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苹
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新民中心小学 614406
摘要:创设情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教师应从教学需要出发,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征的差异,营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和氛围,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情境教学的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使他们能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小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此运用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教师引导;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法是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要学会合理的应用,根据教材的要求、学生的需求以及教学目标设计情境教学。教师要想加强学生对语文教材的理解,就必须重视创设教材情境,帮助学生通过情境的创设掌握教材内容,并且合理发挥情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接下来笔者将从信息技术、教师引导、学习兴趣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地阐述。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相关情境
学生认为语文学习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教学方式是通过口述,使用粉笔和黑板进行教学,这很容易导致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诗情画意的情境很难表达出来,不利于学生学习语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也自然得不到提高。多媒体技术与情境教学相结合,为小学生营造故事、游戏的良好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快乐、自由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例如,以学习《江南春》这一首诗为例,这首是杜牧写的写景诗,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这首古诗,从而在根本上把握这首诗所传递的情感。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将采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课下的时间寻找相关的影视片段,在正式上课时为学生播放。在观看的同时,可以把江南的美景清晰地为学生呈现出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所创设的情境教学法,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通过教师引导,创设相关情境
实际上,在传统的情境教学中,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教学方法,即教师通过对话引导学生,教师通过创设与教材相关的对话,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答对话的形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准确指导下,迅速融入语文教材,从而建立交际情境。
对话教学法,顾名思义,不仅需要学生的参与,还需要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材的合作,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不断调整对话内容。
例如,以学习《开国大典》这一课为例,在正式上课时,我会利用30分钟的时间将本文的中心思想以及延伸意义为学生们详细地讲解,随后采用问答的方式创设情境教学,这样做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本文的印象,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正式成立了!’这句话你们还记得是谁说的么?”学生答:“毛泽东主席”教师问:“那你们知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民在这一刻举国欢庆?”学生答:“因为中国人民彻底的站起来了!”随后我将继续以这样的形式与学生们之间进行交流。通过这种对话交流的方式为学生们创设学习情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本课的印象,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相关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知识来自生活,并将应用于生活,知识只有应用起来才有用。如今语文教材的编写考虑到了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应将教学过程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不再是枯燥的、无聊的,满足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
例如,以学习《将相和》这一课为例,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三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相会、负荆请罪。在讲这一课的时候我会重点讲解负荆请罪这一个故事,在讲这部分的时候,我将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不是很强,所以我会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并且讲解课文的含义,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熟读课文,然后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将进行角色扮演环节。通过这样的环节设计,可以很好地将学生带入到我所创设的情境中,从而通过角色扮演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实,所谓的情境教学,是基于教学内容和教材要求,通过一个特定的环境,将教材内容展现给学生,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妙意境。综上所述,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感觉身临其境,通过给学生展示不同的具体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从形象感知到抽象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合理应用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也要做到事先用心准备教学环节的设计,应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情境进行相应的教学,以烘托课堂氛围为目的,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于海生.试论如何设计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情境教学[J].中国培训,2015(20):290.
[2]马俊婷.情境教学,事半功倍——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22):226.