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漪婷1宫新华2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66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知识成为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而市场的迅速变化、客户需求的多样化、新技术层出不穷,都要求企业不断推陈出新,具有快速创新和响应的能力。而作为军工制造企业,同样面临强大的行业市场竞争,传统的技术传承方式已不 能满足企业员工快速成长的需求。工艺规范新体系建设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振兴工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研究所工艺师队伍的多轮讨论、修订,现已建立了基于岗位知识的工艺规范体系建设框架,并按各层面内容、定义梳理了体系目录,开展了一系列工艺规范体系建设工作。
关键词:知识工程;标准化;建设管理
知识管理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性因素,知识管理水平也将成为衡量企业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知识管理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存储、开发和应用,而是通过企业员工之间的知识塑造和相互交流,从而实现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和管理方式的改变和创新,知识管理和企业创新的有机结合,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航空结构件传统制造向数字化制造方式的转变,零件的加工越来越依赖于工艺技术,特别是基于数字化制造技术 MBD 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凭经验完成工艺准备的模式已不能适应发展需求。唯有通过知识工程建设,搭建知识管理平台,将多年的技术经验显性化、模块化、标准化,并通过平台知识传承共享、模板智能复用等方法达到快速提升工艺技术能力,以及快速响应工艺研制等效果。
一、体系建设的原则
通过对国内相关企业工艺规范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和交流,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研究所设计了覆盖面广且合理的工艺规范体系架构和建设方案。研究所在借鉴其它军工企业工艺规范体系的基础上,对现有工艺规范体系的防差错、经验传承、信息化、数字化等进行了新的拓展,并对工艺规范体系的全过程管理制定了具体的办法。工艺规范体系的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有效性。工艺规范体系应符合生产实际和现行有关标准、技术文件等要求,以保持有效性。
2、正确性。工艺规范体系中规定的有关公式、参数和图表等技术内容经过试验验证或生产实践证明应是正确的。
3、先进性。工艺规范体系应在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工艺方法和技术。
4、经济性。工艺规范体系内容的编写应考虑经济性,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把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结合起来。
5、协调性。工艺规范体系的内容前后要统一,而且要与相关标准或规范、技术文件相互协调,不能与上级标准和规定相背。
6、可操作性。工艺规范体系应具有可操作性,内容明确、具体。
二、工艺规范体系的建设
以航天科技集团工艺技术发展专业类别为划分依据开展工艺规范体系建设,研究所工艺规范体系架构规范方面。
1、工艺管理规范。工艺管理规范指上级标准行业规定、政策法规等,主要由航天科技集团、研究院各级工艺管理制度与标准及研究所制定的工艺管理制度组成。建设目标为完善工艺管理规范,形成适应任务特点和发展需求的院级、所级工艺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思路是以航天科技集团和研究院工艺工作规定为指导,构建覆盖全专业的体系内容,以保证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同时以型号为主,关注生产的薄弱环节,明确工艺工作相关内容,丰富工艺管理规范的内涵,提升工艺综合管理能力。建设内容是按院级制定的有关制度,并结合型号实际研制生产的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补充所需要制定的工艺管理规范。
2、工艺技术规范。工艺技术规范是用于指导工艺人员编制工艺规程的一系列统一规定,主要是对一类或多类产品、材料的制造工艺过程中有关工艺方法、检验规则及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所做的统一规定。建设目标是开展工艺技术规范建设,形成系统完整、配置合理、协调规范的工艺技术规范表,建立工艺技术规范有效实施的管理要求,对于核心工艺以及共同使用的典型加工环节的工艺技术规范覆盖率要达到 90%以上,要对标龄的工艺技术规范进行全面复审和优化。
3、规范化工艺文件。规范化工艺文件是指导生产现场各类共性工艺过程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由通用工艺规程、毛坯预制件、成组工艺装备等组成。其中通用工艺规程是为具有相似结构或工艺特征,使用同一种加工方法或工艺过程的零、部、组件加工及总装测试编制的工艺规程,用于解决相似零组件、产品工艺文件存在大量细化问题、重复工作以及效果不一等问题,可以长期配备到生产现场工位使用。建设目标为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典型工艺数据库、利用工艺技术规范的编制成果等途径开展通用工艺规程编制工作,以提高通用工艺规程化程度,提高产品工艺操作的继承性、稳定性及工艺文件编制的质量和效率。
三、工艺技术经验现状及问题
工艺技术工作涉及面广,由工艺方案设计到各类工艺技术资料编制、发放,生产协调、技术推进等方面,要求不但要对机械加工非常熟悉,还得了解热工艺、特种工艺等知识,同时还需熟悉各种类型制造技术条件。工艺技术经验传承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部门内部学习培训效果不佳。
