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中优质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李琛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理念的加深,人们也在医疗活动中获得更为优质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

        李琛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理念的加深,人们也在医疗活动中获得更为优质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也广泛作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优质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护理措施。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新生儿是非常特殊的护理对象之一,新生儿年龄较小,没有自理能力,而且自身抵抗能力差,所以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就较多。新生儿作为家庭新成员,会直接影响家庭的美满和和谐;所以对新生儿进行有效和科学的护理干预,对于保证新生儿的身心安全和身体健康就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优质护理;护理管理;应用
        
        引言
        新生儿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由于新生儿本身的特殊情况,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做好护理管理,减少来自外界的侵害与影响,降低安全风险与并发症发生几率,这对于提升新生儿存活率与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新生儿早日康复出院,是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关键,对于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职业素质的提升也有积极影响。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本院选取自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出生的新生儿258名,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中129名分为对照组,129名分为观察组,共男130名,女128名,新生儿出生天数在1-15天区间段,体重值在1-4kg区间段,进行试验。
        1.2方法。将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在对新生儿护理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新生儿各项生命体征,做好新生儿清洁护理、体位护理等工作。将优质护理用于观察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加强责任护士管理
        (1)新生儿意外事件紧急情况处理(呛咳、窒息、感染)。
        (2)将护理内容分配到个人,明确责任护士的护理范围。
        1.2.2深化常规护理专业培训:①新生儿生命体征测量:记录新生儿体重、呼吸、血压,一日两次体温测量,观察新生儿的喂食魏水量是否正常,排便量是否正常,排便次数为一日1-2次,颜色是否出现异常,精神状态是否良好,肌张力是否良好,黄疸状况是否改善,将其做出记录,排除异常。②新生儿一般护理:脐带护理(2-4)次/天,观察脐周颜色,是否有渗血,感染等情况的发生,用碘伏棉签进行消毒后尽量保持脐周干燥,及时更换脐周敷料:传授产妇喂养技巧,以便于新生儿更好的吸食母乳,教授喂养体位,吮吸方式等,若有乳头凹陷的产妇,教其人工乳头的用法,以达到母乳喂养的效果。关注新生儿的体位放置,睡觉时应为侧卧位,防止溢奶呛咳事件的发生,适当调整体位,防止皮肤压伤感染,床挡要立起来,防止坠床,夜晚查房时提醒产妇要多注意新生儿姿势,防止窒息。进行肌张力、身体协调力及智力、视力听力专项训练,预防肌肉萎缩,智力、视力听力发育障碍,提早发现异常新生儿的身体异常活动。指导产妇及家人采用
正确的抚摸按摩方式,既能增强新生儿安全感,又能有效预防新生儿便秘症状的发生。新生儿常规疾病防控,新生儿黄疸护理,每日进行胆红素测定,提早发现异常黄疸升高情况,以达到最好的疾病治疗效果,其次是分清新生儿正常生理现象;生理性体重下降,生理性黄疸,马牙等,并向产妇及家属教授判断方法。


        1.2.3疾病防治护理:做好各项急救措施和新生儿疾病护理。开展产妇心理疏导,防止因其抑郁情绪回奶,若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家庭病房,使母婴同室,更好的舒缓新生儿的情绪,让新生儿得到安全感。为避免新生儿在护理期间出现黄疸、湿疹等不良症状,医护人员应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使用医学仪器,定时对新生儿体内胆红素含量进行检测,采样部位主要以新生儿前胸和额头部位为主,将每一位新生儿体内胆红素含量水平进行详细记录。在具体测定环节中,为了确保患儿的眼部安全,需要将眼部进行遮挡,按照相应的操作标准,完成各项检测工作。对于胆红素含量过高的新生儿,医护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并通知相关医生前来观察。
        1.3观察标准。这次实验对照组与观察组新生儿数量均为129例,以新生儿护理期间发生的不良症状率和家属的满意度调查为最终判断标准。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开展数据统计,采用n(%)表示新生儿不良症状发生率及其家属满意度中数值单位,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为剧烈疼痛,疼痛感受会直接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急性疼痛会转变为慢性疼痛,影响疾病康复效果,因此加强疼痛管理十分必要。
        疼痛的治疗原则在于预防与避免,建立规范化、专业性的疼痛管理模式是改善疼痛感的有效途径,创伤外科患者普遍伴随疼痛感,针对创伤外科的患者提供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模式,护士需强化无痛理念,尽可能采取措施缓解疼痛,保证患者在无痛或微痛状态下接受治疗与康复训练,促进疾病康复。文章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疼痛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模式中,首先科室成立相关管理组织,确保患者疼痛管理、控制、监督等工作的实施,为患者提供个体化、多模式、超前式的镇痛措施,将疼痛评估工作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有利于及时改变镇痛方案,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多模式管理中由护士作为主导者,术中由麻醉师负责管理,术前术后均由护士完全主导,采取辅助镇痛方式,结合体位护理、舒适护理、环境维护、心理护理等措施积极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保障患者睡眠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与实施可显著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与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与并发症,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敏霞.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23):327-327.
        [2]周洪梅.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当代医学,2014(34):119-120.
        [3]游李平.新生儿运用优质护理管理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20):756-757.
        [4]文雪仙.手外科创伤中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3):159-161.
        [5]李淑英.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创伤骨科优质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4):30-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