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26期   作者:李洪峰
[导读] 据《联合国水资源开发报告》统计,在过去的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
        李洪峰
        鄄城黄河河务局  山东鄄城  274600
        摘要:据《联合国水资源开发报告》统计,在过去的50年中,由水引发的冲突共507起,其中37起是跨国境的暴力纷争,21起演变为军事冲突。而中国正在以最稀缺的水资源和最脆弱的水生态环境,支撑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和第二大规模的经济,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浪潮的冲击下,水资源短缺危机将进一步加重。如何通过法治进行有效的水资源需求管理,保持水资源供给与需求间的相对平衡,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发展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
        
1、前言
        水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以及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对其可持续的利用及管理,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近年来,水资源管理发展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展,人们对水资源及管理方式的认识不断深化而逐渐趋于完善。
        
2、中国水资源管理问题
        2.1、体制政策弊端
        水资源管理机制的建立并非是指当前我国没有形成机制性的水资源管理办法,而是指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机制比较分散,没有统一的中央管控体系。这种分散式的管理机制不能有效的避免水资源浪费的情况,甚至因为各个分散的系统很容易使得水资源管理机制的产业格局十分不合理。我国出现的水资源污染以及水资源的浪费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其原因与我们的政策不无关系,毕竟这并不是一个局部问题而是一个大环境的问题。长期以来国家对水资源的费用问题停滞在较少费用或者没有费用,这也使得用水浪费的情况普遍发生,据统计,城市工业用水的费用只有成本的一个百分点,水资源的价位体系并没有合理的完成。另外就是水资源的利用和治理没有形成配套的措施,使得水污染不能有效解决。
        2.2水环境责任没有充分落实
        虽然近些年我国大力提倡保护水资源,不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但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仍然没有大力管理环境污染问题,群众的水环境权收到侵犯之后,通常没有途径能找到相关部门,个别地方政府对超标排污企业还采取放纵的态度,致使水环境污染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国家加大水污染防治投资,也难以切实解决水污染问题。
        2.3管理力度不够
        我国城市水资源管理存在较为突出的权力部门分散化现象,违背了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规律和整体性,多龙管水,政出多门,地表水、地下水、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及回用在绝大多数城市均属于多机构管理,水资源管理效力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中大大削弱,而且还缺乏全面综合的水资源评价与规划支撑,由此导致以用水效率不高问题为代表的水危机浮现。以地处华北缺水地区的京津冀城市群为例,水资源短缺现象非常严重,加之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近年已经出现大面积河流断流、河流水污染程度高、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等生态环境问题。
        2.4节水意识差
        节水对于做好水资源的建设来说是比较有效的方式,首先人们应当提高节水意识。目前,在全国境内,水资源的供应是基本充足的,但是从长久来看,我国的水资源是比较欠缺的,但是公众普遍认为水资源是一种没有价值的资源,也因为这种看法和认识,使得水资源的保护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农业的水资源消耗量比较大,而且大多数水分都是通过蒸发消耗的,工业对于水资源的消耗主要是对于水资源的污染,水资源的污染是现阶段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要制定有效的措施来应对水资源管理,特别是工业污染,提高人们的节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就具有一定的长远意义。


        
3、优化中国水资源管理措施
        3.1、转变管理观念
        不管是水资源管理,还是现代化建设,人自始至终均处在核心位置上,人可以说是实现我国水资源管理建设现代化的最重要因素。为此,应当切实转变水资源管理的观念。一是要大力转变水资源管理人员的观念与思想,持续提升水资源管理的水平,全面认识到水资源管理的开发利用一定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从而走出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要切实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对好传统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应当继续继承和发扬,通过持续变革,形成可持续发展、人与水和谐发展、尊重市场竞争规律、知识与人才至上、信息为王等新型现代化管理观念,从而有效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将习惯性思维转换成创造性思维,将封闭型思维转换成为开放型思维,进而实现我国水资源管理观念的现代化。
        3.2为水环境权提供法律保障
        要进一步为水环境权提供法律保障,应不断完善立法规范,在《水污染防治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添加相关条款,保障人民的水环境权,建立水环境咨询、公开、问责制度,为维护水环境权提供法律依据。还要继续加大惩处力度,对于包庇、放纵超标排污企业的行为,要严厉处理相应责任人,对于超标排污企业,要严厉查处,鼓励人民群众进行监督举报,发挥社会力量,坚决治理侵犯人民水环境权的现象。
        3.3加大水利体制机制改革
        要从“四个全面”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深化水利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深化水利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力度,为促进水利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继续深化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水利行业权力清单,逐步推行水行政审批网上办理工作。加快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研究制定出台国有水费补贴办法,减轻农民浇地负担。同时积极开展县城居民阶梯水价改革试点,提出改革目标和具体措施。
        3.4完善取水许可,坚守控制红线
        节流为先,控制取水用水量,是降低供水投资,减少污水排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合理选择。因而在当前水危机加剧的形势下,应当加大对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的管理力度,明确规定有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一部门负责、多部门协作的局面,使水资源管理部门能够在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取水口运用管理、取用水监督管理及处罚违规行为等主要环节上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权责明晰、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水行政执法体系,保障取水许可总量控制落实到位。进一步推进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明确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管理过程中的权责,逐级分解和细化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管理任务,并赋予流域管理机构统筹协调、监督和管理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逐级分解,加快完善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和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合理配置取水权。
        3.5加强公共管理能力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我国水资源管理的规划体系,形成规划后评价新机制。要综合运用各类先进的信息搜集、传输、监控以及处理等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实现当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有效利用以及水环境的保护。重点是要依据水资源管理之所需,强化自动监测站的建设,强化对骨干河道、重点水功能区以及饮用水源地、取水大户等对象的监测,从而持续提升水资源监测的能力。要强化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深入开展水资源管理应用系统的研发,进而实现水资源管理相关信息的互通、互联以及资源共享,为下一步开展水资源费用征收、地下水管理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语
        水资源管理工作在社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项关乎民生,关乎国家发展的工作,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非常高,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对我国的稳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中国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发展演变,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徐永波.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J].农业与技术,2015,06:250.
        [2]张建功,孙锋,苏彤,田筱蕾,张帆.建立国家水资源督察制度初探[J].水利发展研究,2015,01:28-33,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