工艺技术人员主要在各个部门进行轮岗学习,由于学习内容不成体系,培训过程并没有相应的教材或指导书,前辈交流经验也是零散的知识点,培训管理相对比较松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第二, “师带徒”相授,培养周期长。在传统的制造企业,往往采用“师带徒”的方式进行经验的传承,如采用“一带一”或“一带多”的方式培养员工,但随着机械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对技术人员的成长速度提出了新要求,“师带徒”方式往往培养周期很长,且受师父表达能力、指导能力的限制。第三,技术队伍流动大,技术经验易流失。基于企业人才发展模式的变化以及人才选拔渠道的多样化,大多数职工并不在特定岗位上从一而终,企业人员流动已常态化,随着工艺技术人员岗位的变化,其积累的经验知识得不到有效、体系的管理,极易流失。
四、构建基于知识工程的工艺技术管理体系
基于知识工程的工艺技术经验传承管理,是指以知识工程为平台,对机械加工制造相关技术知识进行收集、存储、改良、应用和创新等一系列管理过程,以解决现有技术队伍工艺技术传承难、慢,以及工艺准备周期长等问题。将长期积累的经验显性化,通过团队的形式对提取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加工,形成具有体系的规范、教材、模板等,上传知识工程系统进行管理,利用知识工程平台,对工艺技术人员开展培训等。
1、梳理知识体系框架。在收集、编制工艺相关知识文件之前需要提前做好规划,借助团队的形式,对工艺技术相关工作的各个流程着手进行梳理,构建知识体系框架。第一,梳理工艺技术工作的流程。通过虚拟团队的理念,组建知识工程团队,从零件制造的整个周期,即工艺审查、工艺准备、产品试制、产品交付、资料归零环节入手梳理流程,奠定工艺技术管理框架。第二,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工艺技术知识主要应用在工艺审查、工艺方案制定和工艺资料编制,以及贯穿于整个生产周期的项目管理,除了日常的工艺准备工作以外,工艺技术研究、相关工具方法的研究以及成果管理也是工艺技术提升的重要方面,形成工艺技术知识体系框架。
2、开展工艺技术知识条目的收集。对于工艺技术知识来源的收集,必须找到一些载体或平台,在这些载体和平台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收集。借助工艺技术人员岗位能力模型构建工作和工艺技术人员岗位应知应会梳理工作,收集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知识,不断汇集形成知识条目。第一,基于工艺技术人员“岗位应知应会”收集知识。“岗位应知应会”是员工满足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知识强化和技能提升两个方面:“应知”是指员工在某一职业领域从事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应会”是指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完成具体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技术或能力。通过建立标准,形成一系列知识条目。第二,借助工艺试验、技术课题开展收集知识。采用工艺试验的方式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即采用“现场问题—工艺试验—加工验证—总结规范—应用反馈—完善技术规范”的闭环模式开展内部技术研究,以知识形式传承下来。针对工艺方法、设备性能、切削参数、仿真技术、测量技术、刀具技术等进行研究探索,总结提炼形成论文、专利等成果,形成知识条目。
3、建设知识工程系统,开展工艺技术传承运用。知识工程系统作为知识管理和应用的平台,系统本身的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对系统功能需求的分析,构建知识工程系统总体架构、确定数据库结构,采用 B/S 架构设计,对知识工程系统进行开发。第一,分析功能需求,建设知识工程系统。知识工程主要应满足知识管理、用户使用以及系统数据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从信息化管理层面上考虑到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各信息管理系统已集成,数据流、信息流已基本通畅,在此基础上,为了方便在员工工作过程中自动采集获取知识,知识工程系统应考虑与 CAPP、PDM、设备管理系统等其他系统集成。第二,开展工艺技术经验传承应用。技术队伍持续开展员工能力提升培训,建立工艺规范考试题库,并加强技术技能融合,开展技术大讲堂,对前沿技术探索。系统持续开展“四精”培训活动,即 “培训对象精准化”“培训内容精细化”“培训队伍精英化”“培训载体精彩化”。第三,开展快速工艺准备及标准化项目管理。通过长期梳理整理,知识工程系统模板库能基本覆盖工艺准备的各个环节,工艺人员直接从模板库里下载相应模板,工艺准备周期大大缩短。基于知识工程模板库里的各类清单对项目开展管控,实现项目标准化管理。
4、建立工艺技术知识总结提炼机制,形成稳健的人员能力提升模式。在技术队伍中组建团队,由技术骨干牵头,对工艺知识进行分类,并逐级展开形成工艺知识条目树,激励全体技术人员参与知识总结提炼工作,技术队伍已逐渐形成了比较稳健的人员能力提升模式。
工艺规范体系建设是稳步推进工艺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对于提高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的工艺技术、管理水平及产品质量,确保型号产品顺利研制及交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工程系统的持续推进,为技术人员经验传承构建了良好的运行平台。技术人员逐渐养成总结提炼知识的习惯,在遇到问题时也试着运用知识工程平台去解决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的新方案又再一次上传系统,由此,基于知识工程的工艺技术能力提升进入了一个稳定健康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孙学军,何玉林,杜静. 面向知识工程的摩托车产品信息建模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8(11):15.
[2] 王岳淼,李小宁,刘德仿. 基于知识工程的复杂产品智能配置系统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18(2):15-17.
[3] 马红萍. 浅谈企业技术知识管理体系的建立[J].机械研究与应用,20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