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7 月 22-23 日海南地区大范围大雨天气过程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6期   作者:梁宁 买永瑞
[导读] 利用常规观测、雷达回波、卫星云图、各模式预报场等资料,
        梁宁1,买永瑞1
        1.海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共和, 813099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雷达回波、卫星云图、各模式预报场等资料,应用天气分析和诊断方法,对2020年7月22-23日大范围大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高层影响系统中,高空冷平流叠置于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形成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同时西太平洋副高的稳定维持,导致高空槽移动缓慢,稳定维持在我州上空,系统的长时间维持,导致降水量级增大;地面辐合线和地形抬升是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触发机制,致使大气中的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从雷达特征分析,傍晚时分移入的对流云系更具有强对流天气特征,发展迅速,能量较强,影响夜间降水的云系主要以稳定性降水为主;此次降水过程模式预报具有一定的偏差,导致对此次大降水过程的预报以及量级的把握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关键词:大雨、环流形势、雷达回波
1 天气实况
        2020年7月22时08时至23日08时,受高空槽和副高边缘西南气流共同影响,海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大雨天气过程,其中贵南、贵德地区共有41个测站出现大雨(图1),降水中心出现在贵南森多镇加尚村73mm,单点达到暴雨量级,这也是海南地区近几年来出现范围最大、区域最集中的一次大降水天气过程。同时此次强降水天气导致贵南县六乡镇道路、房屋、农作物、水利设施等不同程度受损,共造成经济损失1167.29万元,无人员伤亡。

图1:2020年7月22日08时-23日08时降水量
        从各站逐小时降水分布来看(图2),此次强降水过程主要存在两个阶段,傍晚时分贵南地区首先出现降水,之后逐渐影响贵德地区,贵南地区存在一个降水间歇期后受到第二波云系的持续影响,导致夜间降水一直维持。此次过程小时最大雨强在23日0时出现在加尚村21.6mm,达到了我省的短强标准。

