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师亲和力的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中)第26期   作者:黄珊瑚
[导读] 学生在小学时期进行语文科目的学习是在不断地课堂听讲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理解以及打下学习基础的过程
        黄珊瑚
        昭觉县东方红小学校 616150   
        摘要:学生在小学时期进行语文科目的学习是在不断地课堂听讲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知识的理解以及打下学习基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速度的快慢、质量的好坏与学生学习的主观态度在一定的关系,同时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授模式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语文课堂上加强教师讲课的亲和力有利于学生更加轻松地领会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同时教师也会因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讲解的情绪更加积极。
        关键词:小学语文;亲和力;增加交流;严慈相济;学习活动;关注状态
        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是学生在课堂听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的事情,加强学生的课堂情绪能让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正确,同时也给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提供了可能。如果要达到高效讲授课文的目的,教师的课堂讲授需要做到与学生的充分交流与互动,这依赖于教师能否展现出较强的亲和力。因此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经验,探讨了加强教师亲和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策略,希望对广大师生产生启示。
        一、增加与学生的交流
        教师如果想增加自身课堂讲解的亲和力,并且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让学生积极进行知识学习,可以从增加与班级中的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来初步进行尝试。在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课堂问题提问与回答、课下个别学生具体谈话的方式,要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让学生真正投入到与教师的相互交流上面来,才能够让师生之间的了解更加详细。教师需要注意考虑到学生实际的心理发展特点以此为出发点和根本基础,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就可以让学生在逐渐地过程中建立与教师的信任关系。
        例如,在讲解《搭石》一节课的时候,我首先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搭石?”学生都回答没有听说过,于是我就开始进行介绍什么是搭石、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随后我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然后快速默读这篇课文,并且谈一谈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阅读并且回答完毕后我就根据课本上面的具体内容向学生讲解了课文的故事情节。我注重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因此我分享了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并且邀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家乡的景象。在课下我邀请了几位学生到办公室和我交流,我让他们说一说我在讲课的时候有什么不足之处。通过此种方式学生能够轻松地进行知识学习,同时因为加强了与教师的交流也就能够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进而更加乐于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值得教师进行尝试。
        二、严慈相济进行教学
        教师在课堂的教学如果始终态度严厉,对学生要求严格往往不会达到促进学生以更加集中的注意力进行知识学习的目的。同样太松散的课堂管理模式同样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教师若想切实教好小学语文科目,进行严慈相济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在课下首先对要进行教学的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其次在课堂上的教学教师要注重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途径让学生能够以放松的状态进行教材重点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严慈相济的教学过程,教师的亲和力就会体现出来。
        例如,在讲解《将相和》一节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效果提升,我首先用严厉的态度要求学生阅读这篇课文,同时在笔记本上记下不熟悉的字词。随后我让学生总结这篇课文的发展脉络,学生总结之后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总结的发展脉络不看书本进行课文复述。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速度。

随后我以较为温和的态度讲解了重点的课本知识内容,在这个环节我注重提出思考问题例如“为什么要将相和?”等让学生思考并且相互讨论,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都能够有较大的提高。在最后我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小结,重点强调了课本中的重点知识记忆以及学生学习态度对于学习效率的影响,教师的亲和力由此而体现。
        三、设置系列学习活动
        为了减轻学生在课堂上聆听教师在讲台上知识讲解过程中的枯燥程度,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材重点内容进行系列学习活动的开展。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避免将传统教学过程中难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为了切实加强学生课堂听讲质量教师设置的系列学习活动要以学生所学的重点知识内容为基础。在形式上面教师可以考虑表演话剧、知识竞赛、有奖问答等方式进行,同时要充分注重发扬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观意识,让学生在系列学习活动中学有所悟,教师就能以更高的亲和力进行教学。
        例如,在讲解《祖父的园子》一节课的时候,课文节选自《呼兰河传》是我首先向学生讲授的知识,同时我也给学生概括了《呼兰河传》的故事内容并且引导学生课下阅读。随后我将学生不认识的字词读音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讲解的环节我让学生进行牢固记忆。随后我随机邀请了几位学生进行汉字听写,采用这样的环节帮助学生发现没有牢固记忆的知识和加深字词理解。然后我根据重点句子就表达技巧的运用向学生进行了详细的知识讲解,学生通过聆听我的讲授学习了写作的方法,然后我就让学生根据“我最钦佩的人”进行即兴演讲。课堂上通过这两个学习活动的巧妙实施不但增进了师生感情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学习质量。所以这样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以求得效果最大化。
        四、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让学生的知识积累不断提高同时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这些教学目标的高效实施离不开拥有较好亲和力的教师在课堂上的科学合理引导。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要充分关注学生,这是能够体现教师亲和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的同时既要关注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在课堂听讲的表现,同时也要注意到后进生在课堂学习环节存在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或者课下可以邀请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相互交流并且提出提高学习质量的方法就能让教师的亲和力提升。
        例如,在讲解《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节课的时候,我根据课本内容对知识进行详细分析的同时我注意到后进生在课堂听讲的过程中出现了瞌睡的现象,为了加强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我让学生站起来朗读课文中第四个自然段的内容。学生经过朗读意识清醒了很多,然后我就继续进行课文讲解。我兼顾尖子生和后进生在课堂上的整体学习状态,不因为个别学生学习能力强而加快学习进度,也不因为个别学生学习程度差而放缓教学进程。我注重提高整体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程度,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质量,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成立学习互相帮助小组,每组中成员相互讨论和积极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就能够体现出教师关爱学生的良好亲和能力。
        总而言之,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教师要兼顾学生学习的多个方面,首先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活跃起来,然后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不断加强。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课堂授课的亲和力。教师要注重自身讲课的风格,让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能够学有所得就可以让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不断积累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给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对于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技巧教师要不断学习科学运用。
        参考文献:
        [1]付广慧.提高亲和力的小学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中),2014(03)
        [2]崔永素.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农村科技,2013(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