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26期   作者:     1刘强 2李娜
[导读] 在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活动

        1刘强   2李娜
        1安丘市兴安街道兴安小学
        2安丘市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涉及到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素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方式的多个方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这些综合因素的总体水平。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就存在教学效率无法有效提升的教学现象,因此,教师应在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引下,积极地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教学手段的完善等措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措施;
引言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当中,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根深蒂固,教师始终属于主导地位,学生一直被动地接受知识,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相对落后且单一,导致教学活动枯燥且乏味,不仅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更是影响到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导致语文教学活动的效率低下。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传统,效率不高
        虽然新课改的要求日益深化,但在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仍然保留着很多传统的课堂教学习惯,有很多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还是非常传统的,即教师带领学生进行阅读,然后逐段讲解,学生做笔记,教师再进行提问检查,最后布置作业。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缺乏参与度和主动性,是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觉得课堂乏味无趣,从而注意力不集中,被其他的事情吸引,自然也就影响了学习和掌握知识,从而对课堂教学的效率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在很多学校,许多教师和学生家长还保持着“唯成绩论”的观念,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以及课堂教学中,过度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甚关注,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同时又不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缺乏明确的科学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因素,对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时代发展的需求需要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目标实现一定的转变,从以往的“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素质本位”,因此,这就更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有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思想较为陈旧,没有对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深刻的理解与把握,从而无法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引导下高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影响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善于创设学习情境
        教师在开始课堂教学之前,可以根据本节课要讲的课文内容,创设一个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针对这个情境给自己设计一个角色设定,又或者邀请学生对课文里面的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和情节复现,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思考课本上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及关于这个时代背景的一些其他细节,可以提前把这个情境设定告知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查阅一些资料,丰富对课文背景的认知。同时,采用这样的方法还可以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学生对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主动查阅资料或者揣摩课文内容以更好地加入这个情境中。在情境教学中,还可以使用给学生分组的方法,让学生分成一个个的小组,互相交流,进行团队协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好方法。


        (二)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往往要侧重于不同的教学重点。可相对的将一二年级归为低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刚由幼儿园转入纪律规范更严格的小学阶段,教学任务将重点放在了对于基础字词的积累和基础词句的理解能力。而对于课堂形式则需要针对其特点,朝着形象、趣味、便活动的课堂氛围发展。将三四年级可归为中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且随着两年的学习积累,综合的文字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学重点往往放在阅读写作的综合能力的学习上,在此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此阶段,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和情景想象能力,让其在学习中有实效性的进步。五六年级的学生则可归于高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成熟,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则放在了整体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能够分析理解更加有难度的文章,且在写作能力上能有一个更好地提升。以上即是对于小学不同阶段学生的不同侧重点,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教师必须明确不同的教学目标,紧贴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更加优质的教学导向目标。
        (三)积极创新与整合教学模式、教学手段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集中体现,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实施具有形象性、引导性的情境教学模式。在进行情境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这一教学辅助技术进行整合,通过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教学元素的融入,增强教学情境的生动性、直观性和趣味性,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其次,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将自主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以及探究学习模式进行整合,实施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在实施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得到多种能力的锻炼与培养。
        (四)积极拓展课堂内容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去挖掘教材内容,将教材内容做一个拓展,尽量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区结合起来。主动去贴近和了解学生的生活,把课本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学会观察和表达,让课文不再仅仅只是课文内容,而是内化于学生的生活之中,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课文中的表述和记载,以及学会这样的自我表达。这都是需要教师去深入挖掘课本内容的,教师要更认真细致地进行研读和备课,通过拓展课外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提高课堂的效率。
        (五)建立健全教学评价与教学反馈机制
        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直接的关系到教学活动的质量以及效率。倘若学生没有集中注意力,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那么便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实效性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当实时的注意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以及学习积极主动性,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当中分析各种信息,以此来及时的调整以及优化教学计划以及教学进度,创新教学手段,从而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高效课堂
结束语
        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它是需要教师的实心教学和学生长期的语言积累共同作用才能达到的。在如今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从课程设计和学生能力培养上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做好十足的准备工作,将教书育人的实务落到实处,用自身能力不断地去提升教学效率,从小处、细节处着眼,一步步斟酌改善,使教学开展趋于完善,我们必将更加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于雪梅.浅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措施[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133-134.
[2]宋黎玫.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新智慧,2020(22):92-93.
[3]杨艳平.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中华少年,2020(05):88+90.
[4]令狐昌琴.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J].南国博览,2019(08):228.
[5]杨健.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三--教改新视野[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