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之途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9月26期   作者:陈友冬
[导读] 目前有的高中学生不具备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害怕吃苦受累
        陈友冬
        广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摘要:目前有的高中学生不具备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害怕吃苦受累,也十分懒惰。没有诚信;在学习上没有自信,不能更好的前进,遇到挫折就容易灰心丧气;对于班级提没有集体荣誉感以及责任感;对于自己的父母也没有最起码的理解以及宽容等。若是学校没有增强德育教育,其在社会上就难以立足,也不用说变成对于社会有用的人。这样本文主要根据高中数学课堂的特征,主要分析了课堂上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德育教育;途径分析

        德育教育在学校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需要议论的问题,而在大部分教师眼中觉得德育仅仅在思政课以及语言课堂中展开讲解,还认为在班队课中融入德育是最合适的。数学属于自然科学,有很强的逻辑性。恩格斯说过:“应该确定辩证的,并且也是唯物的世界观,应该具有数学以及自然有关知识。这也表明数学课堂中完成德育的可能性。”比如数学课本中对于学生思想教育有好处,确保科学与思想的统一。
一、指导学生学会做人
(一)运用数学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做人的方法
        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首先学习做人,再变成有用的人。让高中生如何做人是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单一的解题以及练习,也需要把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比如在学习圆的时候,众所周知,让圆大小有所变化的是半径,半径增大圆就增大,半径也是人的目标,人的目标越大,所具有的价值也越大。所以,要形成远大的目标,并且积极奋斗,最终实现,才能得到最大的收获。一个人的价值就像分子一样,其对于自身的评价就像分母,分母变大,分数值就越小。指导学生由政协简单的数学内容中,体会做人的道理,这体现出数学教学的最后目标。
(二)指导学生积极努力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情况,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展现主体意识,进一步让学生形成奋斗精神,应该使得学生积极的学习,活跃的发展。例如,在讲函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比喻:底数就是我们目前的基础,幂就是大家未来的努力,大家是否能去好的大学,这表明底数不是0或者1,而大家付出的越多,幂指数就会增大,收获也会很大。激励学生为了自身的目标而奋斗,摆脱学习时候害怕困难的情况,在掌握知识的时候要经过自身不停的努力,不断增加幂指数,展现出自身人生的最大价值。
二、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原则
        在数学课堂中融入德育,一定要根据数学科目的课堂特征以及德育教育的规律展开,才可以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要做到适度原则
        德育就是把思想理念、道德情操、信念理想以及价值追求按照一定的目的传授给学生,就是必须要完全的意识到融入德育的意义,不需要迁就、展现形式化以及随意贴政治标签,比如在讲解三角函数的时候,能够根据此基于提高学生对抗挫折的能力,一定不要和道德情操有任何关系,信念理想有关的问题,就容易把数学课程变成德育课,会曲解数学教学目的。
(二)做到渐进性原则
        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准一级思想水准着手,探究具有针对意识的德育内容,按照一定的目标、规划逐渐融入德育。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特征,教师需要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不需要按照相同的标准,针对一些排在后面的学生应该给予其宽容与激励。
(三)做到情感性原则
        数学课堂中融入德育应该做到艺术性,全面展现学生的情感功能。经过沟通,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若是教师在课内外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想就会和教师产生距离感,这个时候导致德育甚至是智育教育都会受到影响,效率有会降低。若是教师尊重学生,运用真诚与理解去关爱学生,严厉对待、用一颗真心去帮助他们,平等对待每名学生,不区别对待,学生就可以放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数学,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


三、高中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在备课时要设计具体德育融入部分
高中学生还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会有叛逆心理,有的学生也会打架、骂人、考试作弊、厌学甚至逃学等现象。所以,他们也应该得到关心一引导,应该按照一定的计划在课堂中完成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融入课堂中,比如在讲解抛物线的时候,需要在抛物线的开口向上与开口向下部分中,融入人生价值观念教育,针对性的进行教育,逐渐使得学生意识到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二)课堂中艺术性融入德育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按照不一样的课堂内容,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有目的的针对想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在讲解双曲线的过程中,说出几句富贵人的话语,形式也增加了对于双曲线规律的掌握,做到一举两得。引入艺术就要根据课堂内容,运用简练的语言展现事物最终的本质。
(三)通过作业批改引入德育
        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对于学生作业的情况作出评价,按照一定的目的对于学生进行激励、关心,以及希望,将德育引入作业评语中。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独自完成作业的信心,提升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可以使得教师好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好。还有批改作业的次数很多,可以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影响。
(四)设计教学情境融入德育
        有效果的课堂情境,具备十分巨大的感召力,其可以让学生集中所有的精力在学习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兴趣。所以,教师需要创设课堂情境,需要和一节课的内容有联系,不应该照搬一些不符合实际的知识,用来哗众取宠。如在四则运算教学中,讲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像陈景润如何攻克哥德巴赫猜想夺取数学桂冠,赢得全国人民的骄傲。教学时,讲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推算圆周率,居世界之首。使学生懂得我国不但古老文明,我国人民富有聪明才智。在以前那个科技落后的年代,都有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如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如果不积极学习,很容易愧对古人。这不仅将学生的精力引到课堂教学中,也让学生知道珍惜时间,努力读书。
(五)教师在德育教学时要注意策略性与可行性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定要注意策略性与可行性,不能喧宾夺主。只要认真贯彻“教育法”和“新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及知识能力水平,循序渐近,潜移默化,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数学教学的首要目标是完成课程所设定的目标。只有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渗透的才能称之为有效,被人所接受。
四、融入德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要避免形式主义
        在数学课堂中融入德育,要防止形式主义,不要仅仅重视表面的文章,应该根据具体课堂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积极指导学生,按照时间和德育内容对学生融入德育,才可以指导学生在课堂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智力,并且也启发了学生非智力因素,不仅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二)防止片面
        在数学课堂中融入德育,要避免片面。教师一定不要片面的要求其中每个章节、这个部分的内容都融入德育内容。这会导致数学教学变味,也容易让数学自身的教学规律受到影响,忽略了需要掌握知识,也会让学生具有逆反情绪,形成费力不讨好的局面,还会减弱德育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融入德育,这是让数学教师始终需要探索的问题。就如屈原说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师只有不停的深入探究课本中更多的德育因素,做到针对性的德育教育,长期坚持不去渗透,才可以不辜负育人的责任,才可以为社会以及国家培养高品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苑国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2020(30):93-94.
[2]张海鹏.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思想[J].考试周刊,2020(79):75-76.
[3]魏洪刚.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普童话,2020(23):165.
[4]蔡小冲.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浸润探微[J].文理导航(中旬),2020(06):14+16.
[5]汲香.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20(14):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