,要求学生可以说出显微镜的各个部分结构,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和介绍,引导他们动手操作,了解显微镜的构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调节光线强度和调节低倍物镜等操作,注意学生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为未来的生物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利用初中生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课程开始前使用合适的导入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快速进入到学习内容中;在教学中注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加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发散思维能力,提升学习效率;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利用实验操作,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方海清.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与评价探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9.
[2]程雅楠.初中生物核心素养理论构建[D].南京师范大学,2017.
[3]范起培.初中生物教学核心素养渗透策略及意义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15: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