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志晗
广西省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下坳镇下坳小学 530707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从“秉承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活用教辅设备,丰富课堂的教学层次”“开创学习小组,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立足生活实践,加深学生的语文理解”四个方面出发,对如何构建新锐课堂进行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锐教学;因材施教;教学层次;学习小组;生活实践
前言: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文情怀的学科,在语文课堂中学生能够感悟独特的文化魅力与艺术情怀,如何充分语文课堂的教学资源,构建新锐的课堂教学形式是语文教师应当思考的重点与难点。这就需要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作用,秉承因材施教的相关教育理念,让不同学情的学生能够感悟到课堂趣味。紧密与时代相结合,活用诸多现代化的教辅设备,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指引下,构建学习小组,促进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之中,能够将语文知识活学活用。
一、秉承因材施教,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
每一位学生学习状况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程度也有所差异,想要构建新锐课堂,需要任课教师要秉承人性化的相关理念,寻找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伯牙鼓琴》一文教学为例,通过课前学情调查,可见有学生已经能掌握文言文重点,能够达到熟练背诵的教学要求。对于这部分学生,任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采用开放性的教学思想,为学生发现相关的拓展资料,引导学生思考知己的真正含义,总结这个小故事所要表达的深层内涵。而有些学情状况不佳的学生对于文言文合一知半解,不了解其中内涵,对于这样的行为,任课教师要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此外,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要从基础进行教学。首先,任课教师可以学生共同阅读全文,在这一过程中,为学生划分文章短句,如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紧接着,任课教师可以针对这些句子带领学生了解其中的注释词,如上述句子中,鼓:弹奏。绝弦:不再弹琴,将这些重点词带入句子学生则能够轻松了解句子所要表达的内涵。最后,任课教师可以引导学优生与学困生共同回归课堂,感悟“知己”的真正含义。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充分提升了不同学情状况孩子的学习自信,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这也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重要基础。
二、活用教辅设备,丰富课堂的教学层次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水平的不断进步,诸多现代化的教辅设备越来越多的运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如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常用教辅资源,能够充分将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课堂内容、课后答疑解惑与视频、音频、ppt等有机融合在一起,这对于构建新锐化的教学课堂奠定了重要基础。以《金色的鱼钩》一文教学为例,任课教师可以制作完备的教学课件,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倾听多媒体名家朗诵课文,引导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划分文章段落层次。学生认为划全文共分为第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第1、2自然段:1935年秋天,“我”和两个小同志因生病没法和大部队一起过草地,指导员便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第二部分是第3~22自然段:两袋青稞面都吃完了,老班长想方设法钓鱼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而他自己没吃过一点鱼。第三层次是第23~33自然段:讲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第四层次是第34自然段:讲“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保存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划完整的梳理文章发展层次,紧接着,任课教师可以划为学生出示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次阅读全文,揣摩老班长的人性光辉。
最后,任课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拓展,当下的小学生生活在新时代,对于课文中的无比艰苦的环境表示无法理解,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视频记录片。两万五千里长征,作为以此战略转移,无数先烈们吃不饱,需啃树皮、吃草根都是常态。在这样基础知识普及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了解中华民族发展的艰辛,从而培养强烈的民族共情感。
三、开创学习小组,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小组化教学作为常被使用的教学方式,带有独特性与实用价值,在秉承“组间同质”的原则下,兼顾教师点拨重点难点和巩固练习、班内分享展示成果。这能够让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点拨为辅。能够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学生之间相互碰撞激发学习的火花,这对于提升课堂参与程度,带动学生能够敢于表达,深度思考具有重要帮助。以《蝙蝠与雷达》一文教学为例,这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作为一篇具有趣味性的科普文调动了广大学生探究兴趣。此时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说一说还知道那些类似的小知识。有学生说:“人类根据鲨鱼做出了潜水艇、根据蝙蝠做出了雷达、人类根据蜻蜓的翅膀发明了飞机、根据鲸鱼的外形发明了轮船、根据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还有学生补充:“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书本上的知识不再是刻板的理论,而是指引学生前进的指路明灯,从而带动学生在实际生活之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对于构建高效教学具有重要帮助。
四、立足生活实践,加深学生的语文理解
语文课堂不仅仅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更兼顾一定的实用价值,因此想要全方位地构建新锐课堂需要任课教师立足生活,让学生能够将语文知识活学活用,进而实现在生活中之中调动语文学习的情感共鸣,从而能够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进而实现真正构架新锐课堂。以《慈母情深》一文教学为例,小说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支持和鼓励“我”读课外书的往事,表现了慈母对子女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此时任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母亲,说说母亲为自己做过些什么。有学生说:“母亲是十分辛苦的,她为了家庭默默奉献了一切,每天早上我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每天都有洁白的校服,深夜母亲还会陪伴我做作业,感谢我的母亲。”还有学生补充:“母亲是伟大的,我有一个画画的梦想,母亲都会默默支持,周日送我去课外兴趣班级,对于我的每一幅作品都认真地收集,感谢我的母亲,因为她我才有一直追梦的信心,我爱您,我的母亲。”在学生联系生活的过程中充分能够感悟到母亲的艰辛。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充分实现了学生语文知识的灵活运用,这对于加深学生的语文理解,构建高效的课堂具有重要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探究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新锐教学的重要引导,在秉承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总结新锐课堂与多样化教学有机融合的方式方法,积极实践、大胆创新。与此同时,这离不开师生之间的积极配合,学生紧跟课堂教学进度,掌握不同学习内容的方式方法,强化个人学习水平。在以后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将持续关注“小学语文新锐教学方法与策略探究”这一重要课题,以期提升每一位学生的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彭启光.释放天性,在故事中提升——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故事教学法的应用[J].赢未来,2018,000(006):368-368.
[2]王兴华.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返璞归真[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8,000(001):42-43.
[3]蒋新丹.浅谈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8,000(002):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