图2 :各站逐小时降水分布图(a)塔秀乡;(b)加尚村;(c)贵南;(d)贵德。
2 高空大尺度环流形势
2.1 500hPa高空形势
        从500hPa高空形势来看,7月22日08时,新疆地区存在高空槽,我州处于反气旋环流中,受0℃线控制,青南地区t-td≤4°C,比湿达到5g/kg,西南气流旺盛,我州上游地区空气湿度条件较好;至22日20时,新疆地区高空槽东移并不断下滑短波槽进入我省,短波槽携带的冷空气进入我州与西南暖湿气流相交汇,建立不稳定层结,而我州受到南支槽前西南气流和副高边缘西南气流的共同影响,比湿达到6-8g/kg,水汽条件充沛,西宁站风速达到10m/s,西南暖湿气流强盛。同时在22日08时至23日08时,西太平洋副高588稳定维持且略有西伸,阻挡了高空槽的东移,导致夜间高空槽移动缓慢,基本稳定维持在我州地区,导致降水时间较长,降水量级大。
2.2 700hPa高空形势
        从700hPa高空形势可以看出,22日08时我省南部存在西南风低空急流,西宁站为西南风,风速2m/s,比湿为8k/kg,西南暖湿平流较强,至20时,西南气流依旧旺盛,但分为两路,其中一路受到东南风的影响灌入我省东部地区,西宁站转为东南风,风速12m/s,比湿仍为8k/kg,而西宁站相对周围测站是一个暖中心,说明低层存在较强的暖湿平流输送,为此次过程提供能量和水汽条件,建立不稳定层结,同时在我州地区存在西北风和东南风的辐合,有利于大降水的出现。
2.3 200hPa高空形势
        高层200hPa我省处于南亚高压控制,高层强辐散,上升运动增强,有利于埃克曼抽吸作用,同时我州处于南亚高压边缘潮湿不稳定地区,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
3 中尺度特征
3.1地面特征
3.1.1 地面触发条件
        从地面图可以看出,海南地区在22日18时地面存在辐合线,且在夜间持续维持,为强对流天气提供触发条件。配合地形来看,22日23时,贵南地区转为东北风,位于迎风坡,受到地形辐合和地形抬升的共同影响,贵德地区转为东南风,受狭管效应和地形辐合的影响,提供抬升条件。
3.1.2 地面弱冷空气
        从地面24小时变压可以看出,17时地面冷空气在柴达木盆地堆积,我州处于负变压控制,至23时01时,盆地冷空气加强,但我州仍受负变压控制,但负变压强度减弱,有弱冷空气配合。从地面3小时变压分析得出,22日18时-21时,贵南、贵德地区地面3小时变压有明显的骤升过程,贵德地区由-1.4升至+4.0,贵南地区由-0.9升至+2.5,说明以上地区在该时段内受到弱冷空气影响。
3.1.3 地面水汽条件
        分析此次过程中的地面水汽条件,从地面露点图来看,7月22日夜间海南地区地面露点均达到了12℃以上,最大达到了15℃,明显高于周围其他地区,说明低层绝对湿度条件好,同时这基本达到了青海地区夏季暴雨出现的地面水汽阈值。
3.2 不稳定层结
        用18时贵南站的温度和露点对08时都兰站和达日站探空进行订正,从订正后的t-logp图可以看出,都兰站的探空图中低层存在逆温层,有利于能量的堆积和储存,当受到抬升时,逆温层迅速破坏,转变为不稳定层结,不稳定能量迅速释放,使得强对流发展,而达日站的低层湿区明显,0-3km存在风垂直切变,对出现短时强降水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3.3 卫星云图
        从17:30分的可见光云图可以看出,贵南地区有暗影,存在明显的上冲云顶,说明对流发展旺盛,至17:49分对流云系继续发展加强。水汽图上贵南地区存在暗区,说明存在干冷空气,引起高层的空气下沉,出现风速垂直切变,产生湍流运动,下沉气流抑制能量向上输送,使得能量在这一区域可以得到有效的储存,在地面触发条件的作用下,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引起强对流天气。同时在贵德地区存在白亮的圆形中尺度云团,未来东移逐渐影响贵德地区。
3.4 雷达特征
3.4.1 反射率因子和回波顶高
        从7月22日17时18分海南雷达0.5仰角基本反射率来看,贵南县塔秀乡附近有对流云团生成并发展,最强回波达到65.5dbz,该云团随时间不断向东北方向移动,同时不断有小的对流云团补充发展,逐渐影响下游贵德地区,回波顶高发展至15.2km,在云系的补充下继续发展,回波顶高最强达到16.2km,造成了贵南、贵德地区出现降水。至23时07分贵南地区又有云系移入并发展,回波强度最大达到50dbz,回波顶高最强发展至12km,相比之前云系较弱,降水逐渐转变为以稳定性降水为主。
3.4.2 垂直液态水含量
        从此次降水天气垂直液态水含量(VIL)最大值随时间的演变中可以看出,VIL的最大值变化与最大反射率因子的变化基本相一致,在对流单体发展初期(17时18分),贵南塔秀地区对流单体VIL骤升为35 kg/m2,之后逐渐下降维持在10-15 kg/m2,东移影响贵德地区。23时07分继续移至贵南地区的对流云团,VIL维持在10kg/m2以下,说明夜间强对流天气弱,主要以稳定性降水为主。
3.4.3 径向速度和风暴结构
        从径向速度的演变图可以看出,7月22日18时15分贵南地区存在逆风区,并且从底层至高层均为辐合区,上升运动强烈,同时逆风区的存在普遍都伴有剧烈的天气过程,因此有利于出现强对流天气,在此次过程中逆风区移动速度很慢,较长时间维持在贵南、贵德地区,导致降水时间长,降水量级较大。
        从两个时次(17时18分和23时02)不同的风暴结构也可以看出(图略),17时18分云系的垂直液态水含量和回波顶高呈现为逐渐加强的过程,而23时02分云系的垂直液态水含量和回波顶高处于稳定维持的状态。
4 结论
        2020年7月22-23日,在高空槽和西太平洋副高边缘西南气流的共同影响下,海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大雨天气过程,在此次过程中傍晚时分降水具有强对流特征,而夜间降水则主要以稳定性降水为主。
        (1)高层系统中,高空冷平流叠置于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形成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而西太平洋副高的稳定维持,导致高空槽移动缓慢,稳定维持在我州上空,系统的长时间维持,导致降水量级增大。
        (2)地面辐合线和地形抬升是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触发机制,致使大气中的不稳定能量得以释放。
        (3)从雷达特征分析,傍晚时分移入的对流云系更具有强对流天气特征,发展迅速,能量较强,影响夜间降水的云系主要以稳定性降水为主。
参考文献
[1]蔡则怡. 我国强对流发生前的能量贮存机制[J]. 大气科学, 1985(04):49-58.
[2]朱平, 俞小鼎. 青藏高原东北部一次罕见强对流天气的中小尺度系统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19, 038(001):1-13.

作者简介:梁宁(1991.03)女,藏族,青海共和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从事天气预报服务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