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感染治疗用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兰大学报(医学版)》2020年5期   作者:康铮1李娟2张琼
[导读] 研究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抗感染治疗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

康铮1李娟2张琼1
1.成都市新津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2.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143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抗感染治疗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100例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消毒清创)、研究组(抗感染治疗),各组50例。结果:研究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切口愈合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抗感染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这对于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恢复十分有利,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应用。
【关键词】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抗感染治疗;临床效果
   随着交通事业以及建筑工业的快速发展,临床近两年来接收的创伤患者越来越多。创伤属于急诊外科疾病,通常是因为车祸、坠伤、砸伤等意外所致,发病突然,且部分患者遭受创伤后,还有可能会出现隐匿性并发症,进而增大临床诊疗难度[1]。而手术切口感染就是临床急诊外科中一种比较多见的并发症,且切口感染风险会随着切口暴露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大,这对于患者术后恢复十分不利[2]。鉴于此,积极防治切口感染,降低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这对于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特此分析了抗感染治疗对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以供临床参考。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诊外科创伤手术患者,根据双盲随机对照原则,予以分组探讨,其中一组名为常规组,另一组名为研究组。每个小组分别50例。研究组包括27例男性和23例女性,年龄20-69岁,均龄(45.4±3.3)岁;25例上肢开放性创伤,25例下肢开放性创伤。常规组包括26例男性和24例女性,年龄20-70岁,均龄(45.8±3.1)岁;28例上肢开放性创伤,22例下肢开放性创伤。各组基础资料经临床统计学检验,结果P值>0.05。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50例常规消毒清除:术前常规消毒创伤部位,清洗受损组织时应用0.9%氯化钠或者是双氧水。
   给予研究组50例抗感染治疗:检查创口,用0.9%氯化钠、双氧水清洗创伤部位之后,给予头孢类抗生素输注或者是口服。若是患者切口感染且感染程度轻微,则用碘酒或者是乙醇擦拭切口,并用电磁波治疗器照射切口,指导患者合理服用抗生素。若是患者切口中度感染,清洗切口时给予引流操作,并用电磁波治疗器照射切口,指导患者合理服用抗生素。若是患者切口严重感染,拆除包扎的纱布,用0.9%氯化钠冲洗切口,然后留置引流管,敞开引流切口,并指导患者合理服用抗生素。待到新的肉芽生长出来之后,二期包扎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1)切口经过药物治疗后泛红、肿胀、发热;穿刺或引流时流出脓液,细菌培养试验呈炎性,则视为切口感染。(2)切口愈合分级评价如下:切口良好愈合,无泛红、肿胀、发热,视为甲级愈合;切口愈合虽然欠佳,存在血肿、红肿等炎症反应,但是并未化脓,视为乙级愈合;切口愈合欠佳,明显化脓,需要引流操作,视为丙级愈合。
   1.4数据统计处理
   汇总并分析观察主体的研究数据,并利用SPSS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用例数或构成比(%)表达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并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p设置为0.05,当P值<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组与常规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见表1


3.讨论
   急诊外科创伤具有突发性特点,发病率较高且十分常见,比如肋骨骨折、复合外伤、四肢骨折脱位、多发外伤等。由于此类创伤多为意外事件所致,加之并发症较多,因此需要医务工作者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患者病情,进而为制定相关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考虑到急诊外科创伤特点,且患者去医院诊疗过程中切口长时间暴露,极易引起细菌感染,通过切口进入血循环,这对于患者切口愈合十分不利,甚至还会威胁到患者安全健康。临床深入研究发现抗感染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还可以防治并发症[3]。临床防治切口感染时,一定要保证抗生素应用合理得当,这样才能达到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的目的,而急诊手术实施期间,也需要医师按要求严格、规范操作,比如操作简单、直观的外科手术,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还可以在极大程度上规避细菌感染,与此同时,术中温柔止血,降低输血袋应用频率,都可以减少、杜绝切口感染的发生[4,5]。
   本研究对照分析,发现研究组切口感染发生率12.00%低于常规组26.00%(p<0.05);研究组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86.00%显著高于常规组58.00%,而切口乙级愈合率14.00%、丙级愈合率0.000%显著低于常规组30.00%、12.00%(p<0.05)。由此可见,抗感染治疗意义重大,可显著降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率,并促使切口良好愈合,值得引起临床重视并大范围普及。
   参考文献:
   [1] 李伟. 30例急诊创伤收住院患者死亡病例分析及临床意义[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 026(0z1):104-105.
   [2] 钟润娴, 朱结桃, 邓丽华,等. 术后抗菌用药干预对I,Ⅱ类切口患者住院时间及药物经济性的影响[J]. 海峡药学, 2016, 28(009):146-147.
   [3] 李毅飞, 史晓甜, 张永. 术后修剪切缘皮下组织在预防切口感染中的作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7, 33(2):330-331.
   [4] 王春明. 抗感染治疗用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0z2):294-295.
   [5] 马瑞, 宋亚琪. 抗感染治疗在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J]. 现代实用医学, 2015(04):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